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庆丰

作品数:55 被引量:52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标准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森林生态
  • 21篇生态系统
  • 18篇森林生态系统
  • 15篇生态
  • 10篇森林生态系统...
  • 9篇土壤
  • 8篇生态系统服务...
  • 8篇生态效益
  • 8篇天然林
  • 6篇森林资源
  • 6篇天然林资源
  • 6篇天然林资源保...
  • 6篇资源保护
  • 5篇森林生态系统...
  • 5篇生态系统服务
  • 5篇天保工程
  • 5篇天然林保护
  • 5篇天然林保护工...
  • 5篇天然林资源保...
  • 5篇资源保护工程

机构

  • 4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3篇河北农业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国家林业局
  • 3篇吉林省林业科...
  • 2篇海南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辽宁省林业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河北省林业局
  • 1篇辽宁农业职业...
  • 1篇吉林省林业勘...
  • 1篇木兰围场国有...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2篇宋庆丰
  • 33篇王兵
  • 30篇牛香
  • 11篇杨新兵
  • 6篇黄龙生
  • 5篇王兵
  • 5篇鲁绍伟
  • 5篇王晓燕
  • 4篇曹云生
  • 3篇任军
  • 2篇蒋有绪
  • 2篇薛沛沛
  • 2篇张志杰
  • 2篇龙文兴
  • 1篇刘儒
  • 1篇刘世荣
  • 1篇刘凤芹
  • 1篇庞勇
  • 1篇丁易
  • 1篇孙伟

传媒

  • 7篇生态学杂志
  • 6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温带林业研究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环境保护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新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林业调查规划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引量:24
2013年
应对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要求生态系统的管理在局地、区域和全球层次的政策、制度和投资必须正确有效。以2011年吉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数据集,以及吉林省2011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我国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为基础,按照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对吉林省10个地级市行政区划的23个主要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开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5 934.49亿元;东部城市延边州、吉林市、白山市、通化市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对全省的服务功能贡献最大;生态区位商(ELQ)的计算确定了各市(州)森林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功能和潜在服务功能;通径分析表明森林面积对服务功能价值有着直接较高影响;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和林业投资对森林生态效益均呈现出直接和间接正效应。降雨量、林业产值、第一产业总值、财政支出、森林GDP弹性系数对森林生态效益均呈现直接负效应,但是第一产业总值和森林GDP弹性系数经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等因子的作用后,对森林生态效益呈现出间接正效应。剩余通径系数为0.297,表明除已知变量因子之外,还有一些未知因子影响生态效益。
牛香宋庆丰王兵房瑶瑶任军汪兆洋薛沛沛郭慧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径分析
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机制被引量:19
2018年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水源涵养和木材供应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以济南市12个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机制进行研究,得出济南市年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为251.80亿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在前3位;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中黑杨类和柏类占绝对优势,而泡桐、落叶松和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弱;不同林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以中幼龄林为主;济南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机制,受到森林资源面积、林龄结构、森林起源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黄龙生王兵王兵宋庆丰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的降水再分配被引量:3
2018年
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大气降水的再分配是森林发挥涵养水源功能的途径,并且森林通过降水再分配过程影响着流域的水量平衡和物质循环。采用定位观测法和水量平衡法,根据2014—2015年这两年对大岗山区常绿阔叶林降水的再分配情况研究可知:(1)研究区降水量为1 719.8 mm,以小到中雨为主,单场降水量最大为96.2mm,最小为3.4 mm。单场降水最大降水强度68.6 mm·h^(-1),降水的最小强度为0.75 mm·h^(-1)。(2)常绿阔叶林的穿透水量总量为1 309.5 mm,占总降水量的76.1%;穿透水量与降水量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999,p <0.01);穿透水率与降水量存在对数关系。(3)林冠截留量总量为301.7 mm,占总降水量的5.1%;林冠的截留量与降水强度有正相关关系,但是和降水量却相反。(4)树干茎流总量为92.1 mm,占年降水总量的5.3%;夏季与冬季相比,树干茎流量相差了14倍。(5)枯落物的有效持水量约为3.21 mm,其中含水率可以达到2/3。综上所述,影响常绿阔叶林降水再分配的因素很多,且相互影响。研究常绿阔叶林降水再分配动态过程为今后掌握常绿阔叶林的生长情况与降水之间存在的可能关系,提高亚热带地区综合水源涵养能力,以及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系统与降水、河流管理、水文生态、水环境建设等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高瑶瑶王兵王兵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树冠截留树干茎流
2006—2014年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在辽宁省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青山绿山工程实施以后,量化研究2006—2014年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变化情况。为辽宁省森林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0和2014年辽宁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连续观测,对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木积累营养物质8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揭示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动态变化。【结果】经研究辽宁省2006、2010和201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 591.72亿元、3 723.48亿元和4 834.34亿元;201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环境>保育土壤>森林游憩>森林防护>林木营养积累;其中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率最大的森林游憩是2010年的13.24倍,为82.1亿元,其次是净化空气环境增长了329.44亿元,年均增长了82.36亿元,年均净增长率为52.94%。【结论】2006、2010和2014年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2项服务的价值比例均超过50%,而林木营养积累、涵养水源等几项所占比较低;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蕴含着巨大的有形和无形的价值,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润王兵牛香牛香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的应用——以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为例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对同一生态单元同一目标林分类型中没有生态监测数据的林分进行准确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以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基于生物量的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491.94亿元,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6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涵养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占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26.84%和26.30%。研究结果可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修订和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精确核算提供参考。
宋庆丰王雪松王晓燕牛香
关键词:退耕还林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被引量:34
2012年
生物多样性保育是当前国际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目前计算生物多样价值均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不能确切反映实际价值。本文研究了基于Shannon-Wiener指数、增加濒危指数修正和增加特有种指数再次修正的3种对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并以云南省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3种方法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增加特有种指数再次修正的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出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
王兵宋庆丰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产能被引量:12
2015年
基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监测数据,利用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对森林资源生态产品产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探讨各市/地区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格局,以及不同林分结构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和牡丹江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位于其他市/地区前列,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量相当于本省地表水量的72.88%,以及2004—2008年间全国、辽宁省和吉林省年森林涵养水源量的10.25%、6倍和4倍;固碳量相当于抵消了本省工业碳排放量的67.61%,而2004—2008年间全国、辽宁省和吉林省年森林固碳量相当于抵消本区域内年工业碳排放量的9.97%、4.94%和14.70%。
宋庆丰牛香王兵
关键词:生态产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被引量:38
2018年
基于截止2013年底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资源数据,依据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和《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林木营养物质积累、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大气环境及森林防护等7个方面对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得出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量为973.47亿元/a,以涵养水源(274.06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203.96亿元/a)和固碳释氧(173.95亿元/a)价值为主;3种植被恢复类型中以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的生态价值最高,封山育林模式的价值最低;在3个林种类型中,生态林的生态效益价值大于经济林和灌木林;在不同区域的生态效益价值评估中,以延安市的生态效益价值量为最高。
刘胜涛牛香王兵王兵王兵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
不同配比施肥对华北花岗片麻岩山地土壤促成的作用
2011年
华北花岗片麻岩山区土壤严重退化,恶劣的土壤环境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利用不同配比的化肥对试验区内土壤进行促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肥料间,对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影响(以全P释放量为例),以NPK1和NPK2处理效果最好,其分别提高风化速率29.68%和31.21%;对土壤粒径的影响(以<1 mm粒径土壤重量百分比为例),同样以NPK1和NPK2处理效果最好,其分别提高风化速率30.50%和24.81%.综上分析可以说明,各种配比的化肥对土壤促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试验区内土壤正朝成熟土壤方向演化.
李新玉宋庆丰鲁绍伟杨新兵宋庆福
关键词:配比施肥土壤粒径
江西大岗山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9
2020年
以江西大岗山生态站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物种组成、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植株密度为1667株·hm-2,来自于22科34属41种,个体数最多的为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其个体占样地内总个体数的52.49%,各物种在环境因素、干扰因素与生物学特性相互影响下,在空间上呈现规律性分布;2)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896、2.674、0.725和0.978,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于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3)整个样地植株树高阶和径阶均呈现近似倒"J"型分布,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结构,说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就每个物种而言,树高阶和径阶具有多种分布形式,如在径阶分布方面,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类似泊松分布,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则为多峰分布;4)群落处于近顶极群落阶段,建群种为丝栗栲、刨花楠和山矾(Symplocos sumuntia),从树高阶分布和径阶分布上看,三者具有稳定的种群结构,有利于整个群落的稳定发展。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多物种组成在演替过程中资源竞争变化规律,为探讨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及其维持机制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宋庆丰王兵牛香牛香
关键词:建群种演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