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元
- 作品数:26 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954-2009年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构成分析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1954-2009年间住院患者甲状腺癌构成方面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头颈科1954--2009年间不同时间段收治的434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结果434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1954--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间甲状腺乳头状癌占同期收治甲状腺癌的比例分别为68.1%、78.3%、81.3%、82.1%和85.8%,呈上升趋势。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桥本氏甲状腺炎例数增多,肿瘤直径≤2cm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未分化癌所占比例呈减少趋势;甲状腺髓样癌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1954--2009年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的构成比有显著变化,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所占比例升高,甲状腺滤泡癌及甲状腺未分化癌所占比例下降,其变化原因可能与检诊水平提高及高碘饮食等因素有关。
- 魏松锋高明钱碧云李亦工张艳程文元郑向前李小龙于洋崔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病理学构成比碘
- 12例涎腺导管癌临床生物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6年10月经我院确诊并行根治手术的涎腺导管癌12例,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涎腺导管...
- 魏松锋高明张艳程文元李亦工郑向前李小龙杨晓勇运新伟
- 关键词:涎腺导管癌手术预后
- 文献传递
- 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研究(附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对治疗的作用。方法 自 1989年 5月至 1997年 10月对我院外科治疗的 48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基础水平降钙素检测 ,并分析其和手术范围的关系。结果 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 3 6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除术 ;8例行甲状腺癌局部广泛切除术 ;4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术。 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 ,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者 2 0例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阳性者 4例 ,淋巴结转移率为2 0 %。基础水平降钙素升高者 2 8例 ,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阳性者 2 7例 ,淋巴结转移率 96.4%。结论 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升高时 ,应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时临床上无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 ,可暂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 ,术后紧密随访 ,并予以基础水平降钙素监测。
- 程文元徐本义李树玲
- 关键词:降钙素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
- nm23-H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增生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m23-H1的表达情况。结果:(1)nm23-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阳性率为62.7%,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1或P<0.05)。(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m23-H1在Ⅰ型、Ⅱ型、Ⅲ型间及包膜内型、腺内型、腺外型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3)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54.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5.0%),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nm23-H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检测mn23-H1可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潜能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 王旭东程文元高明刘经祖
- 关键词:乳头状癌甲状腺肿瘤淋巴转移瘤NM23-H1基因
- 罂粟碱在颈动脉切除术术中、术后应用的经验
- 2000年
- 颈动脉切除术手术难度大,手术危险性高,术后合并症多。罂粟碱系脑血管扩张药,是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低脑血管阻力。笔者将其应用于术中治疗及预防术后发生脑缺血,效果理想。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我院头颈科1996年10月至1999年10月行颈动脉手术患者中4例,其中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各2例。年龄32~58岁,男性3例,女性1例。 1.2 用药方法 一般于阻断颈总动脉前给以罂粟碱静脉点滴,剂量为1~4 mg/min(每500ml液体加入罂粟碱30~60mg,每分钟30~60滴)。术后为防止脑血管痉挛。
- 高明刘经祖丁溥训徐本义王彤军程文元王旭东
- 关键词:颈动脉切除术罂粟碱围手术期应用
- 140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1401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应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病理特征方面,PTMC男女性别比约1:3.4,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x2=14.587,P〈0.01)、性别(X2=21.636,P〈0.01)、原发灶数目(X2=35.505,P〈0.01)、肿瘤最大直径(X2=58.868,P〈0.01)、肿瘤位置(x2=8.385,P〈0.05)及被膜外腺外侵犯(X2=26.481,P〈0.01)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处于甲状腺下极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m、被膜外腺外侵犯及双侧多发癌灶为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具备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in、腺外侵犯及双侧甲状腺受累等特征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彭琛魏松锋郑向前于洋张艳程文元高明
- 关键词: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淋巴结转移
- 术前颞浅动脉插管化疗T3、T4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期临床疗效探讨
- 目的:探讨术前颞浅动脉插管化疗T、T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总结21例可评价近期疗效的T、T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前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病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3例,颌骨肉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余14例为鳞状细胞癌。结...
- 程文元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颈部非甲状腺疾病肿物分析及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
- 高明李勇于洋牛云张利颖李亦工程文元张艳李小龙
- 该组对颈部非甲状腺肿物疾病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和总结,采用了单中心的研究方式,所得结果为首次对本地区的相关专科病例进行的归纳,总结出颈部非甲状腺肿物疾病发生及分布等临床特点,使宝贵的临床资料成为可以用于提示临床工作的规律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部数学模型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42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4年-2006年收治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42例,22例行原发灶完整切除+患侧侧颈或区域颈淋巴结清扫,其中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13例行原发灶扩大切除;姑息切除术7例,其中2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后行根治性局部放疗37例,剂量为60-75Gy。结果:患者总的半年生存率为52.3%(22/42),1年生存率为28.6%(12/42),2年生存率为19.0%(8/42),中位生存期为10.1个月。结论: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早期发现并进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并辅以足量放疗,能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
- 杨晓勇杨力珍程文元张艳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鳞状细胞预后
- 86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体会
- 目的:分析86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自1956年11月-2006年5月共诊治头颈部副神经节瘤86例,其中颈动脉体瘤79例,迷走神经体瘤6例,喉副神经节瘤1例。结果:86例中男性38 例,...
- 张艳李树玲刘经组葛正津徐本义丁浦训杨力珍张仑高明程文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