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8篇搭桥术
  • 7篇动脉搭桥术
  • 7篇冠状动脉搭桥
  • 7篇冠状动脉搭桥...
  • 5篇体外循环
  • 5篇外循环
  • 5篇非体外
  • 5篇非体外循环
  • 4篇动脉旁路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旁路移植
  • 4篇外科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 4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大隐静脉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移植术

机构

  • 14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4篇郭琳锐
  • 13篇张冬成
  • 12篇林清文
  • 11篇俞晓立
  • 9篇曹嘉湘
  • 5篇王刚
  • 4篇张鑫
  • 3篇于涛
  • 2篇俞哓立
  • 1篇陈美玲

传媒

  • 6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2005年
目的总结10例急性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外科治疗急性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10例,行Bentall手术9例,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成形1例。结果治愈9例,死亡1例。治愈患者术后随访,心功能良好。结论急性StanfordA主动脉夹层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娴熟的外科吻合技术和合适的体外循环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及时、正确的术前诊断与治疗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俞晓立曹嘉湘郭琳锐王刚张冬成林清文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置换
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8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方法、围术期处理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7月~2009年7月,128例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G,占同期冠心病手术的32%。平均年龄61.7岁,左室射血分数24%~70%。平均搭桥2.4根。结果本组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3.1%。术后8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3%。ICU时间平均2.1天。术后平均随访38个月,心绞痛消失率90.0%。结论 OPCABG是安全、可行的,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临床效果满意。
张冬成郭琳锐林清文俞晓立于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疗效
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报道我院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微创伤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结果。方法自2000年8月至2002年4月,52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按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不同分为腔镜组(n=21)和传统组(n=31)。将两组病人的术前资料、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腔镜组获取静脉的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但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传统组,且能获得相似长度的静脉,静脉桥的数量无明显差别。腔镜组病人术后早期腿的疼痛和水肿明显少于传统组,伤口感染、局部皮肤坏死和皮炎等并发症的总例数亦少于传统组。结论腔镜下获取大隐静脉具有创伤小、术后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美观等优点。
张冬成郭琳锐曹嘉湘林清文张鑫俞哓立
关键词: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早期疗效的探讨
2002年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自 2 0 0 0年 7月至2 0 0 2年 3月 5 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按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组 (n =2 1)和传统体外循环组 (n=30 )。将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少于体外循环组 ,并且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其他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体外循环组。两组平均随访 9.6个月 ,心绞痛均消失 ,心功能改善 ,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 ,并发症少 。
张冬成郭琳锐曹嘉湘王刚林清文俞晓立张鑫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疗效
危重冠心病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博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回顾性总结危重冠心病围术期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1ABP)的经验,分析IABP置入的时机与临床治疗结果的关系,为提高IABP在危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1999年7月-2009年7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术385例,其中21例病人围术期应用IABP辅助.将21例分为预防性主动置入组(主动组)8例和紧急被动置入组(被动组)13例.观察两组病人IABP使用的临床效果,包括围术期死亡率、IABP置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平均辅助时间、血压改善情况、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治疗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本组IABP应用占同期冠心病外科手术病人的5.5%.21例病人中,存活15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71%,主动组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被动组(P<0.01).两组的血压上升幅度、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IABP辅助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术前评估为危重冠心病患者,术前预防性主动置入IABP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术后死亡率,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充分发挥IABP临床疗效.
张冬成郭琳锐林清文俞晓立曹嘉湘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疗效
腔镜下切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2003年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微创方法切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病人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18例应用大隐静脉CABG病人 ,采用腔镜辅助的微创方法取材大隐静脉。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切取大隐静脉 ,平均长度 2 5cm ,术后腿部切口均愈合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腔镜辅助下微创方法切取大隐静脉安全可靠 。
陈美玲张鑫郭琳锐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护理微创外科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2004年
目的 总结12例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PIE)所致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2例PIE患者中主动脉瓣受损者6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同时受损者2例,三尖瓣受损者2例,主动脉瓣受损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12例俱于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病灶清除术+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结果 术后死亡1例,随访10例,随访时间3~32月,平均23.1月,心功能情况良好。结论 及时手术治疗是挽救PIE瓣膜损害的有效方法,只要手术方法正确,抗生素应用合理,则手术疗效满意。
林清文曹嘉湘郭琳锐张冬成俞晓立
关键词: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附16例报告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方法、可行性临床价值。方法 :自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9月 ,1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平均年龄 6 4 .5岁 ,左室射血分数 30 %~6 5 % ,平均 (45± 12 ) %。手术采用前胸正中切口 ,应用Octopus血管固定器 ,搭桥 1~ 4 (平均 2 .2 )根。结果 :本组 16例无手术死亡。除 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血液透析治疗外 ,无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心脏指数由术前 (2 .2± 0 .3)L/ (min·m2 )上升至 (3.4± 0 .7)L/ (min·m2 ) (P <0 .0 5 )。平均ICU时间 1.8d ,平均 8d出院。随访平均 6个月 ,心绞痛消失 ,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经济、可行的 ,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 ,并可用于多支血管病变 ,近期效果满意。
张冬成曹嘉湘郭琳锐王刚俞晓立张鑫
关键词: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方法非体外循环病例分析
18例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1998年3月~2002年12月,同期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18例,其中二尖瓣病变10例,主动脉病变6例,联合瓣膜病变2例,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二尖瓣置换(MVR)8例,成形(MVP)3例,其中1例因成形失败而改为换瓣,主动脉瓣置换6例,双瓣置换2例,换瓣加三尖瓣De Vaga成形8例。结果 手术中死亡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需要IABP支持4例,出现肾功能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者,尽管手术死亡率偏高,但若能彻底纠正瓣膜的功能,将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以及完善的围术期处理,此类疾病的治疗仍可取得良好效果。
林清文曹嘉湘郭琳锐王刚张冬成俞晓立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处理
二尖瓣置换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中同期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8例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同期进行射频消融术,均系风湿性瓣膜病变,房颤病史6~240个月,平均(58.6±3.2)个月,按照Cox迷宫Ⅲ型手术路径进行盐水冲洗射频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射频消融时间(16±4.2)min。术后出院时16例恢复窦性心律,有效率88.9%。随访(36±7.6)个月,76.5%的患者保持窦性心律。结论二尖瓣置换时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安全有效,中远期临床效果满意。
张冬成郭琳锐林清文俞晓立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二尖瓣置换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