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帅 作品数:90 被引量:427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酸枣仁抗疲劳活性蛋白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对酸枣仁药材抗疲劳活性蛋白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并对该工艺制备的蛋白,进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以酸枣仁蛋白抗疲劳活性为考察指标,通过活性筛选,确定酸枣仁蛋白最佳提取工艺,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等方法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及小鼠抗疲劳活性实验验证其抗疲劳活性。结果:酸枣仁蛋白DPPH清除率为79%,表明酸枣仁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小鼠抗疲劳作用研究表明,酸枣仁蛋白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5),增加小鼠肌、肝糖原的含量(P<0.05),降低丙二醛(MDA)、血尿素氮(BUN)含量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有较好的抗疲劳活性。结论:酸枣仁蛋白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同时也具备良好的食品特性。 张红印 肖凤琴 苗磊 韩荣欣 邵帅 衣春光 严铭铭 赵大庆关键词:抗氧化活性 复方增氧分散片提取工艺的活性筛选及其正交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复方增氧分散片的最佳活性提取工艺研究。方法采用药效跟踪法,以耐缺氧活性为考察指标,对复方增氧分散片五个提取工艺进行活性筛选。针对所筛选出的活性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IIA提取率、丹酚酸B提取率、红景天苷提取率、总多糖提取率、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媒量进行进一步的参数优选研究。结果通过实验获得了复方增氧分散片最佳活性药效提取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复方增氧分散片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综合运用药效跟踪法及正交试验法,获得了具有最佳活性的提取工艺,为确保开发出安全有效、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复方增氧分散片提供了实验依据与技术支撑。 肖凤琴 弓佩含 杨洋 刘玉婷 王天宁 苗磊 严铭铭 邵帅关键词:正交试验 线上线下混合式“药物化学”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 2024年 分析药物化学学科自身特点,结合MOOC和超星学习通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教学目标、大纲及学情分析,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正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合理进行知识点分割与学时分配,对前期准备与设计、线上与线下各环节进行探究,全方位检测学习过程,强调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教学智慧与创新的师生教学共同体,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以《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菌药》章节为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艳杰 罗浩铭 邵帅关键词:药物化学 教学模式 五味子水溶性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碱提酸沉法提取五味子水溶性蛋白质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液p H对五味子水溶性蛋白质提取工艺的影响,分析水溶性蛋白质的等电点及分子组成。采用考马斯亮蓝Bradfrod法测定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结果:五味子蛋白质的等电点3.4。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2 h,提取液p H 9.5,水溶性蛋白质提取率43.62%。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五味子水溶性蛋白质主要含有50,40,38,21 k Da的亚基和少量18,16 k Da的亚基。结论:优选的五味子水溶性蛋白质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该成分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开发提供参考。 刘畅 严铭铭 邵帅 万志强 吴程彦 付美丽关键词:五味子 水溶性蛋白质 等电点 电泳 碱提酸沉法 黄花草木犀总皂苷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以MCF-7、PC3M、ACC、A549、SW620几种肿瘤细胞株为研究对象,体外加入黄花草木犀总皂苷,研究黄花草木犀总皂苷对几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CCK-8法检测黄花草木犀总皂苷对5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黄花草木犀总皂苷对MCF-7、PC3M、ACC、A549、SW620肿瘤细胞株均有细胞毒作用,但对正常细胞株的毒性作用则明显较低,对MCF-7、PC3M、ACC、A549、SW620作用72 h时的IC50分别为0.45、0.73、1.05、1.17、1.19 mg/m L。结论黄花草木犀总皂苷能有效抑制5种肿瘤细胞株增殖,且对正常细胞株毒性较小,筛选出对黄花草木犀总皂苷最敏感的肿瘤细胞株为MCF-7、PC3M肿瘤细胞,值得进一步开展基础及临床研究。 严铭铭 吴程彦 尉忠贤 付美丽 刘畅 田双 邵帅关键词:CCK-8 细胞增殖 五味子醇提物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评价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优化五味子醇提物的提取工艺,并评价提取物及其纯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总酚酸、总黄酮含量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消除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提取工艺中的提取次数、溶剂乙醇的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溶剂倍量,并进行验证;对最优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进行纯化,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的消除率和还原能力以评价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五味子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8倍量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0 h;验证试验中各指标的RSD≤0.53%(n=3);提取物的30%乙醇洗脱部位抗氧化作用最强,其对DPPH自由基消除率和还原能力与维生素C相当。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得提取物及纯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田双 严铭铭 邵帅 刘畅 尉忠贤 杨洋关键词:五味子 总酚酸 总黄酮 抗氧化作用 小飞蓬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飞蓬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属于中药领域。a.取小飞蓬干燥全草,加入4~8倍量的40%~95%乙醇或甲醇回流提取2~4次,每次1~3小时;b.合并提取液,浓缩至干,将所得干品加水溶解、过滤,将... 严铭铭 赵大庆 刘威 何晓红 毕胜男 邵帅文献传递 草木犀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为草木犀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草木犀""化学成分""Melilotus officinalis(Linn.)Pall."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1987-2015年在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及各类相关书籍中的相关内容,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78篇,其中有效文献44篇。在化学成分方面,草木犀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甾醇类、酚酸类等化合物,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香豆素类成分,对黄酮类成分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在药理作用方面,草木犀具有抗炎、镇痛、消肿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改善血管通透性及促进血液循环、抑菌、抗凝血、抗氧化、抗肿瘤、雌激素样等作用。 尉忠贤 严铭铭 邵帅 吴程彦 刘畅 田双 杨洋关键词:草木犀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一种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包括红景天15~25份,大青叶10~20份,虎杖10~20份,绵马贯众5~15份。本发明以中医清热解毒、固本祛邪理论为核心,选用纯正中草药经过严格药理毒... 宫晓燕 苏鑫 严铭铭 赵大庆 杨光 邵帅 王天宁 吴程彦 付美丽文献传递 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法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药效物质筛选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筛选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药效物质。方法:制备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样品(S1~S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SepaxBio-C18,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0 n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结合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筛选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药效物质。结果:20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共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共指认了8个共有峰,分别为3′-羟基葛根素(峰2)、葛根素(峰3)、3′-甲氧基葛根素(峰4)、大豆苷(峰5)、染料木苷(峰7)、芒柄花苷(峰11)、大豆苷元(峰13)、染料木素(峰16);经聚类分析、PCA法分析发现,样品S1、S3、S4、S6、S8、S18、S19聚为一类,样品S2、S5、S7、S9~S17、S20聚为一类,对主成分1影响较大的有峰2、峰3、峰10、峰11、峰13,对主成分2影响较大有峰8、峰9;经OPLS-DA分析发现,峰4、峰3、峰2、峰16、峰13、峰11对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葛根抗氧化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指认了8个成分,其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元和芒柄花苷可能为葛根抗氧化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庞会娜 范琳 肖凤琴 于倩 王海东 沈颖昕 韩荣欣 严铭铭 邵帅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