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斌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胃癌
  • 3篇预后
  • 3篇胃肿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活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凋亡
  • 1篇多发
  • 1篇医学肿瘤学
  • 1篇阴性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因素分析
  • 1篇增殖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斌斌
  • 5篇刘彩刚
  • 5篇路平
  • 4篇徐惠绵
  • 3篇阿拉腾宝力德
  • 3篇金锋
  • 2篇李医明
  • 2篇陈峻青
  • 2篇侯海涛
  • 2篇张瑞山
  • 2篇张昊
  • 1篇吴云飞
  • 1篇王舒宝
  • 1篇李昌
  • 1篇李苓
  • 1篇孙云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癌复发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复发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用以评估预后和改进治疗策略。方法对2000~2006年淋巴结阴性并且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5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在纳入研究的590例患者中,有28例(4.7%)发生局部复发,10例(1.7%)发生淋巴结复发,52例(8.8%)发生腹膜种植转移,41例(6.9%)发生血行转移。通过多因素分析我们发现,肿瘤最大直径(P=0.021),组织学类型(P=0.000)和Borrmann分型(P=0.035)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性因素。淋巴结清扫术(P=0.033)和脉管浸润(P=0.006)对淋巴结复发有显著影响。影响腹膜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有浸润深度(P=0.000)和Borrmann分型(P=0.004)。此外,脉管浸润(P=0.015)和组织学类型(P=0.000)与血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淋巴结阴性进展期胃癌更容易发生腹膜种植转移和血行转移。
王斌斌刘彩刚阿拉腾宝力德徐惠绵金锋路平
关键词:胃肿瘤复发淋巴结预后
BorrmannⅣ型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计算,各亚组生存率差别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分析模型作其对生存率影响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9%、23.0%、13.5%,其根治性切除(R0切除)率为53.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大小、腹水、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站别、pTNM分期、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联合脏器切除、根治度、淋巴管癌栓、断端残留、淋巴结转移率与BorrmannⅣ型胃癌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胃切除范围、淋巴管癌栓、断端残留是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BorrmannⅣ型胃癌生物学特性独特,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上尽可能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杜绝切缘残留,对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阿拉腾宝力德李医明刘彩刚路平王斌斌徐惠绵陈峻青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预后BORRMANN
淋巴结转移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N)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2006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接受根治性手术的71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淋巴结捡取数目将710例患者分为少于15枚组(327例)和15枚以上(含15枚)组(383例).按淋巴结转移率进行rN分期;按淋巴结转移数量进行pN分期.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少于15枚组和15枚以上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4个月(95% CI:55.6~92.4个月)和96个月(95% CI:77.8~119.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rN分期既是少于15枚组(P<0.01,RR=1.225,95% CI:1.102~1.362),又是15枚以上组(P<0.01,RR=1.421,95% CI:1.269~1.592)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而pN分期仅仅是少于15枚组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RR=1.475,95% CI:1.168~1.863).采用rN分期系统,相同分期的两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pN分期系统,在pN1期患者中少于15枚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15枚以上组(P<0.01).结论 淋巴结转移率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在判断胃癌预后中,按淋巴结转移率的rN分期不受检出淋巴结数目的限制,较pN分期系统更为可靠.
阿拉腾宝力德李医明刘彩刚王斌斌徐惠绵陈峻青王舒宝路平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分期预后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新认识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
刘彩刚路平张昊金锋张瑞山王斌斌徐惠绵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医学肿瘤学。主要科技内容包括:1)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生存率分析,检验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和规律,对不同手术范围病历的预后进行对比,筛选最佳手术方案;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b...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医学肿瘤学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颈部皮下多发种植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提高对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发生种植转移的认识和警惕。方法回顾性分析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术后9年颈部皮下多发种植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情的演变过程,以及此类肿瘤术中的注意事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8岁,2012年行甲状腺左侧叶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2018年颈部皮下及剩余左侧叶出现结节,未做干预,2021年颈部皮下的结节增大、增多,左侧叶结节也明显增大,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滤泡癌颈部皮下种植转移。术后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结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发生种植转移少见,但良性及恶性者均可能发生,手术切除时的术式选择、无瘤原则、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应警惕。
孙云李昌王斌斌马凯丽侯海涛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滤泡癌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并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15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对ALCAM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探讨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病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ALCAM在乳腺癌组织中较乳腺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细胞膜ALCAM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X2=15.910,P=0.010)和远处转移(X2=5.211,P=0.029)。细胞浆中ALCAM高表达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局部复发(x2=7.379,P=0.012),尤其是短期内复发(〈2年)(x2=5.562,P=0.037),但与远期的局部复发(〉2年)无关。ALCAM蛋白与ER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P=0.024)。细胞浆ALCAM染色强度高的患者要比低的具有更短的无病生存期(P=0.036)。结论:在乳腺癌中ALCAM高表达,其细胞膜上的ALCAM高表达可能使肿瘤细胞粘附能力减弱,促使肿瘤远处转移,而ALCAM细胞浆异位增强肿瘤的侵袭能力,从而促进肿瘤的进展。
王斌斌刘彩刚张昊张瑞山吴云飞金锋路平
关键词:乳腺癌ALCAM
山豆根通过MAPK信号通路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山豆根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从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山豆根提取液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设置对照组、20 mg/ml山豆根组、SP600125(JNK抑制剂)+山豆根组、PD98059(ERK1/2抑制剂)+山豆根组、SB203580(p38MAPK抑制剂)+山豆根组(20 mg/ml山豆根+10μmol/L抑制剂),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MAPKs通路相关调控蛋白[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 MAPK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山豆根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CF-7、MDA-MB-231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20 mg/ml山豆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20 mg/ml山豆根组相比,联用相应的抑制剂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且p-JNK/JNK、p-ERK1/2/ERK1/2、p-p38MAPK/p38MAPK表达较单独应用20、40 mg/ml山豆根提取液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山豆根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MAPKs通路相关调控蛋白的活化有关。
侯海涛王斌斌李苓
关键词:乳腺癌山豆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增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