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虎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辨证论治
- 通常把精神疾患概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二大类,前者是指广义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后者乃指一些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未发现明显的脑部形态结构学病损的疾患。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进展,请如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生物学的突破,所谓的功能性精神病...
- 周志良王轶虎
- 关键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症状社会心理应激原发疾病
-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中青年SCH患者疗效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 2023年
-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首发中青年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本院精神科100例应用阿立哌唑治疗的首发中青年SCH患者,依据治疗3个月后临床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疗效不良组。统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疗效影响因素,并依据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以患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各个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对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100例首发中青年SCH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良好患者83例,占83.00%;疗效不良患者17例,占17.00%。两组病程、婚姻状态、饮酒、吸烟、糖尿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饮酒、吸烟、糖尿病均为患者疗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婚姻状态并非患者疗效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病程、饮酒、吸烟、糖尿病用于患者疗效预测均有一定价值;应用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标准误差为0.037,P<0.001,95%CI为0.795~0.939,取最佳界值点时,预测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77.11%。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中青年SCH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程、饮酒、吸烟、糖尿病,应用上述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患者疗效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 王晶王轶虎冯敏
- 关键词:阿立哌唑中青年精神分裂症
-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辨证论治被引量:1
- 2008年
- 吴金根周志良王轶虎
- 关键词:器质性精神障碍辨证论治
- 住院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18年1—11月在该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36例临床资料,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无攻击行为组196例和攻击行为组140例,比较分析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偏小、阳性症状重、与父亲关系偏差、父母有酗酒史及有家暴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部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攻击行为,阳性症状重、父亲关系偏差、父母有酗酒史及家暴史是引起攻击行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采取针对性措施.
- 李素荣王轶虎
- 关键词:住院精神分裂症
- 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5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与单药组28例,双盲对照治疗2周,联合用药组使用丙戊酸钠(0.2~0.6g.d-1)联合利培酮(2~5mg.d-1)口服治疗;单药组单用利培酮(2~5 mg.d-1)口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第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分并分析。[结果]第1、第2周末,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83.33%)、BRPS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单药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疗效显著,能更好、更快地控制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 王轶虎任列朱建丰
- 关键词:痴呆丙戊酸钠利培酮
- 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PSQI评分、PANSS评分、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入睡时间得分比观察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精神病理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阳性因子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ES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状态,促进预后,利于其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 王轶虎崔力军潘鑫陶百平
- 关键词:乌灵胶囊奥氮平精神分裂症睡眠质量安全性
- 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知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各分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各维度评分及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恢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 李素荣王轶虎
-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干预自知力生活质量
- 箱庭疗法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箱庭疗法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D例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康复教育训练,观察组使用康复教育训练联合箱庭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孤独症儿童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CYBOCS-ASD)和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ARS评分、RBS-R评分、CYBOCS-ASD评分、AB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6、0.12、0.21、0.65,P均>0.05);经箱庭疗法治疗后,两组患儿CARS评分、RBS-R评分、CYBOCS-ASD评分、ABC评分均呈下降趋势(t分别=18.08、10.12、18.82、19.26;10.43、10.01、7.31、3.34,P均<0.05),观察组CARS评分、RBS-R评分、CYBOCS-ASD评分、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2、8.32、7.18、13.43,P均<0.05)。结论箱庭疗法可通过改善患儿重复刻板行为有效治疗ASD。
- 梅利峰王轶虎冯敏庞士慧
-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箱庭疗法
- 关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辨证论治
- 通常把精神疾患概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二大类,前者是指广义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后者乃指一生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未能发现明显的脑部形态结构学病损的疾患。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进展, 诸如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生物学的突破,可谓的功能性精...
- 周志良王轶虎
- 关键词:器质性精神障碍原发疾病精神症状精神病性症状
- 基于时效性激励下中医情志管理的应用管理与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基于时效性激励下中医情志管理的应用管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心理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安排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进行基于时效性激励下中医情志管理。对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SAS评分、SDS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变化(疾病控制评分)及依从性变化(管理依从性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管理前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疾病控制评分及管理依从性评分和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管理前对照组疾病控制评分及管理依从性评分和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对照组疾病控制评分及管理依从性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基于时效性激励下中医情志管理不仅有助于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心理状态,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依从性。
- 王晶庞士慧王轶虎
- 关键词:心理状态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