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香
- 作品数:98 被引量:898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采煤塌陷对黄土丘陵区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2
- 2007年
- 为了给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神府一东胜煤田大柳塔煤矿为例,运用土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塌陷黄土丘陵区土壤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采煤塌陷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变化规律。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后土壤的入渗深度在40~50cm,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坡底、坡中、坡顶;对土壤密度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坡位及土壤深度,塌陷对土壤密度影响很小;与对照区相比较,塌陷使土壤总孔隙度明显变小,毛管孔隙度变大,非毛管孔隙度变小;塌陷区不同坡位处粉砂粘粒比值K值明显高于对照区,土壤物理性砂粒含量增加,有砂化趋势;塌陷对黄土丘陵区土壤含水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物理性砂粒含量,再次是土壤密度和孔隙度。
- 何金军魏江生贺晓卢立娜牛香
-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采煤塌陷土壤物理特性
- 北京不同污染地区园林植物对空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被引量:62
- 2015年
- 城市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滞纳空气颗粒物,净化城市大气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北京市6种常见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了不同污染地区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纳能力,同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测试树种叶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在所测的树种中,针叶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纳空气颗粒物的能力比阔叶树种高,其中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滞纳量最高,为(3.89±0.026)μg·cm-2,其次是白皮松(Pinus bungeana),为(2.82±0.392)μg·cm-2,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最小,为(2.00±0.118)μg·cm-2;2通过观察叶片微观形态结构发现,针叶树种气孔排列紧密,气孔密度比阔叶树种大,表面粗糙度高于阔叶树种,而且能够分泌油脂;3在不同污染区,相同树种叶片滞纳PM10存在显著差异,五环周围的树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纳PM10能力要高于植物园的,而相同树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滞纳PM2.5则无明显差异;4在不同污染区下,叶片结构发生了重要的适应性变化,相对于轻污染区,在重污染区植物叶片外表皮细胞收缩,叶片表皮纹理变得更加粗糙,气孔频度和绒毛长度增加.尽管暴露于重污染区植物叶片发生重要变化,但是这些植物仍然能够正常健康地生长.
- 张维康王兵牛香
- 关键词:植物园园林植物颗粒物
-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规范
- 王兵蒋有绪牛香宋庆丰 周梅 魏江生 陈波 陈祥伟 甘先华 申文辉 曹建生 彭明俊 邱林 陈志泊 夏尚光 李明文 阮宏华 艾训儒 姚兰丁访军张维康 曹秀文任军 管清成 宋希强 龙文兴 陈凤臻 沈志平 倪细炉
- 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对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及维持机制,为保障区域粮食生产安全、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合理建设、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7年辽宁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辽宁省及周边省份的森林生态站监测数据,基于影子工程法、等效替代法等服务功能的核算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计算不同地市、不同优势树种组的涵养水源量、固土量、保肥量,分析其空间变化及不同优势树种组之间的差异。【结果】2017年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水量为208.20×10^(8)m^(3),固土量为24846.82×10^(4)t,保肥量为2198.03×10^(4)t,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大于西部大于中部的分布格局,优势树种组中,柞树组、落叶松组和油松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有森林资源面积、起源、人为干扰程度和气候条件等。【结论】在今后的造林规划中要重视中部地区,对各优势树种组进行合理的管护和经营,可以更有效的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保障全省的国土安全。
- 许庭毓牛香王兵
- 关键词:涵养水源固土保肥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
- 大岗山不同海拔毛竹林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了确定不同海拔毛竹林的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性质和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评价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毛竹林的土壤肥力,并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5个海拔毛竹林土壤肥力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700 m>600 m>500 m>400 m>300 m。关联度与土壤化学性质、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土壤淀粉酶、β-葡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呈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肥力快速评价指标。
- 薛沛沛王兵牛香
- 关键词:毛竹土壤肥力灰色关联度分析
-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5
- 2019年
- 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其维持区域水资源安全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东北多条江河的发源地,在吉林省内此功能的作用更为重要.采用2006,2011和2013年吉林省森林资源数据和森林生态站及辅助观测样地的长期监测数据,对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在逐渐提升,2006,2011和2013年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分别为175.06万m^3/a,185.14万m^3/a和197.28万m^3/a;2)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3)影响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时空格局的驱动因子为森林资源面积、森林资源质量、森林资源结构(起源和林龄)、气候因素和林业政策(尤其是林业生态工程).本研究能够为吉林省生态建设和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继而使森林生态系统发挥更大的涵养水源作用.
- 宋庆丰王兵王兵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吉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 山广茂王兵张红岩任军牛香林玉梅宋庆丰王君姜维军董秀凯汪兆洋牟惠生毛赫孙伟耿少波薛沛沛
- 任务来源 《吉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为吉林省林业厅专项资金项目.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应用领域:森林生态学 技术原理:以吉林省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经济学等理论,采用分布式计...
- 关键词: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调查
- 北京市常见树种叶片吸滞颗粒物能力时间动态研究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前,以显微镜观察叶片微观结构已被证明是研究叶片吸滞颗粒物机理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颗粒物再悬浮法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北京市主要园林树种吸滞颗粒物的能力和叶片的表面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树种吸滞颗粒物能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叶片微观结构对滞尘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针叶树种吸滞总悬浮颗粒物(TSP)能力大于阔叶树种,排序为:油松((27.13±0.44)μg·cm^(-2))>白皮松((10.74±0.23)μg·cm^(-2))>五角枫((8.24±0.18)μg·cm^(-2))>柳树((7.71±0.18)μg·cm^(-2))>银杏((6.43±0.17)μg·cm^(-2))>杨树((6.17±0.19)μg·cm^(-2)),不同时间段树种滞尘能力不一致;2观测期间,针叶树种吸滞TSP和粗颗粒物(PM10)能力随月份呈U型趋势,在8、9和10月最低,随后又逐渐上升,而阔叶树种吸滞颗粒物能力则呈倒U型趋势,在7、8月最高,但不同树种吸滞细颗粒物(PM2.5)能力随时间变化均无明显规律性;3通过对叶片表面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构观测发现,叶片表面粗糙度越大,其吸滞颗粒物能力越强.
- 张维康王兵牛香
- 关键词:叶片AFM颗粒物PM10PM2.5
- 中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构建方法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定量化评估,首先综合中国森林区划,退耕还林区、森林生态站和DEM数据,并与GIS空间分析相耦合构建了中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该网络包含130个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区,共布设157个监测站,其中已经建设79个,计划建设78个;其次利用全国退耕还林县级单位数据对网络规划布局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总精度达到96.2%;最后指出了不同退耕还林区生态效益监测的主要侧重点。该网络可以实现对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区内生态要素的连续观测与清查,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并为辅助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 郭慧王兵牛香
- 关键词:退耕还林网络规划生态效益
- 江西大岗山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2
- 2020年
- 以江西大岗山生态站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物种组成、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植株密度为1667株·hm-2,来自于22科34属41种,个体数最多的为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其个体占样地内总个体数的52.49%,各物种在环境因素、干扰因素与生物学特性相互影响下,在空间上呈现规律性分布;2)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896、2.674、0.725和0.978,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于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3)整个样地植株树高阶和径阶均呈现近似倒"J"型分布,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结构,说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就每个物种而言,树高阶和径阶具有多种分布形式,如在径阶分布方面,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类似泊松分布,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则为多峰分布;4)群落处于近顶极群落阶段,建群种为丝栗栲、刨花楠和山矾(Symplocos sumuntia),从树高阶分布和径阶分布上看,三者具有稳定的种群结构,有利于整个群落的稳定发展。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多物种组成在演替过程中资源竞争变化规律,为探讨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及其维持机制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 宋庆丰王兵牛香牛香
- 关键词:建群种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