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志科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动脉
  • 3篇血压
  • 3篇高血压
  • 2篇心病
  • 2篇心房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
  • 2篇他汀
  • 2篇老年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2篇安全性
  • 2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1篇孝感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鲁志科
  • 4篇邱俊英
  • 4篇何荣华
  • 4篇孙榕
  • 3篇饶国涛
  • 3篇王琼涛
  • 1篇李朋
  • 1篇涂雪松
  • 1篇邹永光
  • 1篇胡利霞
  • 1篇程俊
  • 1篇李学军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螺内酯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螺内酯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螺内酯组、中剂量螺内酯组和大剂量螺内酯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螺内酯组加用10mg螺内酯,中剂量螺内酯组加用20mg螺内酯,大剂量螺内酯组加用40mg螺内酯。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纽约心脏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Ⅲnitrogen terminal peptide,PⅢNP)、6min步行距离及临床疗效。结果中剂量螺内酯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NT-proBNP、cTnT、hs-CRP、TNF-α、PⅢ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小剂量螺内酯组、中剂量螺内酯组及大剂量螺内酯组NT-proBNP、hs-CRP、TNF-α、PⅢNP水平水平低于对照组,中剂量螺内酯组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中剂量螺内酯组NT-proBNP、hs-CRP、TNF-α及PⅢNP水平低于小剂量螺内酯组和大剂量螺内酯组(P<0.05);4组LVEF值、6min步行距离大于治疗前,LVESD值、LVEDD值、NYHA心功能分级小于治疗前;小剂量螺内酯组、中剂量螺内酯组及大剂量螺内酯组LVEF值、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小于对照组,中剂量螺内酯组LVEDD值小于对照组,中剂量螺内酯组NYHA心功能分级小于小剂量螺内酯组和大剂量螺内酯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小剂量螺内酯组和大剂量螺内酯组(P<0.05
鲁志科孙榕
关键词:心力衰竭螺内酯心室重构
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在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107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华法林治疗。统计两组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能降低血栓栓塞风险,出血风险并未叠加,保证了用药安全性。
陈硕何荣华邱俊英饶国涛王琼涛鲁志科张进锋李鹏飞
关键词:心房纤颤阿司匹林华法林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校正的TTMI帧数观察冠脉血流速度以及远端血流灌注情况,并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冠脉慢血流组50例,冠脉血流正常者50例,均排除既往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或其他类型心脏病,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特点、基本情况及临床生化指标,并将其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脉慢血流患者常以心绞痛为首发,其发病与吸烟、血小板计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血尿酸水平、C-反应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餐后2h血糖、血脂异常等因素相关。结论吸烟、血尿酸水平、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餐后2h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粥样王畦块等可能导致冠状动脉慢血流。
邱俊英邹永光鲁志科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病因分析
临时起搏器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使用临时起搏器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例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随访时间0.5~1年,均恢复良好。结论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并采取包括强心、营养心肌、免疫调节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安全渡过急性危险期,改善预后。
程俊何荣华李朋鲁志科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人工心脏起搏器
白细胞介素-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监测患者入院时及术后lh的心电图,并计算ST段回降幅度.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分级≤Ⅱ级)和再灌注组(TIMI血流分级>Ⅱ级),分别为29例和61例.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术后24 h及48 h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76.05± 17.62)pg/ml及(114.82±34.69)pg/ml,均明显高于再灌注组的(51.74±15.98)pg/ml及(47.53±13.47)pg/ml(P均<0.05),且无复流组术后48 h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术后24 h水平(P<0.05),而再灌注组术后48 h血清IL-17水平低于术后24 h水平(P>0.05);无复流组中心电图ST段迅速回降(STR≥50%)的病例数(7例)明显少于再灌注组(49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水平及患者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影响心肌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17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介入术后IL-17水平,尤其是术后48 h水平,可作为诊断心肌无复流的一个评价指标.
鲁志科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无复流
不同药物在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分析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4年-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12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3例)。对照组中患者均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以及冠心病治疗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冠心病治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以及冠心病症状均显著改善。
陈硕何荣华鲁志科张进锋李鹏飞邱俊英王琼涛饶国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片氨氯地平冠心病高血压疗效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 Toll样受体4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对其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Toll样受体(TLR)4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作为对照组;7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浆置换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IL-18、TLR4及肝功能水平。结果在治疗前,2组患者的TNF-α、IL-1β、IL-18、TLR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组患者的TNF-α、IL-1β、IL-18、TLR4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2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ALT、AS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的ALT、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肝炎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能够降低TNF-α、IL-1β、IL-18、TLR4的水平,减少因单一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涂雪松胡利霞鲁志科李学军
关键词:肝炎阿托伐他汀血浆置换
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心功能及房颤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心功能及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133例,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三组。血压控制理想组(A组):收缩压(SBP)≤130mm—Hg且舒张压(DBP)≤80mmHg);血压控制不良组(B组):130mmHg〈sBP〈140mmHg且DBP〈90mm—Hg或SBP〈140mmHg且80mmHg%DBP%90mmHg;血压控制差组(C组):SBP≥140mmHg或DBP≥90mmHg。比较三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和A峰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FE)及房颤发生率。【结果】治疗前:C组LAD、LVMI最大,且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E/A、LVEF最小,但仅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治疗18个月后,B组和c组LAD、LVMI均大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LAD、I。VMI与B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E/A最小,且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LVEF最小,仅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证实C组房颤发生率最高,为14.70.6(5/34),明显高于A组2.0%(1/51)和B组4.9%(2/41)(P〈0.05),而A纽和B组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不仅损伤心室功能,还增加房颤发生率。
鲁志科孙榕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测定心房颤动
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前后颈、股动脉弹性改善程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降压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颈、股动脉弹性改善程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9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90天的降压治疗,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vascular echo tracking Technology,ET)检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颈、股动脉弹性参数(β、Ep、AC、PWVβ),分析治疗前后各弹性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降压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颈、股动脉β、Ep、PWVβ值减低,AC值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颈、股动脉各弹性参数(β、Ep、AC、PWVβ)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降压治疗使患者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弹性得到显著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药物治疗降压达标后颈动脉与股动脉弹性改善程度一致。ET技术可直观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变化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鲁志科孙榕
关键词:颈动脉股动脉高血压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2%,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阿替普酶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张进锋何荣华卢宏琪王琼涛饶国涛邱俊英鲁志科李鹏飞
关键词:阿替普酶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