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振江
- 作品数:144 被引量:286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2008-2011年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低蛋白血症371例分析
-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低蛋白血症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371例低蛋白血症患儿,根据其血清白蛋白浓度分为低蛋白组和无低蛋...
- 谢敏慧柏振江李莺顾凤珍
- 抗体延迟产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抗体延迟产生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285例,将病程14 d内血清抗体IgM 2次检测均为阴性,且IgG 2次检测抗体滴度无4倍及以上增高或减低的36例患儿设为抗体延迟产生组;将14 d内血清抗体检测IgM阳性或IgG 2次检测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高或减低的患儿249例设为抗体阳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免疫学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抗体延迟产生组中位年龄0.75(0.30,2.78)岁,显著小于抗体阳性组5.50(3.73,7.20)岁(P<0.001)。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低水平是造成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延迟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7),当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低于7.155 mmol/L时,预测发生肺炎支原体抗体延迟产生的敏感度为0.819,特异度为0.833。与抗体延迟产生相关基础疾病主要为新生儿期住院病史(P=0.007)和先天性心脏病(P=0.001)。抗体延迟产生组11.11%(4/36)发生痉挛性咳嗽、41.67%(15/36)发生喘息及33.33%(12/36)发生腹泻,显著高于抗体阳性组的0.40%(1/249)、24.50%(61/249)和9.64%(24/249)(P<0.05)。抗体延迟产生组63.89%(23/36)出现发热,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的92.37%(230/249)(P<0.001),发热持续天数[2.50(0.00,4.75)d]也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7.00(5.00,8.50)d](P<0.001)。抗体延迟产生组19.44%(7/36)发生大叶性肺炎,无一例发生肺外表现,显著低于抗体阳性组的75.50%(188/249)和14.86%(37/249)(P<0.05)。结论MPP患儿抗体延迟产生多见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低于7.155 mmol/L的患儿,尤其当存在新生儿期住院病史及先天性心脏病时。该类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痉挛性咳嗽、喘息为主要特征,出现发热、大叶性肺炎和肺外表现概率低。
- 洪怡陶黎梅黄贺陆洁杨慧萍王美娟吴水燕黄洁柏振江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抗体儿童体液免疫
- 苏州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危重症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是PICU下呼吸道感染的...
- 李莺项龙丁云芳陶云珍柏振江谢敏慧
- 苏州地区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急性呼吸衰竭(呼衰)患儿的病毒病原情况。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338例急性呼衰患儿,入院时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痰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V)、乙型IV、副流感病毒(PIV)1型、PIV 2型和PIV 3型。结果 338例患儿痰标本中,共检出病毒阳性127例,阳性率为37.6%。RSV[104例(30.8%)]占首位,其余依次是PIV 3型10例(3.0%),甲型IV 7例(2.1%),ADV 2例(0.6%),PIV 1型2例(0.6%),乙型IV 1例(0.3%),PIV 2型1例(0.3%)。其中单种病毒感染119例,2种病毒混合感染8例。各种病毒的构成比为RSV 81.9%,PIV 3型7.9%,甲型IV 5.5%,ADV 1.6%,PIV 1型1.6%,乙型IV 0.8%,PIV2型0.8%。年龄分布以≤3岁为主,其中≤1岁占81.1%。病毒感染所致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哮喘是急性呼衰的主要疾病。结论病毒是引起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衰的重要病原。其中RSV感染率最高,其次是PIV 3型和甲型IV。
- 徐忠柏振江谢敏慧徐仑张庆立华军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病毒重症监护室儿童
- 脓毒症中同型半胱氨酸转硫代谢障碍的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51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50例感染非脓毒症患儿(普通感染组)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健康对照组)的血浆Hcy水平进行比较;通过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检测Hcy代谢下游关键限速酶胱硫醚-β合酶(CBS)和胱硫醚-γ裂合酶(CSE)的水平,分析Hcy代谢障碍的可能机制。结果脓毒症组患儿血浆Hcy水平为(12.62±5.46)μmol/L,显著高于普通感染组[(9.42±2.28)μmol/L]和健康对照组[(8.14±1.6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中12例发生急性肾损伤患儿血浆Hcy水平为(16.48±5.87)μmol/L,显著高于39例未发生急性肾损伤患儿[(11.62±4.7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中6例发生急性肝衰竭患儿血浆Hcy水平为(18.35±7.10)μmol/L,显著高于45例未发生急性肝衰竭患儿[(11.84±4.7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小鼠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P<0.01);脓毒症小鼠肝脏及肾脏组织中Hcy代谢的关键限速酶CBS和CSE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的外周血Hcy水平升高,在发生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肝衰竭患儿中升高更加明显;脓毒症时可能通过抑制Hcy转硫代谢的关键酶CBS及CSE表达导致Hcy转硫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血Hcy水平升高。
- 黄贺吴箬凡施正康洪怡范紫薇樊丹陆洁吴水燕侯晓鸥胡丽芳柏振江
- 关键词:脓毒症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肾损伤急性肝衰竭
- 以ARDS为首发表现的婴儿型戈谢病一例
- 2012年
- 患儿女,6个月龄,因"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半小时"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伴有双眼凝视,头后仰。发病前精神、食欲良好。出生史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哥哥10岁,健康,
- 李莺柏振江杜晓晨谢敏慧
- 关键词:首发表现ARDS戈谢病婴儿型近亲结婚发病前
- 每日晨间小讲座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 2023年
- 探讨每日晨间小讲座在儿科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开展每日晨间10~15分钟小讲座。由规培医生和重症专科医生轮流进行讲座,讲座内容主要是儿科重症相关诊治指南。通过出科时考核和问卷调查与上一年度学员比较两组不同培训方式下住院医生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案例分析和对科室教学的满意度。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参加小讲座学员在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方面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p<0.05),两组学员操作技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参加小讲座组学员对科室教学的满意度最高(p<0.05)。每日晨间小讲座在儿科重症医学科住院医生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重症诊疗思维,学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 陈娇陈红梅柏振江
- 关键词:住院医师
- 苏州地区儿童甲型和乙型流感临床特征比较
- 柏振江徐忠李莺
- 气管插管在儿童急性喉炎喉梗阻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治疗儿童急性喉炎合并三度及以上喉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01月~200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监护病房(PICU)收治儿童急性喉炎45例,其中二度喉梗阻21例(47%),三度喉梗阻23...
- 黄赛虎谢敏慧李莺柏振江
- 关键词:喉梗阻急性喉炎儿童患者气管插管疗效评价
- 婴儿捂热综合征死亡因素分析
- 柏振江谢敏慧李莺华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