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增明

作品数:44 被引量:219H指数:10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2篇预后
  • 11篇介入
  • 8篇心肌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血管
  • 8篇衰竭
  • 7篇心脏
  • 7篇介入治疗
  • 7篇经皮冠状动脉...
  • 7篇冠状动脉介入
  • 6篇动脉介入治疗
  • 6篇心病
  • 6篇心肌梗死
  • 6篇血小板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心血管

机构

  • 36篇廊坊市人民医...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44篇薛增明
  • 23篇杨彦立
  • 10篇赵志刚
  • 8篇马长生
  • 6篇周海立
  • 5篇安巨会
  • 4篇聂绍平
  • 4篇张春燕
  • 3篇李长生
  • 2篇刘新民
  • 2篇董建增
  • 2篇王晓
  • 1篇于萧
  • 1篇李晓雄
  • 1篇姚雷
  • 1篇宁美芳
  • 1篇康俊萍
  • 1篇喻荣辉
  • 1篇张崟
  • 1篇杨文生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陕西中医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6月至2022年8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住院行PCI的ACS患者117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12个月的DAPT治疗且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事件。根据患者是否继续延长DAPT时程,将患者分为标准治疗组545例和延长双抗组630例。标准治疗组DAPT时程为12个月,延长双抗组延长DAPT时程至术后18~24个月,随访至术后24个月。研究的主要终点为随访期间发生的MAC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出血事件,包括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结果和标准治疗组患者相比,延长双抗组患者MACCE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5)。在安全性方面,延长双抗组出血事件增加(χ^(2)=7.475,P<0.01),主要归因于小出血事件的增加(χ^(2)=6.061,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病变血管支数是MACCE发生的影响因素(HR=0.389,P<0.01)。结论对于行PCI治疗的ACS患者,与标准12个月的DAPT时程相比,延长DAPT时程至18~24个月,可降低患者MACCE的发生但增加了患者小出血的风险。
李彩榕李雅超雷梦杰杨彦立王敬尧孙雪安蕾周海立赵志刚薛增明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出血事件
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终止对术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消融终止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终点对术后窦性心律维持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入选286例行序贯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术中消融终止组124例(43.4%),未终止电复律组162例(56.6%),比较两组终止方式、术后复发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消融中26例(9.1%)直接转复窦性心律;166例(58.0%)转为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其中98例(59.0%)进一步消融转复窦性心律;消融未终止行电复律者162例;随访(23±7)个月,两组早期复发、长期复发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AT可以预测术后复发心律失常类型(P〈0.05);二次消融后两组复发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融终止并不有助于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术中出现AT能预测术后复发心律失常类型。
王平董建增宁曼汤日波龙德勇喻荣辉薛增明桑才华蒋晨曦马长生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窦性心律复发
不同年龄段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年龄≥75岁者为高龄组,年龄<75岁者为低龄组,两组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反应、血小板功能、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斑块性质的影响。结果 低龄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反应指数、C反应蛋白、髓过氧化物酶、可溶性CD40、可溶性CD40L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低于高龄组(P<0.05);低龄组脂联素高于高龄组(P<0.05)。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活性,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斑块性质,且治疗期间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性疾病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杨彦立刘华长关泽勇张英薛增明
关键词:氯吡格雷炎性介质血小板功能斑块性质
心衰患者营养治疗决策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心衰患者营养治疗决策系统,包括:问答模块,用于:重复执行以下步骤,直至达到预设的问答终止条件:根据用户查询信息得到相似用户查询信息;对于每个用户查询信息进行向量化处理得到用户查询向量,将用户查询向量与...
薛增明雷梦杰王霄王则远刘鹏赵向宁
一种注射定位极坐标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定位极坐标尺,包括定位框架及其上设置的定位尺,所述定位框架包括外椭圆架及其中心设置的禁区圆盘,且禁区圆盘两侧通过连接架与外椭圆架两侧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注射定位极坐标尺,通过设...
赵洁薛增明周文花王秀静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诊治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老年女性更常见。基础病因多为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机制为左室松弛受损和舒张期僵硬度增加。诊断包括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左室射血分数≥50%,超声检查无心瓣膜异常。治疗针对原发病为主。
薛增明马长生
关键词:心力衰竭射血分数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解读被引量:7
2015年
目前,全球非心脏手术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为7%~11%,死亡率为0.8%~1.5%,其中心脏并发症占42%。因此,在非心脏外科手术期间,围手术期的心血管监测和管理对于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至关重要。2014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麻醉学会(ESC/ESA)联合发表了最新的非心脏手术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并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供心脏专科会诊医师、非心脏科手术医师及麻醉学医师临床参考使用。本文结合该指南最新亮点及更新内容解读如下。
薛增明马长生
关键词:心血管风险非心脏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焦虑和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前1周、治疗后3和6个月以及1年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PCI治疗前相比,患者经治疗后LVEF及FS明显升高,而WMSI明显降低;治疗后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SAS评分:治疗后3个月(50±6)分、治疗后6个月(45±5)分、治疗后1年(42±4)分比治疗前1周(57±8)分;SDS评分:治疗后3个月(51±6)分、治疗后6个月(46±6)分、治疗后1年(40±4)分比治疗前1周(60±6)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独立性领域评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后血清IL-2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的变化愈加明显。结论PCI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逐渐改善,此过程可能与血清中IL-2及CRP水平的恢复有关。
薛增明李雅超杨彦立安蕾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抑郁生活质量
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水平与变化率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价值判断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水平与变化率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性与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依据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入院后即时检测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NT-proBN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肌钙蛋白(cTnI)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与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环根部运动速度峰值比(E/Ea),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BNP与EF、E/Ea之间相关性。入院后即时、24 h、48 h、72 h,分别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计算24 h、48 h、72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率NT-proBNPd 24 h、NT-proBNPd 48 h、NT-proBNPd72 h。依据患者是否伴有利尿剂抵抗分为利尿剂抵抗组与利尿剂反应组,比较2组患者入院即时血浆钠尿肽水平与24 h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于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的预测价值。依据患者入院14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连续观察入院即时、24 h、48 h、72 h、96 h 2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ROC分析入院72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Ⅱ级、Ⅲ级与Ⅳ级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cTnI水平逐渐升高,总组间以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与EF值呈直线负相关(r=-0.783,P<0.05),与E/Ea比值呈直线正相关(r=0.851,P<0.05)。利尿剂抵抗组与利尿剂反应组患者入院即时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入院后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对于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有较好预测价值(AUC=0.806)。当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34.5%时,其敏感度为78.13%,特异度为81.90%。入院后病死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呈
杨彦立安巨会薛增明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血浆NT-PROBNP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HCY、hsCRP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1)观察冠心病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相关性;(2)观察冠心病中医证型和冠状动脉造影(CAG)、HCY、hsCRP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冠心病各证候做出客观化、...
薛增明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辨证冠状动脉造影高敏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