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明

作品数:137 被引量:958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9篇甲状腺
  • 57篇肿瘤
  • 41篇乳头
  • 41篇乳头状
  • 36篇腺癌
  • 34篇乳头状癌
  • 34篇腺肿瘤
  • 32篇甲状腺癌
  • 31篇甲状腺肿
  • 29篇甲状腺肿瘤
  • 26篇甲状腺乳头状...
  • 19篇外科
  • 19篇淋巴
  • 18篇淋巴结
  • 16篇切除
  • 14篇生物学
  • 14篇基因
  • 13篇动脉
  • 12篇分化
  • 11篇诊治

机构

  • 13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教育部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泰兴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肿瘤防...
  • 1篇天津市内分泌...
  • 1篇天津港口医院

作者

  • 135篇高明
  • 55篇于洋
  • 43篇郑向前
  • 39篇魏松锋
  • 30篇李亦工
  • 23篇张艳
  • 21篇李小龙
  • 17篇程文元
  • 13篇徐本义
  • 13篇李树玲
  • 12篇赵敬柱
  • 10篇赵静
  • 9篇运新伟
  • 8篇刘经祖
  • 8篇夏婷婷
  • 7篇董莉
  • 6篇刘友忠
  • 6篇冯影
  • 5篇高松源
  • 5篇林琳

传媒

  • 27篇中国肿瘤临床
  • 2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0篇中华耳鼻咽喉...
  • 8篇现代肿瘤医学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肿瘤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2007亚太...
  • 2篇第六届全国甲...
  • 2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19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LH1R217C/BRAFV600E突变型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FPTC)永生化细胞系,为研究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FNMTC)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取FPTC患者的肿瘤标本,采用消化法分离原代细胞。使用改良的DMEM/F12培养基,添加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氢化可的松等进行培养。在原代细胞早期分2种方式导入外源基因SV40T/TERT用于诱导永生化。利用RT-PCR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球蛋白(T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钠/碘共同转运体(NIS)等基因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PO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蛋白的表达。提取该患者外周血DNA,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提取细胞基因组PCR扩增后测序,进行突变基因的检测。结果分离的FPTC原代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贴壁生长;细胞生长6个月,转染SV40T组(标记为FPTC-S)传代至p26,FPTC细胞传代至p23,转染SV40T+h TERT组(标记为FPTC-ST)传代至p19,细胞增殖能力较好;FPTC-S与FPTC-ST细胞均能够在基因水平稳定表达TPO、TG与TSHR;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LH1 R217C胚系突变;原代细胞存在BRAF V600E突变;原代细胞及永生化的细胞系中均存在MLH1 R217基因突变。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FPTC永生化细胞系,且该细胞系中存在MLH1 R217C及BRAF V600E突变,该细胞系将为研究以上突变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提供研究模型。
郝伟静于洋王青松赵丽叶艳董莉李健森孟祥睿运新伟高明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永生化细胞系MLH1BRA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侵袭相关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GFAP、NT-3、Trk及NCAM在腺样囊性癌(A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CC嗜神经侵袭可能的分子机制,分析4种蛋白表达与临床各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4例ACC标本中侵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分析4种蛋白在ACC有无嗜神经侵袭组间和临床各因素组间的表达差异。结果:瘤细胞GFAP、NT-3、Trk的过表达和NCAM的低表达在有无嗜神经侵袭和病理分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T-3和Trk的过表达在有无复发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T-3的过表达在有无切缘浸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GFAP、NT-3和Trk的表达与ACC嗜神经侵袭呈正相关,β分别为2.097、1.871和3.194,P均<0.05;GFAP表达与ACC病理分型呈负相关,β=-1.216,P=0.021。ACC组织中神经组织NCAM的表达高于周围侵袭的肿瘤细胞。结论:瘤细胞过表达GFAP、NT-3和Trk可能共同参与了ACC嗜神经侵袭的过程,低表达NACM对ACC的嗜神经侵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李亦工赵昆高明
关键词:涎腺肿瘤肿瘤浸润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伴侧颈淋巴结(Ⅱ~Ⅴ区)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探讨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TMC 286例,其中病理证实存在Ⅱ-Ⅴ区淋巴结转移者35例,并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比例为1:2.9,平均年龄45.7岁。18例(51.4%)患者以侧颈部肿物就诊。14例(40.0%)患者伴发桥本氏甲状腺炎。10例(28.6%)原发灶侵出甲状腺腺叶。多灶性(40.0%)及癌灶位于甲状腺上极的比例(54.3%)均高于同期不伴侧颈淋巴结转移的PTMC(P<0.05)。1例患者就诊时发现肺转移。侧颈淋巴结转移Ⅳ区最常见,其次为Ⅲ区、Ⅱ区,Ⅴ区最少见。11例患者Ⅵ区未见转移而侧颈出现淋巴结转移。随访发现1例患侧颈部淋巴结复发,2例对侧颈部出现淋巴结转移,1例肺转移,1例患侧颈部淋巴结复发且对侧甲状腺发现新发癌灶。结论:此类患者多数以颈部肿物就诊,因甲状腺原发灶隐匿,容易误诊。与同期不伴侧颈淋巴结转移PTMC者性别、年龄、伴发桥本氏甲状腺炎及腺外侵犯率差异不明显。多灶性及癌灶位于甲状腺上极可能是PTMC出现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复发率高,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并应加强随访力度。
夏婷婷赵静于洋郑向前魏松锋刘友忠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髓样癌外科处理与基因筛查原则探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治疗结果,探讨甲状腺髓样癌原发灶个体化治疗的最佳术式及基因筛查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91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统计不同类型患者甲状腺叶发病情况,对部分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家系进行基因筛查。结果:91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遗传型10例,其中6例初始病变为双侧,4例初始病变为单侧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已有3例对侧腺叶发现癌瘤,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双侧腺叶受累比例高达90%。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81例,其中初始病变累及双侧腺叶者11例,余70例初始病变为单侧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后随访4例患者对侧腺叶发现癌瘤,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双侧腺叶受累比例为18.5%。行基因筛查检测出RET突变基因携带者3人。结论: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家系成员应行基因筛查,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和双侧发病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应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对无明确家族史、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单侧病变的患者可行单侧腺叶加峡叶切除术。
于洋高明冯影郑向前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手术甲状腺切除RET原癌基因基因筛查
计划性颈动脉切除42例临床总结
目的总结42例头颈部肿瘤累及颈动脉患者行计划性颈动脉切除的诊治情况。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肿瘤医院自1964年10月-2008年4月计划性颈动脉切除42例,其中颈动脉体瘤或迷走神经体瘤34例(恶性9例),颈动脉瘤6例...
张艳李树玲葛正津徐本义张伦高明程文元
关键词:颈动脉切除
文献传递
3125例颈部非甲状腺肿物疾病多重分析
2007年
目的:对颈部非甲状腺肿物(Non-Thyrogenous Masses of the Neck,NTMN)进行新分区、大样本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总结。方法:选取相关病例3125例,首先进行NTMN的构成比例总结;其次分析研究新近的国际分区中各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而分析总结NTMN疾病的性别、年龄等相关临床特征,对颈部隐源性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 Metastatic Carcinoma,UPCMC),多发结节型NTMN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非甲状腺肿物疾病68类。转移性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性疾病的63.3%,原发灶在锁骨以上部位的转移癌占原发灶明确的转移癌的62.3%。在各分区中NTMN都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布特征,如Ⅲ区23类疾病中,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癌最多见。UPCMC占转移癌的12.3%。多发结节型NTMN主要由恶性淋巴瘤、各类转移癌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构成。结核性淋巴结炎中无结核中毒症状者占77.1%。结论:NTMN疾病构成复杂,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困难,构成比例部分地支持了"80%规律",在各分区中均具有较为独特的疾病分布情况。而对于性别年龄比例、UPCMC、多发结节型NTMN、恶性淋巴瘤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内容的总结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本地区NTMN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可以在多个层面为临床工作提供数据结论支持。
高明李勇于洋李亦工程文元张艳李小龙
关键词:颈部肿物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首诊于我院的2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模...
赵敬柱高明李亦工于洋张艳程文元杨力珍潘毅赵文川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文献传递
甲状腺恶性肿瘤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甲状腺癌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外科技术、肿瘤治疗方法均不断提高,为早期甲状腺癌的诊断以及晚期甲状腺癌的治疗带来了福音[1].目前甲状腺癌的治疗已经由最早的单纯手术切除逐渐过渡到外科手术、内分泌抑制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甚至靶向治疗相结合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尽管如此,外科治疗仍占甲状腺癌治疗的较高权重,外科理念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国甲状腺外科的规范化治疗上,而外科技术及器械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甲状腺癌治疗的效果.同时一些新的分子靶向药物也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孕育而生,为不能进行外科手术的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内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郑向前董莉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恶性肿瘤肿瘤治疗方法晚期甲状腺癌外科技术单纯手术切除分子靶向药物
低分化甲状腺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诊疗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分化甲状腺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恰当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5例低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选择同期收治的148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结果:35例低分化甲状腺癌患者与148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大小(P=0.005)、血管侵犯(P=0.001)、临床TNM分期(P=0.002)和复发(P=0.00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血管侵犯的12例低分化甲状腺癌患者中,4例有血管内癌栓,2例发生肺转移,1例发生肝转移和骨转移。35例低分化甲状腺癌患者与148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单发还是多发、食管侵犯、喉返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初次就诊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化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T分期和TNM分期均较高,血管侵犯明显,易于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通过术前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以及B超引导下的临床分期和风险评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在治疗上应采取个体化、功能性和多学科的积极治疗措施,以改善低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
赵翠李小龙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低分化预后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生物学特性,探讨更加合理的微小癌外科处理原则。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记录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83例,按国际最新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分型,统计分析其中微小癌的发生率、性别比例、好发年龄、颈淋巴结转移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规律等临床生物学特性。结果:所有病例中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10例,发生率为28.7%。微小癌可同时合并其他组织学变型,其中硬化型最常见,发生率为20.9%;侵袭转移能力较高的高细胞型占3.6%。微小癌在性别及年龄分布上与总体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74.7%,而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0.0%,低于总体淋巴结转移率(P<0.05)。在所有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90.9%的病例出现Ⅵ区淋巴结转移,仅2例为跨越Ⅵ区直接转移至其它区域。此外所有病例中远处转移(肺)1例,微小癌未见远处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较乳头状癌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低,但亦可合并有高侵袭性组织学变型,可在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因此不可全部按照Ⅰ期甲状腺癌处理。90.9%微小癌的淋巴结转移是以Ⅵ区为第一站。此区淋巴结阳性,具有指导术式选择的作用。
李小龙高明郑向前于洋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生物学特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