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四海

作品数:25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9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教育
  • 5篇公民
  • 4篇社会
  • 4篇公民精神
  • 3篇地方本科
  • 3篇地方本科院校
  • 3篇院校
  • 3篇本科
  • 3篇本科院校
  • 2篇大学生
  • 2篇哲学
  • 2篇哲学思想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高校
  • 2篇办学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危...
  • 1篇当代大学生

机构

  • 19篇淮阴师范学院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淮安市教育局

作者

  • 25篇杨四海
  • 6篇程倩
  • 2篇陈玉君
  • 1篇沈志新

传媒

  • 3篇江苏高教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理论探讨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淮阴工学院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学海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岱宗学刊(泰...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外部环境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相对重点高校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所面临的发展困难和生存压力要大得多,处于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高校尤其如此。因此,研究确立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要深刻分析高校所处地域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趋利避害,突显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为高校发展赢得有效的空间。
杨四海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外部环境
中国道德历史演化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其影响
2014年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道德的指向,又有积极吸纳、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的要求。这使人们自然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思想史上的道德发展演化。审视和比较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近代康有为的大同理想,便可发现中国历史上道德演化轨迹呈现一种乌托邦的发展倾向。其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出正反两个方面,而并非仅限于人们通常所关注的消极方面。其正面的影响在于它促进了中国思想史上的思想解放,带来了特定时期的文化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现出个体意识的萌芽,促进了自由平等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显然,对中国道德历史演化的追根溯源将有助于人们形成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视界,有助于正确把握我国公民道德和社会政治发展的走向。
杨四海
关键词:道德乌托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
论毛泽东关于中国资产阶级论述的思想脉络——兼论毛泽东与民粹主义
2013年
中国资产阶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然而,对此党内曾一度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致使中国革命蒙受两次巨大损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了中国资产阶级性质和地位,并有效地发挥了它在中国革命中的积极作用,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毛泽东在建国后处理中国资产阶级问题时,出现了民粹主义的错误。
杨四海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资产阶级民粹主义
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
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
杨四海
关键词:公民精神意识形态
高校公民精神教育路径新探
2017年
公民精神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建构。目前高校公民精神的教育,理应包含世界主义精神、合作理念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内。公民精神内容的新发展,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路径:一是要把世界主义精神渗透在课程中;二是塑造和强化有助于公民合作理念培养的公共生活;三是铸造体现公民责任导向的集体主义实践平台。
杨四海程倩
关键词:公民精神学校教育集体主义价值观
社会个体身份演化与公民意识的成长
2017年
公民精神是公民素质的重要反映,其发展程度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研究我国社会个体身份从臣民到人民、从人民到公民的演进路向,以及公民精神的发展轨迹,有助于准确认识中国的公民精神。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依附性"臣民"长期存在,公民身份和公民精神无从显现;改革开放前"人民"的政治权利被有目的地放大,忽视了本质性的公民精神;改革开放后个体的发展,为公民精神的成长提供了条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确立,对公民精神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中国公民精神的成长,呈现出短期性、渐进性的特点。
杨四海程倩
关键词:臣民人民公民公民精神
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对接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但是肩负教师职前培养使命的院校对此却反应冷淡,依旧按照原有的培养目标、体制和方法培养学生,导致了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要实现两者的对接,就必须首先找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要从正确处理高师院校的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转变高师教育观念、矫正培养目标、创造高师教师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建立教师教育多元主体的协同体系等方面加以解决。
杨四海
关键词: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基础教育新课改对接
本科生班主任制的生存困境及发展出路被引量:23
2008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本科生班主任制的现实生存遭遇了无法回避的困境。但是,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本科生班主任制目前还将存在,或者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本科生班主任制要寻求新的发展,就应当积极探索和建立导师班主任工作制度,合理划分高校班主任与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关系,切实加强高校班主任的队伍建设。
杨四海
怀特海的后现代教育哲学思想与大学教育被引量:6
2006年
被誉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奠基人的怀特海,提倡过程哲学,推崇事物的相互联系,坚持多元论,倡导向他者开放,重视创造性培养,其哲学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大学的内涵、大学的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师的评价以及大学的审美教育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今天的大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杨四海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适应性原则论析被引量:4
2006年
适应性原则,是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人们评价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坚持这个原则的同时,不应当放弃精英教育阶段评价教育的知识(学术)质量观。此外,还要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人文价值取向,树立整体质量观。只有坚持这些原则和观念,才能力避过度强调适应性原则而带来偏重技术知识教育、仅仅重视对教育结果的评价、高等教育不平等加剧等问题。
杨四海
关键词:高等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