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涛
- 作品数:76 被引量:4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前提概率原则的实验研究
- 该研究在如下方面展开了讨论和改进.根据归纳推理的基本内涵,设计了标准归纳推理任务,这种任务强调两点:从具体项目向一般性项目推论;项目和属性都设计为空白的,以剥离个体知识经验的干扰.在分析多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定...
- 陈安涛
- 文献传递
- 错误后减慢理论模型述评被引量:5
- 2013年
- 错误后减慢是指错误后正确反应与正确后正确反应相比反应时显著延长的现象。目前研究者已经发现错误后减慢、错误后正确率提高以及错误后干扰效应减少三种错误调控行为,其中错误后减慢是最稳定的错误后行为表现。早期研究主要从冲突监控理论、激活抑制假说、强化学习理论和失匹配理论等角度解释该现象,近年来,研究者又提出了注意朝向理论和评估适应假说。对于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可以从错误类型、无意识加工、个体差异、新的分析技术的运用方面考虑,以便全面揭示错误后减慢现象的本质。
- 王丽君徐雷伍姗姗谭金凤陈安涛
- 关键词:PES
- 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基于类别学习包含类别归纳、分类和认知控制3个子过程的假设,设计了人工类别学习的新任务,利用高密度ERP技术并结合偶极子源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研究了人工类别学习的神经基础与机制。结果表明,人工类别学习涉及前扣带回、前额叶皮质和内侧颞叶等关键脑区,并在时间序列上显示了这些脑区扮演的不同作用。基于当前发现,我们从时-空水平上讨论了的人工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
- 陈安涛
- 关键词:POSITIVE
- 从知觉到意义——婴儿分类能力与概念发展研究述评被引量:16
- 2003年
- 3个月左右婴儿只具有知觉性分类能力,仍然是非概念有机体;7个月左右婴儿能够进行意义性分类,这时婴儿已经成为概念有机体。生命最初的3个月到7个月是概念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知觉信息的重新描述是概念产生的机制。
- 李红陈安涛
- 关键词:婴儿
- 阈下语义启动效应影响因素述评被引量:8
- 2013年
- 阈下语义启动效应是指阈下呈现的启动词能够对与之有语义联想关系的目标词的加工产生促进作用。阈下语义启动效应具有不稳定性且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包括任务类型、实验材料和实验程序等因素,内部因素包括注意、任务设置、目的和期望。本文首先简单回顾阈下语义启动效应的研究历史,并介绍相应的研究范式及觉知状态的测量方法,然后重点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优化研究范式、加强脑机制研究以及发展理论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
- 伍姗姗谭金凤王丽君陈安涛
- 关键词:无意识阈下语义启动激活扩散模型
- Flanker任务中纯净的冲突适应效应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当前研究中,采用了(前一试次与当前试次之间)不包含任何刺激-反应重复的字母Flanker任务,同时排除了重复启动效应和特征整合效应,从而能够探索该任务下是否存在纯净的冲突适应效应(CAE).实验结果表明在当前实验条件下获得了显著的CAE.这一结果证明了认知系统的调节作用至少是CAE的来源之一,是对冲突监测理论的有力支持.同时,当前的研究设计在实验程序中直接去除了重复启动和特征整合的效应,为探索纯净的CAE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李畅陈加何春红陈安涛
-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基于注意网络的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虽然已有研究一致地发现情绪对注意有影响,但对于情绪影响注意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了揭示情绪对注意影响的机制,实验基于注意网络模型和修改的注意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 test,ANT)对情绪如何影响注意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诱发被试的正、中、负三种情绪,考察了不同情绪状态下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网络的效率,结果发现:负性情绪下注意网络的警觉效应最大,说明情绪对注意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注意的警觉功能来实现.
- 蒋军陈雪飞赵晓陈安涛
- 关键词:情绪警觉
- 练习对Stroop效应中语义冲突和反应冲突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本研究采用De Houwer(2003)的实验范式,从Stroop效应中分别获得语义冲突和反应冲突。整个实验分为4个时段来进行,主要目的是在较少练习基础上,观察不同时段(练习程度)下的语义冲突和反应冲突。结果显示,在实验的初期(较少练习),Stroop效应主要来自语义冲突,而在晚期(较多练习),Stroop效应主要来自反应冲突。
- 陈雪飞蒋军赵晓陈安涛
- 关键词:练习语义冲突
- 冲突适应效应研究述评被引量:12
- 2012年
- 冲突适应效应指在一致性任务的试次序列中,被试在前一试次中经历冲突后会使其在当前试次中更好的解决冲突。目前对于该效应有冲突监测理论、特征整合理论和学习理论三种不同的解释。研究者们对冲突适应的产生条件(诱发冲突适应的冲突性质、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对冲突适应效应的影响因素(工作记忆、注意资源及动机和情绪)也做了探讨。未来的研究应将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结合起来探讨冲突适应效应的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并加强神经机制的研究,以更好的揭示冲突适应效应的实质。
- 刘培朵杨文静田夏陈安涛
- 前额叶皮层与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被引量:14
- 2013年
- 执行功能是完成复杂行为的先决条件,双任务加工为探究执行功能的经典范式之一。通过对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定位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在双任务执行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经典双任务范式包括行为双任务范式和交叠双任务范式。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为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定位相关脑区,主要表现为具有特定区域和激活程度改变两种观点,且前额叶皮层的三个子区域——额极皮层(frontopolar cortex,FPC)、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frontal cortex,MFC)和外侧前额叶皮层(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LPFC)——在双任务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FPC主要与协调子任务加工有关;MFC根据动机线索对任务设置形成奖励预期;LPFC主要负责对任务设置规则进行选择和表征。介绍了双任务加工的神经计算模型,形象的揭示了前额叶皮层如何参与双任务执行过程。今后应进一步根据研究目的采用更适合的双任务范式并改进已有的分析方法,对双任务加工的执行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 谭金凤伍姗姗徐雷王丽君陈安涛
- 关键词:前额叶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