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 作品数:3 被引量:6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黄土高原丘陵区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植被恢复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针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环境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和国家对生态建设效应评估需求,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为研究区域...
- 王征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植被恢复黄土丘陵区土壤呼吸
- 文献传递
- 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固存对退耕还林草的时空响应被引量:50
- 2012年
- 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固存对退耕还林草的时空响应特征,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对土壤有机碳的近期影响和长期效应。结果表明,1)从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的土壤固碳效应整体而言,相对于坡耕地,退耕还林和退耕撂荒具有显著的土壤碳增汇效应,而退耕还草、退耕还果没有明显土壤碳增汇效应。以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密度为目标,撂荒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增汇潜力可达8.3 t/hm2。2)以10a为界,退耕还林草的近期土壤碳增汇效应不明显,而10a后土壤碳增汇效应逐渐明显,退耕还林、还灌、撂荒和坡耕地的固碳效应差异显著。3)在评估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的土壤固碳效应时应当注重长期固碳效应。4)退耕还林草的土壤固碳效应主要受还林草方式及年限的影响,二者分别可解释55.6%和24.1%的有机碳变异性;地形因子可解释8.5%的有机碳变异性。在评估该区退耕还林的土壤固碳效应时应当充分考虑退耕年限和地形因子的影响。5)人工刺槐林地、人工柠条林地以及撂荒地深层土壤(100—200 cm)有机碳密度占2 m土体有机碳密度的35%—40%,而且随着植被恢复深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增加。6)在估算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土壤固碳效应时应该考虑深层碳累积。如果按1 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计算,会严重低估退耕还林草的土壤固碳量。
- 许明祥王征张金刘国彬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退耕还林草黄土丘陵区
-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2年
- 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的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和自然撂荒地为对象,以0~100cm(浅层)土壤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下100~400cm(深层)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和累积动态.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增加,浅层SOC储量显著降低,深层SOC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储量很高,约占0~400cm剖面SOC的60%.80~100cm土层的SOC储量与深层100~200和200~400cm的SOC储量呈显著线性相关,是0~100cm5个土层中与深层SOC储量变化相关性最强的一层,可用以估算深层SOC储量.人工刺槐林、柠条林、撂荒地表层(0~20cm)SOC储量显著高于坡耕地,而深层SOC储量在不同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著.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深层SOC储量呈上升趋势,人工刺槐林和人工柠条林100~400cmSOC平均累积速率分别为0.14和0.19t·hm-2·a-1,人工柠条林与浅层SOC累积速率相当.在估算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时,应考虑深层土壤有机碳累积量,否则会严重低估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
- 张金许明祥王征马昕昕邱宇洁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深层土壤植被恢复黄土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