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伟

作品数:55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帕金森
  • 19篇帕金森病
  • 15篇经颅磁刺激
  • 15篇磁刺激
  • 8篇抑郁
  • 7篇基因
  • 6篇重复经颅磁刺...
  • 6篇小鼠
  • 6篇病患
  • 5篇蛋白
  • 5篇低频重复经颅...
  • 5篇帕金森病患者
  • 5篇卒中
  • 5篇经颅磁刺激治...
  • 5篇磁刺激治疗
  • 4篇多巴
  • 4篇多巴胺
  • 4篇神经元
  • 4篇睡眠
  • 4篇年龄

机构

  • 55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河北省脑老化...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5篇马晓伟
  • 44篇王铭维
  • 40篇王彦永
  • 24篇顾平
  • 10篇张忠霞
  • 8篇郭记宏
  • 7篇刘娜
  • 6篇李晓丽
  • 6篇王培芝
  • 6篇李艳敏
  • 5篇马芹颖
  • 5篇孙海民
  • 5篇王华龙
  • 3篇刘力
  • 3篇王惠君
  • 3篇康琼英
  • 3篇温洁新
  • 3篇时军
  • 3篇崔冬生
  • 3篇郭记红

传媒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河北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北地区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125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进行ApoE基因型检测,包括ε2/ε2、ε2/ε3、ε2/ε4、ε3/ε3、ε3/ε4、ε4/ε4共6种表型。比较两组ε2等位基因携带者(ε2/ε2+ε2/ε3)、ε3等位基因携带者(ε3/ε3+ε2/ε4)、ε4等位基因携带者(ε3/ε4+ε4/ε4)所占比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ApoEε4等位基因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ε2等位基因携带者17例(13.3%),ε3等位基因携带者87例(68.0%),ε4等位基因携带者24例(18.8%);对照组分别为21例(16.8%)、92例(73.6%)、12例(9.6%);观察组ε4等位基因携带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E ε4等位基因、高血压、颈动脉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校正单因素回归分析中P <0.15的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未显示ε4等位基因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河北地区汉族人群ApoE ε4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无明显相关,并非其发病危险因素。
苟东芸苑梦伟何莎吕秀娟王云鹏王梦娇李姝颖马晓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汉族
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皮肤交感反应的改变,以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指标.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102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2组患者均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皮肤交感反应(SSR)检测.结果 原发性失眠组患者HAMD总分(15.54±5.56)分,对照组(8.23±4.01)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失眠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70%,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患者的HAMD评分(17.17±5.33)分,男性患者(13.13±5.08)分,2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 17分的SSR潜伏期比HAMD≤17分者显著延长(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原发性失眠患者中HAMD>17分的SSR波幅上肢与HAMD≤17分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比对照组波幅显著减低(P均<0.01).原发性失眠患者的SSR潜伏期与HAMD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404~0.486,P<0.01);而下肢SSR波幅与HAMD评分具有负相关性(r=-0.295,P<0.01).结论 原发性失眠患者抑郁状态明显增高,女性有失眠及抑郁的易感性.原发性失眠患者皮肤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伴发抑郁程度重者变化更为明显.通过SSR检查可了解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临床诊治具有较高价值.
马晓伟刘丽杨洁王彦永郭记宏王亚辉王铭维
关键词:失眠抑郁皮肤交感反应
帕金森病躯干前屈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王铭维马晓伟王彦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蛋白及其功能被引量:17
2009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营养造血细胞,其提供的微环境由其分泌的可溶性物质、细胞表面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组成,这三者中研究较多并且更有现实意义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物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可以分泌一些造血功能必须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1、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4、白细胞介素15、白血病抑制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细胞因子,长期支持造血干细胞的造血功能。还可以分泌许多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可以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再生,促进损伤脑组织的生存与重塑。
马晓伟马芹颖王彦永顾平王铭维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分泌
维生素B_(12)缺乏引起中枢及周围神经变性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特点、一临床分型。方法对15例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生素B12缺乏患者神经系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深感觉减退、共济失调及痉挛性轻瘫等,早期易误诊,其病理改变是髓鞘缺失,脱髓鞘的部位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在周围神经系统。结论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除脊髓脱髓鞘外,还可引起大脑白质、脑干及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
王铭维孙秀巧王彦永李艳敏马晓伟
关键词:维生素B12缺乏神经变性
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盐水组。制作大鼠室颤模型,常规行心肺复苏术,自主循环恢复后12 h取脑组织海马,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突触蛋白Ⅰ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依达拉奉组、盐水组SOD含量明显下降(均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突触蛋白Ⅰ mRNA(均P<0.01)和突触蛋白Ⅰ蛋白(P<0.05,P<0.01)的含量下降。与盐水组相比,依达拉奉组大鼠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突触蛋白Ⅰ mRNA和突触蛋白Ⅰ蛋白的含量均升高(均P<0.05)。结论:自主循环恢复后使用依达拉奉,可通过升高脑内的SOD活力,降低MDA水平,升高海马突触蛋白Ⅰ含量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苑振云王彦永马晓伟刘静苏冠丽
关键词:依达拉奉心肺复苏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马琳王慧君顾平马晓伟王彦永王铭维
经颅磁刺激治疗脑白质疏松症伴发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伴发抑郁的脑白质疏松症(1eukoaraiosis,LA)患者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7月~2014年7月河北医...
刘娜王华龙王彦永马晓伟王铭维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抑郁磁刺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SAMP8-PD小鼠年龄相关的炎症及JNK通路损伤
张忠霞马晓伟王彦永王铭维孙美玉
该研究发现,不同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皮下注射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成的PD模型小鼠,其行为学和黑质多巴胺能水平均显著损伤,并且随增龄而损伤加重;差异基因检测显示,老龄小...
关键词: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表达
雷帕霉素对老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线粒体损伤的改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老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线粒体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12月龄快速老化小鼠P8系(SAMP8)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RAPA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模型组、RAPA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皮下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成PD模型小鼠。RAPA低、中、高剂量组从制模前7 d、制模过程中5 d、制模后7 d分别按1、2、4 mg·kg^(-1)·d^(-1)持续给予RAPA;空白组、模型组同法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及黑质多巴胺(DA)含量检测,分析各组小鼠线粒体跨膜电位及线粒体复合物活性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行为学成绩、黑质DA含量、线粒体跨膜电位和复合物Ⅰ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RAPA不同剂量组小鼠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不同剂量RAPA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APA对老龄PD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其线粒体损伤有关。
张忠霞马晓伟王彦永邱会卿王铭维
关键词:雷帕霉素老龄帕金森病线粒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