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晨敏

作品数:21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8篇急性
  • 5篇粒细胞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急性白血
  • 4篇急性白血病
  • 3篇蛋白
  • 3篇伊曲康唑
  • 3篇真菌感染
  • 3篇髓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康唑
  • 3篇化疗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血液
  • 2篇预后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市第三人...

作者

  • 21篇杨晨敏
  • 11篇李军民
  • 9篇沈志祥
  • 7篇沈杨
  • 4篇陈瑜
  • 4篇赵淑清
  • 4篇赵慧瑾
  • 3篇游建华
  • 3篇陈钰
  • 2篇陈秋生
  • 2篇徐子真
  • 2篇王学锋
  • 2篇陈丽
  • 2篇璩斌
  • 2篇王鸿利
  • 2篇李健
  • 1篇沈杨
  • 1篇陈瑜
  • 1篇沈志祥
  • 1篇吴方

传媒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前纵隔占位表现起病的急性白血病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09年
杨晨敏沈杨赵慧瑾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肉瘤免疫分型化疗
单一头孢吡肟经验性治疗急性白血病低危粒细胞缺乏感染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回顾性评估单一头孢吡肟经验性治疗急性白血病低危粒细胞缺乏(粒缺)发热的疗效。方法: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发生低危粒缺感染的155例次入选研究,其中男95例次,女60例次,年龄19~72岁,中位年龄38岁。低危的判断标准参考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标准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所制定的12条标准,治疗方法为头孢吡肟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2次,静脉点滴。结果:在入选的155例次感染事件中,128例次(82.6%)临床好转,27例次(17.4%)临床无好转,没有患者发生死亡。41例患者(26.4%)可获得细菌学资料,共检出52例次。检出的菌株中革兰阳性菌为20例次(38.5%),革兰阴性菌为32例次(61.5%)。在这41例患者中,35例(85.4%)获得痊愈,6例(14.6%)评判为无效,3例菌血症患者分别在治疗11、13和14d后症状、体征完全正常,细菌培养转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单一头孢吡肟经验性治疗急性白血病低危粒缺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沈杨杨晨敏游建华王爱华李军民陈钰沈志祥
关键词:头孢吡肟低危
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急性白血病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急性白血病(AL)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科AL住院高危患者入选研究。治疗组接受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性治疗,剂量为200mg,每天2次,持续至粒细胞缺乏(粒缺)恢复或发生发热或其他感染性事件。对照组不接受任何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143例患者入选研究,其中预防治疗组65例患者,17例(26.2%)出现发热,对照组78例患者,26例(33.3%)出现发热。两组比较,发热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367)。伊曲康唑口服液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9.2%)。预防治疗组抗真菌治疗总费用为390233元,人均6004元;对照组抗真菌治疗总费用为410200元,人均5259元。预防治疗组的粒缺-真菌治疗终点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48)。结论:伊曲康唑口服液可安全地应用于AL患者深部真菌感染预防治疗。
沈杨杨晨敏陈瑜游建华赵慧瑾陈秋生李军民沈志祥
关键词:伊曲康唑高危真菌感染
低负荷滤泡型淋巴瘤26例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低负荷滤泡型淋巴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26例低负荷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第1组采取观察和等待,第2组用4个疗程美罗华诱导治疗后观察,第3组用4个疗程美罗华诱导治疗后持续2年12个疗程美罗华的维持治疗。结果观察等待组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44%和37%;美罗华诱导组5年 EFS 和 PFS 分别为77%和71%;美罗华持续给药组5年 EFS 和 PFS 分别为92%和8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患者均无死亡。结论对低负荷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美罗华诱导和维持治疗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 EFS 和 PFS,提高生活质量。
杨晨敏李健
关键词:滤泡型淋巴瘤美罗华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CD表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分析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初诊免疫表型与完全缓解(CR)率及缓解期的关系。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骨髓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在AML中各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3>CD33>CD45>CD38>CD11b>CD117>CD14;干/祖细胞分化抗原CD34表达率为46%,以M2和M4为最高(63%和66%);M3几乎不表达CD34和HLA-DR;淋系抗原在部分AML中表达阳性;CD117+病例较阴性组具有明显低CR率和短CR期。提示免疫表型的相关研究将提高AML诊断准确性,并将有助于指导AML治疗和判断其预后。
程晓文马红霞陈钰沈杨杨晨敏王彦华谢碧霞沈志祥
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急性预后
恶性肿瘤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转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检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血浆含量及mRNA水平 ,探讨其与肿瘤浸润、播散的关系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 2 9例胃癌、2 3例肠癌患者组织中组织因子 (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 PA)mRNA水平 ;用ELISA法同步检测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含量 ,包括TF、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t PA、u PA、u PA受体 (u PAR)、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等。结果 术前恶性肿瘤组血浆TF、TAT、u PA、u PAR、PA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 (P <0 0 5 ) ,其中 ,有局部浸润、淋巴结肿大、远处脏器转移者u PA、u PAR升高更为显著 (P <0 0 1) ;TF、u PAmRNA在肿瘤细胞表达显著增高 (P <0 0 1) ,而t PAmRNA(P >0 0 5 )则减少。结论 凝血、纤溶功能亢进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细胞易播散、浸润的主要原因之一。t PAmRNA的表达可能为组织分化较好的特征。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 ,使TF、u
吴方璩斌王学锋杨晨敏王鸿利
关键词:U-PA凝血血分分子标志物胃肠道恶性肿瘤MRNA水平转录
以黄疸、肝大起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以肝大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黄疸、肝大为首发症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以肝大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羟基脲降白细胞数量,糖皮质激素退黄疸等对症支持治疗,继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血象改善且肝大明显消退.结论 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确切.
杨晨敏李健
关键词:黄疸肝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甲磺酸伊马替尼
伊曲康唑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符合经验性治疗、拟诊或确诊病例标准。对于拟诊或确诊病例,伊曲康唑续贯治疗;经验性治疗患者伊曲康唑静脉给药。经验性治疗以患者体温正常为有效。拟诊或确诊病例以临床表现消失为有效。结果:68例中,刚入组时经验性治疗病例62例,拟诊6例,治疗中11例转为拟诊病例。疗效评估时,经验性治疗51例,有效45例(88.24%);拟诊17例,有效16例(94.12%)。3例患者输注伊曲康唑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其中2例伴有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但无证据与伊曲康唑相关。结论:伊曲康唑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杨晨敏陈瑜沈杨李军民沈志祥
关键词:伊曲康唑淋巴瘤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急性白血病深部真菌感染疗效 安全性及药效经济学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口服液预防急性白血病深部真菌感染疗效、安全性及药效经济学。方法选取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均符合高危因素,高危的判断标准参考美国 IDSA 标准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
沈杨杨晨敏陈瑜游建华赵慧瑾陈秋生李军民沈志祥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深部真菌感染口服液安全性伊曲康唑药效经济学研究
丙戊酸钠诱导kasumi-1细胞分化与凋亡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kasumi-1的分化和凋亡作用。方法:MTT实验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VP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分化和凋亡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组蛋白H3(lys9)的乙酰化水平变化及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果:VPA可以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VPA作用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该期细胞由(53.07±6.05)%增加到(78.97±5.82)%,P<0.05。在较低浓度(0.5mmol/L),VPA可以诱导kasumi-1细胞髓系分化,其表面抗原CD13表达从(20.47±0.21)%上升到(68.67±1.15)%,P=0.000。联合G-CSF后作用更为显著〔(87.80±1.21)%〕,P=0.000。在较高浓度(2mmol/L)下,VPA则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流式检测AnnexinⅤ结合力上升。VPA能够上调kasumi-1细胞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增加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结论:VPA能通过抑制HDAC活性,抑制细胞增殖,诱导kasumi-1细胞分化和凋亡。
赵淑清杨晨敏陈丽李军民
关键词: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丙戊酸白血病细胞分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