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纤维化
  • 10篇肝纤维化
  • 6篇血清
  • 5篇乙型
  • 5篇肝炎
  • 4篇实验性肝纤维...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中药
  • 3篇胶原
  • 3篇复方中药
  • 2篇制剂
  • 2篇疗效
  • 2篇疗效比较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庚型
  • 2篇庚型肝炎
  • 2篇复方861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5...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14篇董忠
  • 9篇王宝恩
  • 7篇贾继东
  • 4篇王泰龄
  • 4篇张福奎
  • 3篇陈翌阳
  • 3篇张晶
  • 2篇王爱民
  • 2篇沈洪
  • 2篇马红
  • 2篇李新民
  • 1篇刘瑾
  • 1篇贺文
  • 1篇张岩
  • 1篇文艳
  • 1篇李红艺
  • 1篇钱林学
  • 1篇李佳
  • 1篇任江波
  • 1篇陈煜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861不同制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比较
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丹参、黄芪等为主药组成的复方861可以有效地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但是,中药复方制剂的加工过程存在不稳定性,即每批制剂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而单味中药的提纯物则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利用人血...
张福奎王宝恩贾继东董忠王泰龄张晶
关键词:实验性肝纤维化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疗效比较
文献传递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与透明质酸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血清透明质酸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为乙肝肝硬化的62例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对血清HBV DNA水平和透明质酸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显著升高,随Child分级的加重血清透明质酸也呈增高趋势(P〈0.05),但与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 DNA和肝硬化的程度及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李红艺董忠马红
关键词:肝硬化肝炎病毒乙型透明质酸
肾透析病人血清中乙型丙型及庚型肝炎病毒的检测被引量:1
1998年
肾透析病人血清中乙型丙型及庚型肝炎病毒的检测董忠马雪梅根据有关资料报道〔1,2〕,在甲~庚型病毒性肝炎中,乙型、丙型及庚型肝炎与血源传播途径有关。目前临床中对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后,乙型、丙型及庚型病毒肝炎感染状况报告较少,我们在该方面做了一些研究。1...
董忠马雪梅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合并庚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研究
1999年
对庚型肝炎病毒(HGV)的研究始于1995年初,Kim等报道了与人的肝炎有关的一种新型病毒,命名为HGV[1]。HG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常与HBV重叠感染[2]。我们对5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其中7例合并HGV阳性病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进行了?..
董忠陈翌阳段钟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庚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50例原发性肝癌血清多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诊断系统,观察50例PHC、13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43例炎症性疾病患者以及22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AFP、CA19-9、CA125、CEA、CA242的阳性表达率。结果PHC组AFP、CA19-9、CA125、CEA、CA242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42%、38%、24%、18%,该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可达96.00%。结论联合检测AFP、CA19-9、CA125、CEA、CA242等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PHC的诊断率。
阴赪宏文艳任江波董忠李佳王宝恩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生物芯片
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形成的各阶段肝组织及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明确两者的关系。方法制备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在不同阶段留取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测定(1)肝组织活化间质胶原酶活性(A)、(2)肝组织潜在间质胶原酶活性(L)、(3)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A、L、S在致敏阶段无显著变化;在尾静脉攻击中期A、L.S三者均较致敏阶段明显增高,且达最高值。此后逐渐下降;但在造模后3个月时仍较致敏阶段为高。整个造模过程中A/L比值无明显变化。肝组织间质胶原酶活性与血清间质胶原因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阶段肝组织及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均明显升高;到了肝硬化阶段,间质胶原酶活性较肝纤维化阶段下降;在肝硬化的自发逆转中,间质胶原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血清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变化可反映肝组织间质胶原酶活性的改变。
王爱民王宝恩董忠董忠
关键词:肝纤维化间质胶原酶病理学
中药861合剂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Ⅳ型胶原及TGF-βmRNA的影响被引量:37
1996年
深入研究活血化瘀中药861合剂的抗纤雏化机理。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雏化病理模型组及中药861合剂预防组。在用药2.5及5个月时取肝脏组织做病理学、免疫组化及斑点杂交。结果与病理模型组相比,861预防组大鼠肝脏纤维化分级明显减轻,肝脏Ⅰ、Ⅲ、Ⅳ型脐原面积比减小,Ⅰ、Ⅲ、Ⅳ型胶原及TGF-βmRNA水平明显降低(P值<0.05)。结论中药861合剂的抗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机理之一可能是抑制了肝脏Ⅰ、Ⅲ.Ⅳ型胶原和TGF-β的基因表达。
贾继东王宝恩董忠崔林朱家璇车建途
关键词:肝纤维化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
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内纤维及血管的三维结构观察及复方中药对其影响被引量:29
2000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肝内纤维及血管的三维结构改变以及复方861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应用人血白蛋白制造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肝组织连续切片电子计算机辅助病理组织三维重建技术,对肝纤维化以及复方861治疗后肝组织的纤维间隔及肝血窦等结构进行三维观察及体积测量。结果:肝纤维化时,肝内纤维沉积,肝血窦结构紊乱。复方861治疗可使纤维降解;肝血窦改建恢复,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结论:病理组织三维重建研究表明,复方861可以阻断及逆转实验性肝纤维化。
张福奎王宝恩王泰龄贾继东董忠张晶
关键词:肝纤维化三维重建复方中药动物模型
复方丹参合剂提高胶原酶活性逆转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35
1997年
目的了解复方861合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制备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给予复方丹参861合剂治疗;观察肝组织、血清胶原酶活性及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在治疗过程中,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而其肝组织活性胶原酶活性(A),肝组织潜在胶原酶活性(L),A/L 比值及血清胶原酶活性(S)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复方丹参861合剂对已形成的肝纤维化有一定程度的逆转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胶原酶活性升高对沉积胶原的降解有关.
王爱民王宝恩董忠李新民任淑清陈翌阳
关键词:肝纤维化胶原酶活性复方丹参合剂肝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复制水平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入选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157例患者,其中49例为早期肝硬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放射免疫法和酶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层黏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和Ⅳ型胶原,对血清HBVDNA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对49例早期肝硬化患者和108例无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DNA及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无肝硬化的患者,而HBVDNA水平却低于无肝硬化的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和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董忠沈洪张福奎
关键词:DNA肝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