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自勇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动脉成像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7篇冠状动脉成像
  • 5篇血管
  • 4篇图像
  • 4篇图像质量
  • 4篇冠状血管
  • 4篇管电压
  • 2篇低剂量扫描
  • 2篇心率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伪影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扫描技...
  • 1篇动脉栓塞

机构

  • 11篇合肥市第一人...
  • 3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胡永胜
  • 14篇王自勇
  • 13篇何新华
  • 10篇杨越
  • 7篇付璇
  • 7篇费长军
  • 6篇王劲武
  • 5篇胡鹏程
  • 4篇巢惠民
  • 3篇王慧
  • 3篇孔祥旭
  • 3篇慕鹏
  • 2篇范艳
  • 2篇杨会军
  • 1篇高斌
  • 1篇什璇
  • 1篇仝莉
  • 1篇冀舒文
  • 1篇徐宁
  • 1篇李云霞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对诊断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常规MRI扫描通过结合DWI、PWI、TDC、MRS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病例,其治疗前常规MRI信号特点与DWI、PWI、TDC和MRS的表现。结果: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灶周中度水肿,增强后大多呈均匀强化,顶叶病灶可见"压迹征",病变累及胼胝体时呈"蝴蝶征";DWI多呈均匀高信号,ADC值与对侧正常脑实质相比明显降低;PWI示rCBV呈等或等低灌注,与正常脑白质灌注相似,多呈黄绿或蓝色;TDC负性增强上升支与下降支基本对称,信号强度回复前出现一小的再下降波形,增强后基线水平较增强前基线水平呈缓慢上升;MRS示Cho峰明显升高,病灶内NAA中度、Cr峰轻度降低,可见Lip峰、Cho/Cr、Lip/Cr、Lac/Cr均明显升高,NAA/Cr明显降低。结论: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常规MRI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联合应用DWI、ADC、PWI、TDC和MRS表现可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王自勇胡永胜何新华巢惠民王劲武
关键词:淋巴瘤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
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模式下辐射剂量的测量
目的:探讨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模式辐射剂量的显示与实际测量问题,合理选择扫描参数.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DSCT(Somatom Definition,Siemens)设备,美国INOVISION公司32cm标准CT...
胡永胜何新华王自勇杨越胡鹏程慕鹏孔祥旭费长军
低剂量颅脑CT扫描技术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低管电流成人颅脑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 Ultra8层螺旋CT机,选取头颅CT扫描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100例A组以120kVp、250mA...
马佳佳胡永胜王自勇徐宁杨会军
关键词:头颅CT低剂量扫描
优化扫描方案减轻双排螺旋CT颅底伪影的研究
2014年
目的优化扫描方案,减少颅底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方法双排螺旋CT头颅平扫病例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B组采用常规序列扫描,A组层厚为8 mm(4.0 mm×2),B组层厚为4 mm(4.0 mm×2)。C组采用2段螺旋扫描程序,扫描参数为颅底3 mm(1.5 mm×2)+颅脑幕上5 mm(2.5 mm×2)。观察和评价后、中颅窝图像有无伪影、伪影形态、位置、严重程度等。结果除A组1例外,A、B两组后颅窝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状伪影和交叉伪影,中颅窝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伪影。B组Ⅱ级伪影的总数多于A组(29/16),Ш级伪影2例,显示B组4 mm层厚不能减轻颅底伪影,且有加重伪影程度的可能。C组中部分病例后颅窝、中颅窝未见明显伪影,Ⅱ级伪影的例数为5例。与A、B组比较,C组可显著减轻颅底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3 mm(1.5 mm×2)+颅脑幕上5 mm(2.5 mm×2)螺旋扫描法,可显著减轻颅底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底组织结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何新华胡永胜杨越胡鹏程王自勇付璇慕鹏
关键词:伪影颅底
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对胸部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 V)技术在胸部CT平扫中降低辐射剂量和减少图像伪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10例胸部CT平扫患者按扫描时间分为A、B、C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开启智能毫安技术(CARE Dose 4D)模式,A组采用120 k V、B组采用100 k V、C组采用CARE k V技术。使用PACS工作站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测量胸廓入口层面脊柱旁肌肉、肺动脉干层面及右下肺静脉层面的降主动脉CT值、噪声等,记录扫描参数等。对组间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扫描时自动选择管电压及管电流,其中包括13例100 k V、47例120 k V、10例140 k V。B组与A组比较,有效毫安秒(the effective m As)、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吸收剂量(ED)分别降低10.35%、46.69%、46.26%;C组与A组比较,分别降低35.08%、35.34%、33.48%,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廓入口层面组间两两比较,C组和A组间的噪声(SD)、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和B组比较,C组的SD显著低于B组,而SNR和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条状伪影及伪影严重程度明显少于(轻于)A组和B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低剂量B组。中下肺层面图像质量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 k V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体型和解剖部位自动地选择管电压和调整管电流,提高工作效率,在显著降低胸部CT平扫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胸廓入口层面的噪声,减少图像伪影,改善图像质量。
何新华胡永胜杨越王自勇胡鹏程王劲武付璇孔祥旭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胸部伪影
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及肺灌注技术在肺动脉栓塞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PCTA)及肺灌注技术(DE-PBV)在肺动脉栓塞(PE)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8例临床拟诊PE者行Definition双源CT DE-PCTA及DE-PBV,其中男12...
何新华胡永胜王自勇杨越胡鹏程
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及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32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和常规管电压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增强扫描,检查前不使用p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按患者扫描时的平均心率对低管电压组201例进行分组,≤59次/rain为A组(50例),60—69次/min为B组(64例),70~91次/min为C组(62例),≥91次/min为D组(25例)。对照组(管电压120kVp)为E组(122例)。评价各组的最佳重建时相图像,记录各组的增强扫描序列的螺距、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a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值,比较各组患者的扫描螺距、图像质量评分和辐射剂量值等,分析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A—D4组螺距分别为(0.24±0.03)、(0.29±0.04)、(0.33±0.05)、(0.3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7,P〈0.05);A—E5组CTDI“值分另0为(21.59±7.97)、(20.24±6.03)、(18.23±7.55)、(18.14±5.75)、(38.62±16.21)mGy(F=85.16,P〈0.05);E值分别为(5.31±2.18)、(4.85±1.70)、(4.49±1.86)、(4.37±1.50)、(8.75±4.07)mSv(F=44.83,P〈0.05);图像评分分别为(4.65±O.46)、(4.55±0.53)、(4.55±0.53)、(4.47±0.72)、(4.66±0.44)分(F=1.89,P〉0.05)。结论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技术冠状动脉成像在不控制心率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在自动心电门控剂量窗时,中低心率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较小,高心率可使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但获得优质图像质量的可能性减小。
胡永胜何新华王自勇杨越付璇巢惠民冀舒文仝莉李云霞
关键词:心率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胡永胜何新华王自勇付璇杨越高斌巢惠民王劲武费长军范艳杨会军
该项目利用CT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双源CT设备为平台,从扫描参数的选择入手,综合应用相关低辐射剂量技术(主要是降低管电压和参考毫安秒),对模型进行基础性实验研究,对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研究。通过模型扫描研...
关键词: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
三期双流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三期双流注射方案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的8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两期连续注射造影剂法(对比剂总量60~70ml),B组采用三期双流注射造影剂法(对比剂总量45mL),将患者的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患者图像各部位的CT值以及噪声值(SD),收集两组图像的容积重建(V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主观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结果:B组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右椎动脉、左颈内静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中动脉的CT值高于A组;B组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右椎动脉、左颈内静脉、右大脑中动脉以及左大脑中动脉的SD值低于A组;B组VR以及MIP主观评分均大于A组。结论:三期双流注射方案可减少头颈部CT血管造影对比剂剂量,降低静脉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杨越何新华胡永胜王自勇
关键词:图像质量
中低心率患者在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中低心率对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85例体质量指数(BMI)为17.51~30.00kg/m2、心率在91次/min(bpm)以下的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源CT低管电压(100kVp)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增强扫描,检查前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按患者扫描时的心率进行分组,≤59bpm为A组(27例),60—69bpm为B组(29例),/〉70bpm为C组(29例)。评价各组的最佳重建时相图像,记录各组的增强扫描序列的螺距、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值。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扫描螺距、图像质量评分和辐射剂量值等。分析心率对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A、B、C组螺距分别为0.241±0.025、0.286±0.034、0.335±0.036;3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8±0.26)、(4.66±0.56)、(4.70±0.46)分;CTDIvol值分别为(18.06±5.16)、(19.62±7.15)和(17.50±7.13)mGy,ED值分别为(4.23±1.16)、(4.59±1.75)、(4.12±1.39)mSv。3组的螺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00,P=0.00);3组间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3,P=0.59);3组间CTDIv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P=0.44),ED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0.86,P=0.43)。结论中低心率对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影响很小,在自动心电门控剂量窗时,对辐射剂量的影响也很小。
胡永胜何新华付璇王自勇王慧陈昊费长军王劲武
关键词:冠状血管X线计算机心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