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林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内注射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联合虫草多糖脂质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1996年
- 我院近年采用腹腔内注射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抗-HBIRNA)联合虫草多糖脂质体水剂(简称CPL合剂)口服与猪苓多糖联合乙型肝炎疫苗肌注两种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张金良孙成斋李荣华谭林谢法训
- 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腹腔内注射疗效观察肝病研究
- 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2 0例经介入治疗的布加氏综合征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0例布加氏综合征 (BCS)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 17例行单纯扩张术 ,3例行扩张后支架置入术。术后造影提示下腔静脉 (IVC)通畅 ,闭塞或狭窄段与正常下腔静脉接近 ,管壁光整。该组病例临床表现在 1周内消失或基本消失 ,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 1~ 3年 ,经彩超复查 ,下腔静脉均保持畅通 ,支架无异位。
- 陈宜新尚华谭林葛阳
-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血管造影
- 氧化苦参碱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被引量:2
- 2001年
- 近年来,苦参素注射液(含苦参提取物氧化苦参碱98%)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已有多家报道[1~3].我们采用苦参素注射液加左旋眯唑涂布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谭林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左旋咪唑慢性乙型肝炎
- 一种肝病内科临床用穿刺辅助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病内科临床用穿刺辅助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微调穿刺角度的肝病内科临床用穿刺辅助装置。一种肝病内科临床用穿刺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导轨,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活动块,套设在所述导轨上...
- 李莎莎姜宁徐静谭林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46例被引量:1
- 2002年
- 我们自1998年10月至2001年12月采用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难治性腹水患者46例,并与回输静脉者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 谭林张金良
- 关键词: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难治性腹水
- 回顾性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方案调整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病毒方案调整情况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5年8月接受PEG-IFN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98例,分别依据抗病毒方案调整情况及时间、干扰素治疗时间等进行分组,了解各种治疗方案调整的人数、原因,并比较各组基线情况及累计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 98例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使用时间为平均12个月,随访时间为平均24个月,累积HBeAg血清转换率达到51%;在12个月内单用干扰素,改用或者联用NAs的患者分别有56例、15例及27例,其中3例为干扰素副作用而调整,改用和联用核苷(酸)类似物(NAs)的种类多样;无论按照是否改用或联用NAs分组、干扰素使用时间长短分组、更改为NAs时间分组或开始联合治疗时间分组,各种分组的基线指标(ALT、HBeAg和HBV DNA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经生存曲线分析后发现,各种分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累计HBeA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G-IFN治疗HBeAg阳性CHB的各抗病毒调整方案存在且随意性较大,各种调整方案的血清学转换率差异较小。
- 李卫李丽军李永华王长泰刘雯谭林李铭张振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核苷(酸)类药物
- 血清Cys C尿mAlb和尿β_2-MG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测定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含量,探讨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67例慢性肝病、63例肝硬化、33例PLC患者和7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 C、肌酐(SCr)、尿素(Urea)、尿mAlb及尿β2-MG含量,并分析差异。比较肝硬化、PLC患者Child-Pugh不同等级间血清Cys C、SCr、Urea、尿mAlb、尿β2-MG水平。同时比较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肝硬化、PLC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及β2-MG水平分别为(1.40±0.47,27.57±21.45,0.29±0.09)mg/L和(1.21±0.21,19.60±7.28,0.22±0.09)mg/L,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01±0.13,11.30±3.46,0.14±0.05)mg/L(P<0.05)和正常对照(0.81±0.11,11.21±2.47,0.14±0.03)mg/L(P<0.05),肝硬化组血清Cys C、尿mAlb水平明显高于PLC组(P<0.05)。肝硬化和PLC组Child-Pugh B级、C级患者血清Cys C、尿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P<0.05)。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7.1%、38.1%、31.7%、68.3%和51.5%、33.3%、30.3%、78.8%,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1.9%、3.0%、3.0%、16.4%)(P<0.05),且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同组患者单独检测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尿mAlb及尿β2-MG水平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和肝功能的下降而升高,且比SCr、Urea更能灵敏的反映肝硬化、PLC患者继发早期肾功能损伤。同时三项目联合检测对肝硬化、PLC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 高勇张峰李团团唐振华谭林
- 关键词:尿Β2微球蛋白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 169例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ALT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特点。方法选择慢性HBV携带者169例,超声检查表现为肝脏实质回声增强,均进行肝穿活组织病理检查,了解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情况。结果 90例HBeAg(+)和79例HBeAg(-)人群肝脏炎症程度≥G2者分别33例(49.3%)和34例(50.7%),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1,P>0.05);纤维化程度在2级及以上者共88例(52.1%),其中HBeAg(+)者40例(45.5%),HBeAg(-)者48例(54.5%,P=0.04,P<0.05)。结论慢性HBV携带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携带者,对于超声筛查中见有异常声像图改变者,应进行肝穿活组织检查。
- 李莎莎谭林马超高学武
- 关键词:慢性HBV携带者超声异常肝组织学
- 330例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监测对策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调查,并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3月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0例、340例次,感染率为0.98%、例次感染率为1.01%;科室之间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前3位的为下呼吸道、术后切口、上呼吸道,感染率分别为50.00%、14.71%、8.63%,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47%;住院时间<15d与>15d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30例感染病例大部分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结论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 周晓平罗腾达谭林
- 关键词:医院感染
- 42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了解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特征、腹水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2例诊断为SBP且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实验室检查及疾病的转归。结果:4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及腹膜刺激征,71%的患者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500×106/L,86%的患者腹水乳酸脱氢酶>200 U/L。83.3%的患者腹水细菌培养为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二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SBP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需充分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并尽早进行腹水床边培养。治疗上临床怀疑SBP时可先应用第三代头孢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报告后及时调整。
- 李莎莎高学武谭林
- 关键词:肝硬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