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类型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行介入封堵术近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以偏头痛为主要症状并确诊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共65例,其中先兆性偏头痛患者36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17例,慢性偏头痛患者12例,术前详细收集一般资料,均行介入封堵术,于封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超声心电图、心电图,记录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 (HIT-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估患者头痛缓解程度。结果 65例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治疗后HIT-6评分、VAS评分、MID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HIT-6评分、VAS评分、MIDAS评分之间差异,结果发现先兆性偏头痛组在VAS评分、MIDAS评分上明显低于慢性偏头痛(P<0.05),即先兆性偏头痛组头痛缓解程度最为明显,其次是无先兆性偏头痛,最后是慢性偏头痛。结论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成功率高,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相较于其他类型偏头痛更能从中显著获益。
- 黄嘉伟王琼涛李鹏飞
-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偏头痛介入封堵术
- 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王琼涛陶海燕陈丽霞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研究
- 李睿黄从刚何荣华邹永光冯爱桥刘红燕李朋戚丽饶国涛程俊王琼涛王书文左慧萍陈丽霞杨海珍曾柏华
- AMI早发日益增多与促发因素聚集性增多有关,运用心肌缺血叠加效应可以解释非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As)两类患者AMI的发生和发展。该研究总结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青年人发生AMI时,少有先兆,起病急,往往首次...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冠心病防治
- 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在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107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华法林治疗。统计两组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能降低血栓栓塞风险,出血风险并未叠加,保证了用药安全性。
- 陈硕何荣华邱俊英饶国涛王琼涛鲁志科张进锋李鹏飞
- 关键词:心房纤颤阿司匹林华法林
- 125例非职业人群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救治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总结硫酸二甲酯意外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25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125例中,男91例,女3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岁,平均年龄23.6岁;接触硫酸二甲酯12h内发病者109例(占87.2%)。在12h后发病者16例(占12.8%)。125例患者住院时间最短3d,最长25d,平均8.3d,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潜伏期越短症状越重;应早期给予积极抗炎、抗水肿等综合治疗。
- 余锂镭江洪王琼涛彭清臻
- 关键词:急性中毒硫酸二甲酯
- 不同药物在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年-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12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3例)。对照组中患者均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以及冠心病治疗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以及冠心病症状均显著改善。
- 陈硕何荣华鲁志科张进锋李鹏飞邱俊英王琼涛饶国涛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氨氯地平冠心病高血压疗效
- 急性重症心肌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37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心肌炎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对37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中,有低热、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8例,胸闷、气促8例,胸痛5例,心慌10例,恶心、呕吐8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酷似下壁心肌梗死8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前壁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壁+下壁心肌梗死2例。结论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及时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认真鉴别,以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 王琼涛金秀杨海珍
- 关键词:心肌炎误诊急性心肌梗死
- 28例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对28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呈多种形态上抬,且不断演变。28例患者均有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T段上抬幅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的痉挛可能是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基础,心绞痛发作时ST段形态不断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琼涛张爱英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ST段抬高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造影分析变异型心绞痛
-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2%,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替普酶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张进锋何荣华卢宏琪王琼涛饶国涛邱俊英鲁志科李鹏飞
- 关键词:阿替普酶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安全性
- 8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被引量:3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骤停(CPA)患者院前急救程序和措施,分析影响救治成功率的因素,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由我市120急救中心接诊的87例AMI并CPA患者的院前急救资料。结果:本组救治成功率为16.1%。院前救治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的心肺复苏、年龄、早期气管插管、及时电击除颤等(P<0.05)。结论:急救常识的普及、完善的急救网络配置、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流程和规范化救治措施,可提高AMI并CPA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王琼涛彭清臻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心脏骤停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