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丽欣

作品数:34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降水
  • 6篇热带
  • 5篇气象
  • 5篇切变
  • 4篇气候
  • 4篇降雪
  • 4篇EOF
  • 3篇气候特征
  • 3篇气象条件
  • 3篇气旋
  • 3篇热带气旋
  • 3篇周期
  • 3篇最大风速
  • 3篇季风
  • 3篇降水量
  • 3篇风速
  • 3篇副热带
  • 3篇垂直切变
  • 3篇大风
  • 2篇东北冷涡

机构

  • 27篇吉林省气象局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大连市气象局
  • 3篇山东省气象局
  • 2篇吉林省气象科...
  • 2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34篇苏丽欣
  • 6篇廉毅
  • 5篇高枞亭
  • 5篇李尚锋
  • 4篇陈长胜
  • 4篇杨旭
  • 3篇王静
  • 3篇王美玉
  • 3篇孙力
  • 2篇余锦华
  • 2篇高庆九
  • 2篇刘实
  • 2篇李嵩
  • 2篇孙钦宏
  • 2篇李嵩
  • 1篇王玉昆
  • 1篇高锋
  • 1篇张仁健
  • 1篇董旭光
  • 1篇吴战平

传媒

  • 8篇气象灾害防御
  • 5篇吉林气象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种热量指数预测方法在热量年型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以逐日热量指数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模型、灰色模型、均生函数模型在吉林省各区域建立逐月热量指数模型。结果显示:三种预测模型的回代平均准确率均在96%以上,外推准确率都在94%以上,各模型均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各个地区的玉米热量指数,其中均生函数是这三种模型中预测效果最好的。
王美玉王冬妮郭春明郭春明苏丽欣
关键词:热量指数玉米均生函数
吉林省日光温室蔬菜冻害预警模型
2023年
本文利用1980—2013年吉林省26个国家气象站气温资料,结合日光温室冻害指标,分析了吉林省冬季日光温室冻害的时空分布和类型特征,通过温室内、外气象要素对比观测试验资料,建立了基于能量平衡且符合吉林省日光温室主要结构的日光温室冻害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对于同一个日光温室,夜间温室内气温的变化与室外气温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日光温室来说,如果管理方式相同,统计模型也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苏丽欣韩亚东韩亚东王美玉
关键词:日光温室冻害预警模型能量平衡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与环境气流切变关系的气候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JTWC(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资料,对1974~2004年5~10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强度和环境风垂直切变进行了趋势特征、振荡周期和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强度以上TC的最大风速和环境风垂直切变在时间上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有利于TC强度的增大;前12 h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对TC强度的发展影响最大。环境风垂直切变在西北太平洋TC最强的年份表现为环境风切变值小,TC发生密集;最弱的年份表现为环境风切变值大,TC发生稀疏。
苏丽欣周锁铨吴战平余锦华
关键词:热带气旋垂直切变最大风速
2009年夏季东北冷涡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相关资料及监测公报、吉林省气温、降水资料等,通过相关、EOF、距平分析方法和东北冷涡定义等,对2009年夏季东北冷涡活动天数、类型等异常及其大气环流异常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沈柏竹孙力廉毅苏丽欣李尚锋
关键词:东北冷涡西风急流
文献传递
吉林省降雪期降雪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特征
根据吉林省46个气象观测站1962-2012年降雪期(11月至翌年3月)逐日降雪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经验正交函数)方法、小波分析方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等气候统计方法,对吉林省近50a来降...
李嵩高庆九王冀苏丽欣
关键词:集中度集中期EOF
文献传递
平原与高山雾凇景观的旅游气象指数预报被引量:9
2016年
雾凇景观是一种重要的天气气候旅游景观,为了更好地开发雾凇旅游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雾凇的时空分布特点,选出峨眉山、庐山、华山、黄山和吉林市五个代表站,统计分析了它们雾凇出现时所满足的气象条件,进而选出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建立雾凇旅游指数,通过检验得出的雾凇旅游指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雾凇预报在冬季旅游资源开发应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周丽贤黄蔚薇章芳苏丽欣
关键词:雾凇旅游气象条件
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初夏副热带季风季内纬向变化的主要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利用美国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定义和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路径划分标准,选取3类路径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各9个典型年,分析5月下旬—6月下旬合成的大气环流演变过程与同期降水距平分布,尝试揭示东亚初夏副热带季风的纬向差异特征。结果表明:3类活动路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在850 hPa风场、500 hPa高度和降水距平分布差异显著。偏西路径表现为波列偏西偏北,850 hPa的南风正距平始终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上空,降水正距平也集中于该区;中间路径代表气候态,为东亚地区初夏副热带季风的主要模态,大槽位置偏东,降水正距平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偏东路径在120°E—180°E和20°N—70°N的区域呈现北负南正的波列,初夏副热带季风活动偏于西太平洋地区,我国东南部沿海与台湾的降水为正异常。2010年以来,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初夏均为非中间路径副热带季风,3类路径的3—5月北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差异也较大。
苏丽欣廉毅廉毅沈柏竹
2008年9月吉林省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MM5V3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8年9月吉林省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预报场及实况场进行一些浅显地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强对流降水过程中,高、低层天气系统有着良好的配合和变化,有利于引导气流配合形势,吉林省中部地区受气压梯度较大的锋区控制,产生量级较大的降水。在良好的水汽条件和层结不稳定条件下,θse和K指数值的变化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热力不稳定条件;而辐合上升运动和正涡度为出现暴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这也是产生此次降水的重要条件。
苏丽欣李尚峰陈长胜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降水量
2008-2019年东亚冬季风强度的预测检验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CN05.1格点温度数据、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扩展重建和海冰密集度资料,开展了2008—2019年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的预测检验,并针对检验结果初步分析了原预测模型不适用的原因。结果表明,由刘实定义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ILiu)与东北冬季温度的反相关关系在近40年依然显著,尤其在冬季风偏强年,ILiu与温度距平的符号一致率高达94.7%;但检验结果显示2008—2019年预测指数与实况一致性较差,初步分析表明由于检验时段原预测因子发生了年代际变化,因子与ILiu的相关关系明显减弱;在调整预测因子的关键区并尝试引入海冰信号后,预测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预测指数与预测因子间相关关系的稳定性是预测结果的保障,近年来海冰减少对东亚冬季气候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邵祺多涂钢苏丽欣苏丽欣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
实际地形下我国长波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
王静华杰苏丽欣董旭光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