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长胜

作品数:198 被引量:1,32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6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146篇地震
  • 26篇地震预测
  • 20篇地震序列
  • 19篇余震
  • 19篇台网
  • 18篇地震活动
  • 17篇震源
  • 15篇强震
  • 14篇ETAS模型
  • 13篇地震台
  • 13篇断层
  • 12篇震前
  • 12篇M
  • 11篇地震台网
  • 11篇震源机制
  • 10篇诱发地震
  • 9篇地震危险
  • 9篇震级
  • 9篇震源机制解
  • 8篇地震危险性

机构

  • 19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9篇天津市地震局
  • 1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4篇中国地震台网...
  • 13篇中国地震局地...
  • 9篇内蒙古自治区...
  • 8篇北京市地震局
  • 8篇四川省地震局
  • 7篇防灾科技学院
  • 7篇新疆维吾尔自...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地震局
  • 6篇辽宁省地震局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山东省地震局
  • 3篇安徽省地震局
  • 2篇青海省地震局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作者

  • 197篇蒋长胜
  • 34篇吴忠良
  • 20篇韩立波
  • 17篇陈石
  • 13篇尹凤玲
  • 11篇来贵娟
  • 9篇祝爱玉
  • 8篇隗永刚
  • 8篇刘芳
  • 8篇郭路杰
  • 8篇王亚文
  • 7篇卢红艳
  • 7篇郭祥云
  • 6篇邵志刚
  • 6篇周龙泉
  • 6篇李宇彤
  • 5篇马宏生
  • 5篇张东宁
  • 5篇徐伟民
  • 5篇龙锋

传媒

  • 31篇地球物理学报
  • 23篇地震学报
  • 18篇国际地震动态
  • 17篇中国地震
  • 13篇地震
  • 11篇地震地磁观测...
  • 6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地震研究
  • 4篇世界地震译丛
  • 4篇地震科学进展
  • 3篇地震地质
  • 3篇物理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地震预报论坛...
  • 2篇2016中国...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东北地震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11篇2021
  • 13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14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由“重复地震”给出的中国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被引量:41
2005年
用Schaff和Richards(2004)给出的中国及邻区“重复地震对”的结果,即假定“重复地震对”之间的距离小于1km,而地震台网测得的两个地震之间的距离X是地震台网定位误差的结果,评估了中国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及其区域分布。结果显示中国台网的定位误差平均为10km的数量级。X值的空间分布显示青藏高原、新疆西部和北部、内蒙东部等地区是定位精度需要改善的地区。
蒋长胜吴忠良
关键词:重复地震地震定位地震台网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被引量:15
2008年
本文分析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县MS7.3级地震的可能发震构造,介绍了中期地震预测情况以及地震发生时全球、我国大陆地区及周边几个重要地区地震活动所处的状态,并分析了震前出现的可能地震活动异常现象,以期有助于深入认识这次地震的发生。
陈学忠蒋长胜李燕娥
关键词:发震构造地震活动异常
联合概率法在合并相邻台网地震目录中的应用:以2014年鲁甸序列为例被引量:5
2018年
中国目前实行的区域地震台网独立运行机制,使得在相邻不同台网的交界地区可能存在多个版本的地震目录和震相观测报告,影响了地震活动性分析与研究.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概率的方法,可标明两个或多个相邻台网目录中相同的事件,合并它们的震相数据开展重新定位,并重构不同台网交界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该方法的思路与分析步骤是:首先,计算获得不同台网之间具有最小发震时刻差异的两两地震的时空强差异分布,查找并剔除独立地震,计算事件合并的联合概率;其次,基于联合概率分析合并不同台网的地震目录和震相观测报告,对合并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和定位误差分析,并基于G-R关系检验重构目录的完整性.本文以2014年鲁甸地震序列为例的初步应用结果显示,震相合并之后的地震定位精度相比之前单个台网的结果,特别是相比四川台网的目录,定位精度提高非常显著,合并后的目录与之前相对完整的云南目录接近,但相比由两个台网目录简单拼凑而成的目录更加准确.此外,研究还发现在目录合并过程中,对于4级以上的中强震,应选择MS而不是以ML震级标度;震相合并后被复用台站记录的到时信息可用于检测不同台网间的震相拾取是否存在系统偏差.本文提出的方法使得在相邻不同台网的过渡区形成一个统一且尽可能准确可靠的地震目录成为可能.
龙锋蒋长胜祁玉萍刘自凤傅莺
关键词:地震目录地震定位
年尺度地震预测模型的国际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21年
对未来1年内发生强震的预测在做好备灾应急准备和防震减灾工作上具有重要的现实需求.为反映近年来国际上关于1年尺度地震预测模型研究的进展,本文系统地整理了地震的统计概率预测模型、物理预测模型和混合预测模型,并从方法原理、预测效能评价、部署应用等角度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发展的1年尺度地震预测模型及其效能评价使用的参考模型的总体数量较少、建模原理主要基于G-R关系等统计学基本定律,显示该领域在基础理论架构、关键技术体系上并未足够成熟,这可能与相应的地震发生机理解释尚不完善、建立数理化的预测模型尚有困难等因素有关.
尹凤玲蒋长胜姜丛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协会”(AOGS)第二届年会在新加坡召开
2005年
蒋长胜
关键词:地球科学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测震台网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3
2016年
我国已启动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将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总数超过10000个台站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这将显著提升国家防震减灾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建设中的国家烈预工程与现有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国家烈预工程将在地球科学研究、地震速报与地震应急处置、地震预测预报等方面为现有地震监测台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烈预工程建设中已显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包括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烈度仪数据的可用性、观测数据的综合利用、以及跨学科数据共享服务等。此外,为做好国家烈预工程建成后的运行和服务工作,需要从地震观测学科角度开展大型观测台网的运行模式研究,以进一步优化测震台站布局;同时,需要开展地震预警关键技术和检测系统等实用化研究工作。
蒋长胜刘瑞丰
关键词:烈度速报地震监测测震台网
亚洲地区Benioff应变释放和强震活动的周期性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为研究亚洲地区强震Benioff应变释放和周期性活动特征,本研究采用了1900—1999年的IASPEI百年目录和2000—2008年的全球CMT目录组成的混合目录,分别考察了亚洲地区1900—2008年MW6.9以上强震的Benioff应变释放时间演化、深浅源地震的累积Benioff应变线性偏离和MW8.0以上强震周期性活动的Rydelek-Sacks检验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Benioff应变释放整体上大致存在30年左右的强弱起伏;深、浅源地震的累积Benioff应变线性偏离具有不同的周期性活动,其中深源地震约为40年左右,浅源地震具有更长的活动周期;MW8.0以上强震的发生存在33±2年的周期性活动。作为结果的外推,亚洲地区未来10年的强震活动正处于以1990—2020年为活动周期的后三分之一阶段,应变释放水平相对2000—2010年较低,可能与1990—2000年的水平相当。
蒋长胜赵祎喆王行舟
关键词:强震活动
用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检验2008年汶川地震对后续地震的触发作用被引量:6
2019年
2008年汶川M S8.0强震过去已十几年,这期间,震源区发生了大量的余震,震源周边地区发生了多次中强震.本研究利用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系统地研究汶川地震对其周边中强震及其余震触发作用,并将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汶川地震对其周边发生的中强震存在一定的触发作用;(2)当等效摩擦系数为0.4时,由三种震源破裂模型获得的余震触发率均为65%左右(以0.01 MPa为阈值);(3)随着等效摩擦系数的增大,余震震源机制解节面上ΔCFS为正的地震数增多,反映主震触发作用增强,这与等效摩擦系数增大地震难以发生并不矛盾,而是反映等效摩擦系数增大时,断层面上正应力对ΔCFS的贡献增大,同时表明在分析库仑应力触发作用时,合理选取等效摩擦系数是至关重要的;(4)统计余震震源机制解节面上受到的库仑应力大于某一数值和小于其相反数的地震数之比时,随着统计阈值的增大,比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同时比值也变得离散,该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盛书中万永革万永革徐锡伟杨宜海蒋长胜胡晓辉蒋长胜
关键词:汶川地震震源机制解
美国地质调查局防震减灾产品研发优势与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中美两国都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在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总量上,美国位列第一、中国位列第三,两国均面临着严峻的地震灾害风险。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是美国履行生态系统、能源与矿产、环境卫生、国土资源、自然危害、水资源等领域国家任务,并引领学科发展、向公众提供优质科学信息的重要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是其核心职能。在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USGS的领先优势和先进做法值得借鉴。
司政亚蒋长胜
关键词:国土资源自然灾害损失防震减灾环境卫生
近台资料对近震相对定位算法的影响被引量:44
2007年
从地震定位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认为近台资料可用于双差定位算法,但不能用于其他相对定位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模拟计算表明,应用近台资料时,双差法有可能给出一定精度的地震绝对位置.但仅采用近台资料时,相对位置的误差会比使用远台资料时有所增加.近台和远台资料的联合使用,有利于得到较为精确的定位结果.当震源深度远小于震中距时,如果没有深度震相的参与,只能得到误差较小的震中相对分布,深度的相对位置仍有较大的误差.对2003年新疆伽师地震余震序列中部分余震的重新定位试验,验证了近台资料对双差定位算法的上述影响.
张天中武巴特尔黄媛蒋长胜
关键词:双差法近台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