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丽东

作品数:33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直肠
  • 5篇解剖学
  • 5篇火棉
  • 5篇火棉胶
  • 4篇断层
  • 4篇断层解剖
  • 4篇阴道
  • 3篇增殖
  • 3篇脂肪
  • 3篇直肠阴道隔
  • 3篇杀伤
  • 3篇失禁
  • 3篇顺铂
  • 3篇尿道
  • 3篇尿失禁
  • 3篇细胞增殖
  • 3篇教学
  • 3篇CHEMER...
  • 2篇血管

机构

  • 30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33篇翟丽东
  • 12篇李云生
  • 7篇李雪梅
  • 7篇袁武
  • 4篇何璐
  • 4篇闫蕴力
  • 3篇蒋常文
  • 3篇刘瑾
  • 3篇马卫东
  • 3篇张平
  • 3篇邵珩
  • 2篇王建
  • 2篇王芳
  • 2篇刘庚辰
  • 2篇张建国
  • 2篇贾科锋
  • 2篇高炜
  • 2篇郑力芬
  • 2篇黄三合
  • 2篇王鹏华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加载对绝经后肥胖的降脂作用
谭念李心乐翟丽东张平
基于脑机融合感知人体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预防跌倒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防跌倒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于脑机融合感知人体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预防跌倒装置,包括脑机融合感知接口,智能护膝、可穿戴系统、平衡模块、支撑模块、控制模块,将输入到人体传感器的外界信息转换(编码)为电信号,通...
杨晓龙万春晓戴甜翟丽东房德磊杨悦同姜承伯武容锐董胜雯韩立
集合优质资源开展系统解剖学线上教学实践被引量:4
2022年
突发的疫情客观上推动了解剖学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经过广泛调研和前期准备,课程组制定了完善的教学方案,集合了当前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开展解剖学线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施方案和步骤交流如下。
王启明翟丽东闫景瑞何璐邵珩韩洁刘大全张平
关键词:解剖学在线教学
基于火棉胶切片图像的男性下尿路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男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发病率高,而现有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具有侵入性,且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为构建男性下尿路非侵入式生物力学检测系统,本文基于正常男性下尿路火棉胶切片图像构建出下尿路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真实排尿环境,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下尿路临床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验证了下尿路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进一步对下尿路变形、应力与尿流速率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男性下尿路模型中膜部括约肌处米塞斯应力与壁面切应力均达到峰值,并且与膀胱压力曲线的峰值在时间上有1 s左右的尿流延迟,模型还原度良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对下尿路梗阻模型膀胱压、尿流率等尿动力学的响应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为非侵入式生物力学检测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周劲松王芳张建国张建国周栾翟丽东
关键词:下尿路有限元流固耦合
脂肪因子Chemerin在炎症和代谢综合征中的双重效应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近年多项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脂肪因子chemerin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目的:综述脂肪因子chemerin在炎症和肥胖、高血压及糖脂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概括脂肪因子chemerin与炎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至2014年Pub Med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脂肪因子chemerin相关的文献,并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与体脂含量、能量代谢、炎症相关,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脂肪因子chemerin在炎症和代谢中的双重作用,它可能成为连接慢性炎症和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一个关键因子。脂肪因子Chemerin在不同的炎症状态下作用不同,可能与其在不同的炎症环境中裂解方式的不同有关,但并没有明确脂肪因子chemerin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中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李雪梅翟丽东
关键词:脂肪因子CHEMERIN炎症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
直肠阴道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为直肠癌切除术,阴道塌陷及影像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5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女性盆腔标本,14例行正中失状切,在体式镜下观察,11例制成250~750μm厚的水平和矢状位火棉胶切片。结果:直肠阴道隔由前后两层组成,前层是Denonvilliers'fascia,后层是直肠固有筋膜。二者紧贴在一起,向上在直肠子宫陷凹处的腹膜折返下方分开,向下在会阴体上方分开,两侧在阴道后外侧分开。Denonvilliers'fascia在不同水平其两侧的止点不同:在宫颈平面止于宫旁组织,在阴道上部止于阴道旁组织,在阴道中部止于盆筋膜腱弓,在阴道下部止于肛提肌出口的外侧。结论:直肠阴道隔由前方的Denonvilliers'fascia和后方的直肠固有筋膜组成。
翟丽东刘瑾袁武刘万祥黄三合何路李云生
关键词:直肠阴道隔火棉胶
有限元分析比较经阴道和经闭孔无张力吊带术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有限元分析比较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吊带术(TOT)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方法:基于1名健康初产妇的静态核磁共振图像,重建其盆腔器官的有限元模型,进行5种工况的模拟,即无损伤、肛提肌损伤、肛提肌+盆筋膜腱弓损伤,以及联合损伤+TOT或TVT。结果:肛提肌和盆筋膜腱弓同时受损时,膀胱在休息期和最大Valsalva期的位移显著增大,分别为13.98 mm和105.20 mm。宫颈末端应变张量增大,阴道前壁应变张量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相比于TOT,TVT对纠正盆底器官的过度活动效果更明显。
时俪周沂刘海英翟丽东
关键词:盆部三维重建压力性尿失禁
Denonvilliers' fascia in wome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fascia propria of the rectum examined by successive slices of celloidin-embedded pelvic viscera
翟丽东李云生袁武何璐刘万祥
顺铂与足叶乙甙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05年
背景与目的:足叶乙甙(etoposide,VP鄄16)为白血病化疗最常用的化疗药之一,其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天然与继发耐药的影响。对一些实体瘤的研究发现顺铂(cisplatin,DDP)与VP鄄16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本研究通过DDP与VP鄄16联合作用杀伤白血病细胞K562,探讨其增强VP鄄16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VP鄄16(0,5μg/ml)与不同浓度DDP(0,0.3,3,15,30μg/ml)联合对K562细胞进行处理。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用药后细胞的存活相对数量,计算VP鄄16和DDP应用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AO/EB双荧光法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半定量RT鄄PCR法和Westernblot检测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Ⅱα、Ⅱβ、Sp1、Sp3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VP鄄16与DDP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两药合用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单独应用DDP可以明显上调TOPOⅡ和Sp1表达(呈浓度依赖,TOPOⅡα、Ⅱβ、Sp1在30μg/mlDDP时比正常对照分别上调36%,25%和75%),并使Sp3的表达降低49%;单用5μg/mlVP鄄16时TOPOⅡ则下调(TOPOⅡα下降72%),TOPOⅡβ和Sp1的表达未受影响,Sp3的表达上调14%。5μg/mlVP鄄16与DDP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使TOPOⅡ和Sp1表达水平升高。TOPOⅡα、Ⅱβ、Sp1在5μg/mlVP鄄16与30μg/mlDDP联合应用时比单用VP鄄16分别上升83%,11%,58%,但低于单独应用DDP的表达水平;而Sp3的表达水平与单独应用DDP比较下调61.3%。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与RT鄄PCR结果相符。结论:DDP在化疗中与VP鄄16发挥协同作用,通过上调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水平,为VP鄄16提供更多的靶酶,使VP鄄16杀伤K562细胞效果明显提高。
马卫东阴梅云蒋常文徐世荣翟丽东郑力芬王彦玲闫蕴力
关键词:转录因子SP1
翼腭窝手术入路的断层与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用改进火棉胶包埋技术,为翼腭窝新型手术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固定成人尸头标本30例,取其前颅底。标本经脱钙、脱水等系列处理,分别行三维连续薄切片,厚度0.25mm。同时对80侧干燥骨进行测量。结果:翼腭窝形态多样,除有三角形外,还有弧形、横置"S"形、楔形、"L"形、哑铃形、短棒状或斜向外上的窄长条形。翼腭窝在中鼻道处内侧壁厚度为(1.95±0.66)mm(左),(1.97±0.74)mm(右)。在中鼻道处上颌窦口后缘至翼腭窝距离(11.25±1.95)mm(左),(11.22±1.96)mm(右)。结论:新型手术入路不经过上颌窦,运用器械从中鼻道深入至翼腭窝的内侧壁深度,打开薄骨板,直接进入翼腭窝,由此处入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术后并发症少。
郑海宁吴樾吕杨波于涌刘庚辰王平李云生翟丽东
关键词:翼腭窝断层解剖学应用解剖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