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耀玲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黄酮
  • 2篇学成
  • 2篇总黄酮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活性
  • 2篇活性研究
  • 1篇药材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三萜
  • 1篇生物碱
  • 1篇提取工艺优选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氧化
  • 1篇甜菜碱
  • 1篇皮素
  • 1篇总黄酮提取
  • 1篇槲皮素

机构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严铭铭
  • 5篇黄耀玲
  • 3篇邵帅
  • 2篇毕胜男
  • 2篇付影超
  • 2篇徐洋
  • 1篇万志强
  • 1篇赵大庆
  • 1篇赵爽
  • 1篇叶豆丹
  • 1篇闫向竹
  • 1篇孙永嘉
  • 1篇周媛
  • 1篇唐灿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飞蓬总黄酮提取工艺优选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筛选小飞蓬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以小飞蓬总黄酮及槲皮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小飞蓬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优化工艺制备的小飞蓬中总黄酮及其精制产品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确立了小飞蓬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以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l.0h。抗氧化实验表明,当总黄酮含量达到28.7%、53.2%及77.5%时,对DPPH的IC50值(IC50表示为当达到50%清除率时,单位质量抗氧化剂所清除DPPH的质量)分别为3.58、6.17及8.00。结论:小飞蓬总黄酮设计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体现了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赵爽严铭铭赵大庆黄耀玲唐灿
关键词:总黄酮正交试验抗氧化活性
小飞蓬药材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小飞蓬药材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TLC鉴别小飞蓬中的槲皮素,HPLC测定小飞蓬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TLC以正己烷-乙酸丁酯-甲酸(6∶5∶1)为展开系统,可以清晰地检测槲皮素;HPLC采用日本岛津Shimadzu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47∶53),检测波长25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槲皮素在0.504~1.134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7%%,RSD分别为1.2%。结论:该法可作为小飞蓬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邵帅严铭铭毕胜男万志强黄耀玲
关键词:槲皮素TLCHPLC
小飞蓬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研究小飞蓬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Sephadex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α-香树脂醇(Ⅰ)、β-香树脂醇(Ⅱ)、β-谷甾醇(Ⅲ)、表木栓醇(Ⅳ)、齐墩果酸(Ⅴ)、菠甾醇-3-O-葡萄糖苷(Ⅵ)、3,5,7,3′,4′-五羟基黄酮(Ⅶ)、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Ⅷ)、芦丁(Ⅸ)、野黄芩苷(Ⅹ)、黄芩苷(Ⅺ)、绿原酸(Ⅻ)。结论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邵帅严铭铭毕胜男黄耀玲付影超徐洋
关键词:三萜黄酮
节节草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优选出节节草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及测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总黄酮提取工艺,以DPPH法测定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抗氧化实验表明当总黄酮含量52.80%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2.98%。结论:节节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体外有明显抗氧化活性。
付影超严铭铭黄耀玲徐洋
关键词:总黄酮抗氧化活性
小飞蓬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对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其他多种色谱方法对小飞蓬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MS、1H-NMR、1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飞蓬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8个生物碱类:对羟基苯甲酰胺(1)、carbamic acid,N,N′-(4-methyl-1,3-phenylene)bis-C,C′-dimethyl ester(2)、硫酸阿托品(3)、3,4-二羟基苯甲酰胺(4)、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5)、2-羟基-5-甲氧基苯甲酰胺(6)、甜菜碱(7)、盐酸小檗碱(8);4个五环三萜类:α-香树脂醇(9)、β-谷甾醇(10)、齐墩果酸(11)、β-胡萝卜苷(12)。结论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严铭铭邵帅叶豆丹黄耀玲孙永嘉闫向竹周媛
关键词:生物碱甜菜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