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直

作品数:15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机械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电液
  • 5篇伺服
  • 5篇伺服系统
  • 5篇故障诊断
  • 4篇电液伺服
  • 4篇电液伺服系统
  • 4篇液压
  • 4篇轴承
  • 4篇滚动轴承
  • 4篇非线性动力
  • 4篇非线性动力学
  • 3篇液压泵
  • 3篇轴承故障
  • 3篇轴承故障诊断
  • 3篇滚动轴承故障
  • 3篇滚动轴承故障...
  • 2篇振荡
  • 2篇滤波器
  • 2篇经验模态分解
  • 2篇极限环

机构

  • 14篇燕山大学
  • 7篇教育部

作者

  • 15篇郑直
  • 13篇姜万录
  • 12篇朱勇
  • 5篇胡浩松
  • 3篇李扬
  • 2篇刘思远
  • 1篇张生
  • 1篇李宁宁
  • 1篇杨凯

传媒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机床与液压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学形态学和局部均值分解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液压泵、滚动轴承和齿轮等旋转机械零部件在工业领域起着重要的传动作用,它们广泛地应用于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精密机床、精密仪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石油化工等重要工业领域。这些旋转机械零部件通常大都处于高温、高压和高速等恶...
郑直
关键词: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特征提取数学形态学局部均值分解
基于EEMD形态谱和KFCM聚类集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针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总经验模态分解(EEMD)、形态谱特征提取和核模糊C均值聚类(KFCMC)集成的故障诊断新方法。首先,对实测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EEMD分解,得到若干个代表不同振动模态的内禀模态函数(IMF);其次,基于峭度、能量和均方差三个评价指标,从分解得到的若干个IMF分量中选出含有故障特征信息最丰富的3个IMF分量作为诊断用的数据源;然后在选定尺度范围内提取每个IMF分量的形态谱平均值,将三个形态谱平均值构成一个三维特征向量,作为一个样本,形成样本集;最后,利用KFCMC完成对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的分类识别。此外,为了对比说明该方法的识别效果,还将振动信号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进行分解,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C)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识别效果要优于EMD形态谱和FCMC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实测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滚动轴承故障的有效诊断。
郑直姜万录胡浩松朱勇李扬
关键词:滚动轴承均值聚类
基于有效信息重构的故障旋转机械振动加速度信号积分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提出一种基于有效信息重构的故障旋转机械振动加速度信号积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集总经验模态分解(EEMD)对积分信号进行分解,然后将峭度指标、均方差值和奇异值组合成特征向量对分解信号进行有效特征提取,并通过欧氏距离搜索提取分解信号中隐含的有效特征分量,最后通过阈值限定将有效特征分量进行叠加重构得到所需有效积分信号。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去除噪声和保留有效特征信息方面,比传统积分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优越性。
朱勇姜万录郑直胡浩松
关键词:振动加速度
基于形态差值滤波和差分熵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滚动轴承内外圈的早期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该方法融合了数学形态学对非线性信号的滤波和信息熵理论在信号表征方面的优越性。首先,利用数学形态差值滤波器对实测的轴承内外圈轻重损伤的故障信号进行消噪处理,充分突出了有用的故障特征信息;然后,利用差分熵提取该信号中的突变特征信息,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度量;最后,根据突变点的冲击时间间隔和内外圈故障周期性冲击的时间间隔一致的思想来完成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通过对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实测内外圈两种故障程度的振动信号的诊断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识别轴承内外圈早期故障的类型,且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姜万录郑直朱勇李扬
关键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形态差值滤波及形态指数在液压泵滑靴磨损状态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液压泵滑靴磨损状态的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差值滤波和形态指数(MI)的方法来有效地诊断滑靴磨损故障并评估其劣化程度。首先,利用形态差值滤波器对现场实测的正常状态和四种不同磨损程度的滑靴故障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提取出清晰的特征信息;其次,对滤波后的振动信号进行有量纲参数和无量纲参数的提取,其中有量纲参数包括首次引入到液压泵健康状态评估领域的MI;最后,通过分析MI对滑靴磨损故障及其劣化程度的敏感性和变化规律,得出MI可以有效地诊断出滑靴磨损故障及评估其劣化程度。
郑直姜万录朱勇胡浩松
关键词:液压泵
非线性液压弹簧力对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探究了非线性液压弹簧力对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征的影响。根据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研究指出,非线性液压弹簧力作用可以用Duffing方程描述。通过数值分析揭示了系统内在的分岔现象及典型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液压弹簧的软硬弹簧特性引起的"跳跃现象"。发现液压弹簧力的非线性作用会引发非线性振动,在系统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时应该将其非线性作用考虑在内。
朱勇姜万录刘思远郑直
关键词:电液伺服系统分岔
基于迭代自适应多尺度形态滤波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被引量:9
2015年
针对工业现场强噪声背景下振动信号特征信息提取困难和单尺度形态滤波时尺度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基于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分析(AMMA)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迭代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分析(IAMMA)的滤波方法。该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多尺度形态差值迭代运算,每次采用的结构元素尺度逐渐增大,然后求多次滤波结果的平均值,达到滤除噪声成分的目的。对仿真信号和滚动轴承故障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AMMA较AMMA能够选取更为合适的结构元素尺度,提取更多的故障特征信息,滤波效果更佳,与Hilbert包络解调方法相比处理过程更加简捷,从而为轴承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姜万录李扬郑直朱勇
关键词:多尺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基于EEMD形态谱和支持向量机复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该方法融合了集总经验模态分解(EEMD)、形态谱和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方法的优势.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内禀模态分量(IMF);其次,基于最大能量法筛选出含有故障特征信息最丰富的一个内禀模态分量为故障诊断数据源;再次,对数据源在选定尺度范围内进行形态谱的提取,从而构造故障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滚动轴承的三种故障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诊断出滚动轴承的三种故障,且具有很高的故障诊断正确率.
姜万录郑直胡浩松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振动问题,利用SimHydraulics对阀控对称缸位置伺服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研究在黏性阻尼、负载弹簧刚度、负载质量等自身结构参数和压力脉动、外负载、库仑摩擦力、管道长度及材质等外部主要因素的影响下,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对伺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能够发现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优化伺服系统的结构参数、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防止系统产生非线性振动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
姜万录朱勇郑直李宁宁
关键词: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自激振荡
摩擦力作用下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被引量:8
2015年
以电液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了非线性摩擦力对系统动态特征的影响规律.根据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建立了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研究,指出非线性摩擦力作用可以用Van Der Pol方程描述.通过数值试验分析,揭示了系统内在的分岔现象及典型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方法对实测的电液伺服系统的动态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摩擦力引起的"极限环型振荡"现象.发现摩擦力的非线性作用会引起电液伺服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非线性振动,其对系统动态特征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系统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时应该将摩擦力的非线性作用考虑在内.
朱勇姜万录郑直
关键词:电液伺服系统分岔混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