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巴特尔 作品数:13 被引量:73 H指数:4 供职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更多>>
张北地震前小震活动和余震序列精确定位及主震破裂方向的讨论 被引量:6 2005年 1970年至1998年1月10日张北地震前, 沿NWW向发生2级以上地震24次, 其分布相对集中, 呈条带状. 对华北台网所记上述地震的到时数据全部重新查图核对, 并补充了内蒙古台网5个台的数据以改善用于定位的台站分布, 并采用主地震定位法重新定位, 除一个地震外, 其余地震更加集中, 形成一小震条带. 1998年2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在张北震区架设10台短周期数字化地震仪, 记录了大量微震. 作者采用P波和S波到时差重新进行了震源定位, 得到184次微震的定位结果, 连同1998年1~2月张北震区3级以上地震事件定位结果一起勾画出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带. 由张北地震震中向SEE向延伸存在由强震构成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 根据精确定位结果, 结合修订后主震的震源机制、宏观烈度分布和层析成像资料, 讨论了张北地震和小尺度地震带(震源破裂带)、震前的中等尺度小震条带以及大尺度的张家口-渤海强震带的关系. 白玲 王勤彩 刁桂苓 张天中 赖晓玲 李松林 林碧苍 武巴特尔关键词:张北地震 微震 地震相对定位法若干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该论文运用双差法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方面的工作是运用双差法对2004年8月-12月发生在南北地震带上的云南鲁甸地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同时在资料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上,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方法。具备了... 武巴特尔关键词:地震定位 数值模拟 地震相 双差法 文献传递 近台资料对地方震相对定位算法的影响 <正> 一次较大的地震发生后,通常会在震中区架设流动台网以监测其余震序列。在当地的速度结构不很清楚的条件下,定位精度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对定位法能较有效地消除速度结构不确定的影响,当事件对之间的距离远小于事件到台站间的距... 张天中 黄媛 武巴特尔文献传递 近台资料对近震相对定位算法的影响 被引量:44 2007年 从地震定位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认为近台资料可用于双差定位算法,但不能用于其他相对定位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模拟计算表明,应用近台资料时,双差法有可能给出一定精度的地震绝对位置.但仅采用近台资料时,相对位置的误差会比使用远台资料时有所增加.近台和远台资料的联合使用,有利于得到较为精确的定位结果.当震源深度远小于震中距时,如果没有深度震相的参与,只能得到误差较小的震中相对分布,深度的相对位置仍有较大的误差.对2003年新疆伽师地震余震序列中部分余震的重新定位试验,验证了近台资料对双差定位算法的上述影响. 张天中 武巴特尔 黄媛 蒋长胜关键词:双差法 近台 2.5维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08年 目前,完全的3D弹性波数值模拟计算仍然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而2D弹性波数值模拟,又不能准确地近似3D数值模拟.因此,本文在较高数值精度的一阶应力-速度弹性波动方程的基础上,采用时间错格差分拟谱方法在2D模型介质中计算3D弹性波场,即2.5D数值模拟.并将3D计算结果与2.5D和2D结果进行比较,发现2.5D模拟结果在波场形态和振幅方面比2D模拟结果更接近3D模拟结果,从而证实了2.5D数值模拟比2D数值模拟可以更好地近似3D波场数值模拟,同时证实了时间错格差分拟谱方法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正演模拟方法. 武晔 李小凡 顾观文 龙桂华 赵晓燕 武巴特尔关键词:弹性波 傅立叶变换 数值模拟 拟谱 非均匀介质 以行业需求引领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3 2010年 以防震减灾行业需求引领地球物理学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是该专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和发展方向。防灾科技学院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行业技术革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现了地球物理学专业职业型、实践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赵晓燕 武巴特尔 路鹏关键词:地球物理学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主震与余震关系分析 <正>地震预报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作为地震预报领域中的一个方面,震后趋势判定和后续强震预测同样是一大科学难题。分析地震序列和研究主震参数(震级、辐射能量、视应力、地震矩等)与后续余震的关系,是震后趋势判定和后续强震预测的... 赵晓燕 武巴特尔文献传递 运用不同算子进行地震重新定位时的数学 2005年 检验了用于地震重新定位和消除路径异常偏差的不同算子的性质。现有的3 种算法都是以下面的方法为基础:(1)Jordan和Sverdrup(1981)的方法;(2)Got等人 (1994)的双差法;(3)Waldhauser和Ellsworth(2001)的改进的双差法。在本文中我们将说明虽然这3种算法在应用于实际时有明显不同,但是它们的数学本质却是相似的。我们的结果是在对每个方法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的。无论是Jordan和Sverdrup (1981)的方法还是双差法(Got et al,1994;Waldhauser and Ellsworth,2001)都在一系列的地震事件中消除了由于平均路径异常造成的定位偏差。但第一种方法中方程加权较理想。在Waldhauser和Ellsworth(2001)的改进的双差法中,与距离有关的加权在不采用阻尼的情况下并没有减少和地震位置相关的路径异常偏差,但是加阻尼会使空间上距离比较远的地震之间的定位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同样,Jordan和Sverdrup (1981)和Got等(1994)也仅仅是将沿着模型子区的常量偏差消去而并没有解决子区之间的相对定位。这个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地震位置发生改变时由于速度不均匀性而造成的路径异常,各种算子由于自身缺陷都是无法克服的。在空间上离得很近的两个地震的情况可以通过相对定位来减少这种偏差的影响,但是当两个地震离得比较远的时候相对定位就不能减少这种影响。 C.J.Wolfe 武巴特尔 张天中关键词:地震重新定位 算子 JORDAN 双差法 地震事件 GOT 近台资料对地方震相对定位算法的影响 一次较大的地震发生后,通常会在震中区架设流动台网以监测其余震序列.在当地的速度结构不很清楚的条件下,定位精度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对定位法能较有效地消除速度结构不确定的影响,当事件对之间的距离远小于事件到台站间的距离和波传... 张天中 黄媛 武巴特尔关键词:余震序列 震源深度 文献传递 江苏射阳地区地震尾波Qc值特征 被引量:2 2021年 选取2009—2018年江苏省射阳地震台200 km范围内M_(L)≥2.0地震波形资料,基于Sato单次散射模型,计算该区域S波尾波Qc值,并探求其时间变化特征。采用相同方法计算盐城、灌云地震台地震波形资料尾波Qc值,并将3个地震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射阳地区是江苏省尾波Q0低值区域,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c(f)=33.7±3.4f^(1.16±0.04);在2016年10月20日射阳M_(L)4.8地震前,射阳地区尾波Qc值有增大现象,Qc值变化特征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发震;盐城、射阳、灌云地震台所记录地震的尾波Qc值在震前均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变化。 周文杰 武巴特尔 周健 姚尧 叶飞关键词:尾波QC值 SATO模型 地震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