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力

作品数:98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专利
  • 3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7篇沥青
  • 39篇路面
  • 27篇路工
  • 26篇道路工程
  • 18篇混凝土
  • 16篇土路
  • 15篇沥青混合
  • 15篇沥青混合料
  • 15篇混合料
  • 14篇玄武岩纤维
  • 13篇混凝土路面
  • 12篇路面结构
  • 12篇模量
  • 11篇传感
  • 10篇面层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器
  • 8篇粒料
  • 8篇沥青路
  • 8篇沥青路面

机构

  • 98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湖南省交通运...
  • 1篇广西交通职业...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石家庄市轨道...
  • 1篇广西交通科学...
  • 1篇广西交科集团...

作者

  • 98篇柳力
  • 90篇刘朝晖
  • 64篇李盛
  • 46篇黄优
  • 27篇刘靖宇
  • 19篇曹前
  • 10篇张涓
  • 9篇李理
  • 7篇向宇
  • 6篇许庆祥
  • 6篇史进
  • 5篇张允宝
  • 3篇陈尚武
  • 2篇李九苏
  • 2篇秦仁杰
  • 2篇周婷
  • 2篇张景怡
  • 2篇杨帆
  • 2篇刘兴武
  • 2篇杨鑫

传媒

  • 4篇中国公路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玻璃钢/复合...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第十一届鲁豫...
  • 2篇公路
  • 2篇中外公路
  • 2篇公路与汽运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科技风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中国公路学会...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钢铁钒钛
  • 1篇湖南交通科技
  • 1篇市政技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5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路面结构抗裂层沥青新材料研发及性能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针对路面结构抗裂层沥青材料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采用热塑性丁苯橡胶(SBS)、废胎胶粉(CRM)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改性剂,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路面结构抗裂层的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延度、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等试验,确定了各改性剂的合理掺量。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粘度及力学性能温度扫描、疲劳试验、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等,对研发的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并确定了CRM的最佳掺量。研究表明:当SBS掺量为5%、DBP的掺量为4%、CRM掺量为4%时,研发的复合改性沥青各项性能均达到抗裂层要求并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刘朝晖柳力史进李盛
关键词:道路工程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
考虑协同变形增强的内置感知器件与沥青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解决内置感知器件与沥青路面材料因模量差异大造成的变形不协调问题,提出考虑协同变形增强的内置感知器件与沥青路面一体化设计方法。【方法】以埋入式电阻应变传感器为内置感知器件,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融合内置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计算,以10.0%的应力差异率为评价指标,确立内置传感器的应力影响范围作为模量过渡区域;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作模量过渡区,并对模量过渡区力学性能进行试验评价;运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方法对内置感知器件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单轴压缩和四点弯曲加载下的力学响应试验,通过比较传感器实测响应值和DIC法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模量过渡区对传感器与沥青路面协同变形增强的有效性。【结果】内置传感器会改变沥青混合料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传感器的竖、横、纵三向影响范围为58 mm×199 mm×82 mm,环氧树脂材质的模量过渡区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弹性模量为沥青混合料的2.5倍,可在沥青混合料与感知器件之间形成有效的模量过渡区;在逐级压缩和弯拉受力下,设置模量过渡区使传感器测得的试件结构应变差均值分别降低了66.6%和65.9%,设置模量过渡区能显著提高内置感知器件实测响应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结论】在沥青混合料与感知器件之间设置模量过渡区,使之形成模量梯度过渡结构,是提升两者协同变形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协同变形增强一体化设计流程主要包括:模量过渡区范围确定、材料选择、性能评价及协同变形有效性验证。
刘朝晖朱国虎柳力李文博傅顺发
关键词:沥青路面
碱侵蚀对玄武岩纤维沥青性能影响改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增强玄武岩纤维(BF)在沥青中的加筋及增强效果,采用1.0 mol/L及2.5 mol/L的Na OH溶液对BF进行表面处理,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和红外光光谱试验对其表面细观形貌进行了细观观测,原样BF表面光滑,Na OH处理后的BF呈现明显的皮芯结构,且随着Na OH的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增加,BF的羟基含量越高;通过软化点、5℃延度、车辙因子及环境扫描电镜试验等,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拉拔断口形貌,随着BF的侵蚀程度越大,玄武岩纤维沥青性能越好,且得到了Na OH对BF侵蚀的最佳处理时间和浓度分别为45 min、2.5 mol/L。
李理刘朝晖柳力李盛
关键词:道路工程玄武岩纤维表面处理
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性能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现有研究现状和不足,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不同粉胶比和不同纤维掺量的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通过低温延度、弹性恢复、锥入度及软化点试验,研究了沥青胶浆低、中、高温性能,并对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胶浆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偶联改性玄武岩纤维与沥青胶浆润湿性好、黏附性强,表面沥青胶浆膜厚度大,纤维力学特性发挥显著,粉胶比在0.8~1.0、纤维掺量在0.4%~0.6%之间时,沥青胶浆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恢复率及软化点明显提高,沥青胶浆低温抗裂、高温抗剪切、疲劳性能及自愈能力得到较大改善,研究成果对矿物纤维复合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向宇刘朝晖柳力李盛
关键词:复合材料硅烷偶联剂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
潭耒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提质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国内对高速公路旧水泥路面提质改造技术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以湖南潭耒高速公路提质改造工程为依托,对潭耒高速公路原有路面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并确定了主线、互通匝道等路面加铺方案;为解决旧水泥路面加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铺...
柳力刘朝晖李盛
关键词:道路工程旧水泥路面脱空检测
一种玄武岩纤维的接枝改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的接枝改性方法,涉及玄武岩纤维改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玄武岩纤维进行刻蚀,得到刻蚀玄武岩纤维;将接枝物悬浊液与硅烷偶联剂溶液混合,得到改性溶液;所述接枝物悬浊液中接枝物包括纳米凹凸棒土或纳...
杨程程柳力刘朝晖刘磊鑫黄优
路面错台修复装置和路面修复方法
本发明涉及路面修复,公开了一种路面错台修复装置,包括装夹组件、调节机构以及压力平衡机构,所述装夹组件包括第一装夹件和第二装夹件,所述第一装夹件与能够调节其位置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装夹件安装在所述调节机构的下端,所...
柳力潘博洋刘朝晖杨程程黄优李盛魏银陈可佳牛帅刘洪利
混凝土路面裂缝诱导方法和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路面裂缝诱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路基上形成如下布置结构:沿路宽方向上间隔排布连续增强件,沿路面延伸方向布置有多组局部增强件组,其中,每组局部增强件组中的局部增强件分散布置...
柳力刘朝晖杨程程李盛黄优刘靖宇李文博张涓
文献传递
现场加工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目前我国对现场加工SBS改性沥青热储存时间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为确定现场改性SBS沥青热储存稳定的最大持续时间,通过测试不同热储存时间(4,6,8,10h)离析管上、下部软化点和低温延度,以软化点差、热储存前后软化点差以及低温延度差为评价标准,得出了热储存8h内SBS改性沥青处于热储存稳定状态,此时离析管上、下部改性沥青软化点差为2.5℃;热储存前后软化点差为0.8℃;离析管上、下部低温延度差的相对差值为18.4%,均满足改性沥青离析要求;并通过车辙试验验证了SBS改性沥青最大持续时间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现场改性SBS沥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欧阳旻奇刘朝晖柳力柯卉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离析试验车辙试验
凝灰岩隧道洞渣集料技术评价及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2023年
为推广凝灰岩隧道洞渣的应用,该文采用室内试验和实体工程验证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探究了凝灰岩隧道洞渣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凝灰岩隧道洞渣生产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了凝灰岩隧道洞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凝灰岩隧道洞渣可用作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粗集料;采用颚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四级破碎工艺,成品集料能获得较好的颗粒形状;采用预置筛网和引风式除尘相结合的多步骤降尘工艺,可有效去除碎石中的粉尘;配置的AC-20C的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分别为8465次/mm、91.3%和88.2%,路用性能良好。研究成果可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渣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推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与工程参考。
杨祖涛陈彪刘燕辉柳力
关键词:道路工程工程应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