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虹
- 作品数:89 被引量:29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湖羊热应激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筛选被引量:10
- 2020年
- 为研究热应激对湖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湖羊分别饲养于热应激(2017年8月)和非热应激(2017年12月,对照组)环境中,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和甲状腺素(T4)含量。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或极显著改变了湖羊生理生化指标,例如呼吸频率、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碱性磷酸酶含量、r-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此外,热应激湖羊血清中T3和T4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估湖羊遭受热应激的参考,本研究结果为湖羊生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卢曾奎李青金美林费晓娟魏彩虹
- 关键词:湖羊热应激生理指标生化指标
- 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与健康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差异蛋白质组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嗜中性粒细胞是防止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且已有研究表明嗜中性粒细胞在奶牛乳腺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运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与健康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差异表达蛋白质组进行分析,成功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并通过MALDI-TOF MS鉴定获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7种,主要涉及细胞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相关蛋白通路。实验获得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与健康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差异表达蛋白有望为今后奶牛乳房炎的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刘开东柳楠杜立新魏彩虹张莉路国彬赵福平刘积凤
- 关键词:奶牛嗜中性粒细胞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 乌珠穆沁绵羊RIPK2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基于前期绵羊肉用性状GWAS研究结果,旨在探讨RIPK2基因对乌珠穆沁绵羊生长性状的影响,找到该基因中与绵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同时对GWAS结果进行验证。【方法】在343只乌珠穆沁绵羊试验群体中,选取其中30个个体的血液DNA样本,以相同浓度组成池DNA,设计引物对RIPK2基因外显子及其上下游1 000bp的调控区进行PCR扩增,PCR产物检测为目的条带后测序。使用DNAMAN和Chromas2软件对测序峰图进行分析,采用飞行质谱方法对检测到的SNP位点及前期GWAS得到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使用Haploview软件对多态位点构建单倍型及连锁不平衡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RIPK2基因SNP位点与生长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结果】共发现了4个多态位点,A5536G的同义突变rs01位于第四外显子内,在该位点检测到三种基因型,AA基因型频率为0.42,AG基因型频率为0.45,GG基因型频率为0.13,优势等位基因为A,其频率为0.65;在第七外显子上检测到T8952C错义突变rs02,在该突变位点检测到3种基因型,其中TT基因型频率为0.82,TC基因型频率为0.16,CC基因型频率为0.02,T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9;在第十外显子检测到T2836C的突变rs05,在该位点检测到两种基因型TT和CC,没有检测到杂合子基因型,TT基因型频率为0.25,CC基因型频率为0.75;上游调控区发现一个G5181C的突变rs30,有3种基因型,其中GC基因型频率为0.50,CC基因型频率为0.18,GG基因型频率为0.32,G为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为0.58;GWAS得到的SNP位点是T4456C,在本研究中被命名为rs34,在该位点有3种基因型,其中TT基因型频率为0.49,TC基因型频率为0.37,CC基因型频率为0.14,优势等位基因T的频率为0.68。χ^2适合性检验发现,除rs34位点外,其余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rs02位点处于低度多态(PIC〈0.25),
- 马晓萌轩俊丽王慧华袁泽湖吴明明朱才业刘瑞凿魏彩虹赵福平杜立新张莉
- 关键词:生长性状多态性
- 不同激活条件和培养基对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和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对新西兰兔成熟卵母细胞在不同方式激活后的发育潜能和孤雌胚胎在不同培养体系中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电击激活和化学激活单独使用不能很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两次电击和化学激活配合使用能够较好的激活兔卵母细胞。通过比较发现B2培养基支持兔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试验建立了和体内受精时间过程相似的卵母细胞活化和培养系统,为兔的核移植技术优化了条件。
- 李善刚陈学进李宏滨魏彩虹杜立新
- 关键词: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胚胎培养
- 中国部分地方鸡品种Mz基因部分区域多态性分析及表达研究
- 尹春光杜立新魏彩虹李宏滨赵桂平王晓强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揭示绒山羊绒毛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被引量:4
- 2020年
- 旨在对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的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筛选。本研究利用Illumina 50K的山羊芯片,对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黄淮山羊进行基因型检测,质控后获得50010个共同SNPs位点。通过群体分化系数Fst和XP-EHH,以黄淮山羊为参考群体分别对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进行选择信号检测,Fst和XP-EHH值的top 5%作为阈值。结果,利用Fst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501个候选基因,利用XP-EHH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145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2个SNPs在绒山羊基因组中受到较强选择。通过基因注释筛选到21个候选基因,包括EXOC 4、ASIC 2、PCDH 9、RHBDD 1、IRS 1和PDE 10A等。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松弛素信号通路等。研究结果发现,绒山羊在驯化过程中其基因组很多与毛囊相关的基因受到了强烈的选择。这些发现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绒山羊的选择进展,为中国绒山羊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 金美林陆健费晓娟卢曾奎权凯储明星狄冉王慧华魏彩虹
- 关键词: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FST
- 与绵羊多羔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与绵羊产羔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位于绵羊第15号染色体第856850位(NW_014639024.1),是Juno基因SNP标记。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该SNP标记的特异性引物组合,特异性引物组...
- 胡文萍储明星董新龙田志龙汤继顺刘秋月狄冉王翔宇梁奔梦郭晓飞魏彩虹
- 文献传递
- 中国荷斯坦奶牛ABCG2基因exon14多态性及其与产乳性状的关系研究
- <正>引言: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是BTA6上影响产乳性状的主要候选基因。Cohen-Zinder et al.在以色列荷斯坦牛、美国荷斯坦牛等多个群体中检测到一个与产乳性状相关的多...
- 路国彬李宏滨魏彩虹张莉杜立新
-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奶牛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中国荷斯坦奶牛ABCG2基因外显子9多态性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本研究旨在寻找ABCG2基因上与产乳性状相关的多态位点,为提高产乳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ABCG2基因exon9的多态性。使用SAS9.0对多态性与产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exon9中存在A→G突变,导致氨基酸由酪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A、B 2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86和0.14;存在3种基因型:AA、AB和BB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3、0.26、0.01;多态信息含量为0.2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间5种产乳性能的差异不显著。Y367C与产乳性状的相关性不明显,由于突变前后氨基酸性质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对蛋白质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 路国彬李宏滨魏彩虹杜立新李玉荣陆建吕延飞
-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奶牛多态性
- 应用超声波技术快速预测羊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在肉羊育种中,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是重要的选择性状,为了能够对其进行活体预测,试验通过对3个羊品种(36头)屠宰前后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估测和实测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用超声波活体测量技术预测宰后背膘厚、眼肌面积和屠宰重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可以在育种实践中应用。
- 魏彩虹李宏滨刘涛李善刚杜立新
- 关键词:超声波技术背膘厚眼肌面积胴体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