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德钊

作品数:84 被引量:512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2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0篇青稞
  • 16篇小麦
  • 13篇选育
  • 12篇春小麦
  • 9篇育种
  • 9篇品种选育
  • 9篇春小麦新品种
  • 8篇杂交
  • 8篇基因
  • 7篇栽培
  • 6篇淀粉
  • 6篇青稞品种
  • 6篇蚕豆
  • 5篇性状
  • 5篇杂交育种
  • 5篇生态区
  • 5篇不同生态
  • 5篇不同生态区
  • 4篇栽培技术
  • 4篇青稞新品种

机构

  • 50篇青海大学
  • 40篇青海省农林科...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青海省农科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作者

  • 83篇迟德钊
  • 44篇吴昆仑
  • 21篇党斌
  • 17篇马晓岗
  • 15篇姚晓华
  • 14篇杨希娟
  • 7篇刘洋
  • 7篇杨菁
  • 5篇刘新红
  • 5篇闫殿海
  • 5篇谢德庆
  • 5篇蒋礼玲
  • 4篇任又成
  • 4篇师理
  • 4篇姚有华
  • 4篇黄居茂
  • 4篇刘玉皎
  • 3篇张小田
  • 3篇梁顺祥
  • 3篇王燕钧

传媒

  • 9篇青海大学学报...
  • 6篇青海农林科技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青海科技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工业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西藏农业科技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农业机械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藏科技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带状田引种制种技术开发研究
王瑞生车永和陈来生迟德钊王显萍等
该研究从引进的57份玉米杂交种和33份小麦品种中筛选出适合青海省不同生态区带状田种植的杂交种4个及与其配套的小麦品种3个,在民和、乐都县进行了大面积丰产栽培示范。其中民和县混合亩产达到1059.5~1241.1公斤,为实...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引种制种小麦
利用外源DNA转移因子技术培育春小麦新品种
迟德钊黄居茂李贵年梁顺祥杨有来等
该研究将花粉管通道法转移外源DNA技术用于青海省春小麦育种,成功地提取了谷子、玉米、油菜、黄豆、大赖草等植物DNA,获得了导入外源DNA的小麦变异后代,并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证明外源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已导入普通小麦品...
关键词:
关键词:转基因植株春小麦品系(育种)基因导入
淀粉和蛋白质组成与青稞面条食用品质的关系
为了明确淀粉和蛋白质与青稞面条食用品质间的关系,本文以八种青海主栽的青稞品种为原料,对不同品种的青稞淀粉和蛋白质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青稞面条的感官品质和蒸煮特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所制作的面条均具有青稞...
党斌吴昆仑迟德钊
关键词:青稞淀粉蛋白质面条品质
春小麦新品种“青春39”
王志伟胡冬梅迟德钊谢德庆赵洪礼等
“青春39”小麦品种是1997年以冬麦03702(法国冬麦品种)为母本,以W97148为父本进行杂交,收获的种子温室加代获F1。1998年秋季获F2。1999年以TORKA(加拿大红麦)为母本,以上年F2为父本进行杂交而...
关键词:
关键词:春小麦杂交育种
青海不同生态区青稞Wx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选择5个与哦基因有关的引物,利用基于PCR扩增的SSR标记技术对来源于青海西宁和海北2个地区的42份青稞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SSR标记均扩增良好且具有多态性。各标记位点检测出的耽等位基因数为2~4个,共检测出等位基因17个,平均3.4个;其中有14个等位基因显示出多态性,平均2.8个。各多态位点检测出带型为2—5种,共检测出带型18种,平均3.6种。聚类结果可以将这42个品种分为3组。最终得出结论:这42份青稞材料的耽基因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耽基因等位位点变异与材料来源地的生态条件无明显相关性。
杨菁迟德钊吴昆仑何桂芳
关键词:生态区青稞WX基因
春小麦新品种“青春38”
王志伟胡冬梅迟德钊赵洪礼谢德庆等
“青春38小麦”新品种是以冬麦03702(法国冬麦品种)为母本,W97208为父本进行杂交,收获的种子经温室加代获F1。1998年获F2,1999年以Consens(加拿大红麦)为母本,以上年F2为父本进行杂交,同年收获...
关键词:
关键词:春小麦杂交育种
青稞LTP蛋白基因blt14.2的克隆及其在低温下的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LTP蛋白基因blt14.2在青稞中的功能,以青稞品种"昆仑12号"为实验材料,克隆得到编码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470bp,其中包括249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2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7 709.8,理论pI6.52,不稳定系数27.36,是一个稳定的蛋白质。LTP蛋白有2个跨膜区,1~19位置的是从膜内到膜外,57~76位置的是从膜外到膜内,总平均亲水性0.522,是一个高度亲水的小分子蛋白质。序列比对显示编码该蛋白的基因与大麦blt14.2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8.9%)。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得到blt14.2基因在4℃下处理48、24和12h的表达量分别是0h的14.6、13.6和8.3倍,SPSS分析显示blt14.2基因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表达差异显著,说明该基因对青稞的耐寒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邓晓青姚晓华吴昆仑迟德钊
关键词:青稞克隆基因表达量
不同青稞品种的营养品质评价被引量:87
2016年
为了解我国主要产区青稞的营养品质状况,定量分析了来自青海、西藏、四川、甘肃、云南5个主产区38个不同粒色青稞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粒色青稞品种间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参试青稞品种的蛋白质含量为8.14%-15.16%,总淀粉含量为49.14%-68.62%,直链淀粉含量为14.80%-30.05%,脂肪含量为1.42%-2.40%,膳食纤维含量为1.94%-3.47%,灰分含量为0.02%-1.22%,β-葡聚糖含量为3.88%-6.78%,品种间差异显著。产区之间比较,青海的品种蛋白质含量最高,西藏的品种β-葡聚糖含量最高,四川的品种总淀粉和灰分含量最高,云南的品种直链淀粉、脂肪和纤维含量最高。不同粒色比较,黑色品种的蛋白质、直链淀粉和纤维含量最高,蓝色品种的总淀粉和脂肪含量最高,白色品种的灰分含量最高。西藏品种、蓝色籽粒品种的蛋白质营养品质较好。青稞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仍是赖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异亮氨酸,第三限制性氨基酸是苏氨酸。采用组闻联接(平方欧式距离)法将38个青稞品种分为3大类,第Ⅰ类包括33个品种,第Ⅱ类包括2个品种,第Ⅲ类包括3个品种。
徐菲党斌杨希娟吴昆仑迟德钊
关键词:青稞营养品质
不同抗旱性青稞品种HVA1基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表达模式研究
<正>干旱、盐渍和低温都能引起植物水分亏缺,进而诱导植物体内积累一系列蛋白质保护细胞免受脱水伤害,其中LEA蛋白的积累最为普遍。本文在抗旱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得到与青稞抗旱相关的LEA3蛋白基因HVA1,它与...
姚晓华吴昆仑迟德钊
文献传递
通用型春小麦新品种“青春587”被引量:1
2001年
王燕春迟德钊马晓岗谢德庆闫殿海王金明师理吴昆仑
关键词:春小麦选育栽培要点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