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纪召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非线性
  • 3篇旋转机械
  • 3篇轧机
  • 3篇扭振
  • 3篇传动
  • 3篇传动系
  • 3篇传动系统
  • 2篇时滞
  • 2篇时滞反馈
  • 2篇准周期
  • 2篇板带
  • 2篇板带轧机
  • 1篇大型旋转机械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系统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轧件
  • 1篇轧制力
  • 1篇柔度
  • 1篇柔度矩阵

机构

  • 10篇燕山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0篇李纪召
  • 8篇时培明
  • 8篇韩东颖
  • 5篇刘彬
  • 4篇朱占龙
  • 4篇侯东晓
  • 2篇蒋金水
  • 1篇王俊
  • 1篇刘浩然
  • 1篇李徐佳
  • 1篇夏克伟
  • 1篇褚庆忠
  • 1篇阳鑫军
  • 1篇王连进
  • 1篇刘飞
  • 1篇韩勇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单位载荷变形差值曲率的承载钢结构损伤识别
2012年
损伤是影响承载钢结构性能最重要的因素,及时、准确地诊断承载钢结构的损伤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根据模态柔度比固有频率或振型对损伤更敏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柔度矩阵的单位载荷变形差值曲率法识别承载钢结构的损伤。该方法将基于动力的柔度和静力测试中的变形结合起来,以动力测试数据反映结构静力特征的变化,当有损伤或损伤增大的时候,单位载荷变形差值曲率有更明显的变化。首先,建立了低阶的模态观测数据与柔度矩阵的表达式。其次,推导了单位载荷变形与柔度矩阵的关系,结合曲率模态和变形差值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单位载荷变形差值曲率识别承载结构损伤的方法。最后,通过对承载钢结构模型的损伤识别得出:该方法所需模态信息量小,只需一阶频率和振型信息即能够准确定位单损伤、两损伤;对于多损伤可以识别,精度有所下降,但基本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韩东颖时培明阳鑫军褚庆忠李纪召
关键词:损伤识别柔度矩阵
旋转机械传动系统扭振响应特性与故障识别方法研究
时培明刘彬韩东颖侯东晓朱占龙李纪召
该项目建立了故障传动系统扭振动力学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传动系统扭振动力特性规律,并建立了传动系统故障与扭振动力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了消除经验模态分解端点效应的方法,提出了特征模式函数的分析准则。结合小波变换技...
关键词:
关键词:旋转机械传动系统故障识别
一类高维相对转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Lyapunov-Schmidt约化与奇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一类高维相对转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降维与分岔特性.在考虑转动系统中间隙非线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广义耗散系统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一类高维相对转动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Lyapunov-Schmidt(LS)约化方法,通过对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能够揭示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与系统参数之间规律的低维等价分岔方程.运用奇异性理论对分岔方程进行普适开折,分析了系统的分岔特性.结合实例参数,对分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相对转动非线性动力系统发生动力失稳的参数区域及系统参数对动力失稳的影响规律.
时培明韩东颖李纪召蒋金水刘彬
关键词:高维系统奇异性
基于EMD和非线性动力特征的故障耦合大型旋转机械传动系统诊断方法研究
时培明韩东颖韩勇侯东晓刘彬朱占龙李纪召
课题研究提出了延拓与余弦窗函数、可变窗函数相结合的抑制端点效应的改进EMD方法,解决了延拓部分不精确和加窗函数后使原信号发生改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EMD方法的端点效应问题。建立了含有裂纹碰摩耦合故障的转子-轴承系...
关键词: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多因素作用下高速板带轧机传动系统非线性扭振动力特性与稳定性研究
时培明韩东颖蒋金水侯东晓王俊朱占龙李纪召夏克伟
课题研究基于转子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考虑结构间隙、非线性摩阻、接轴倾角等非线性因素建立板带轧机传动系统多自由度扭振动力学模型。采用L-S约化方法,通过对高维轧机传动系统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能够揭示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与...
关键词:
关键词:板带轧机传动系统
轧件不对称滞后变形下动态轧制力建模及仿真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分析轧制过程中轧辊振动对轧件弹塑性变形状态的影响,研究不同轧辊振动方向下轧制力的变形特点及其表达形式,建立一种具有不对称滞后变形作用的动态轧制力模型。基于不对称动态轧制力模型,通过以某厂1780轧机实际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得到轧辊半径、轧辊转速、前张力、后张力及入口厚度等因素变化下动态轧制力与轧辊振动位移之间的滞后关系曲线。从仿真结果中可以得出,随着轧辊半径的不断增大,滞后区域会逐渐增大,导致系统的耗散能量增大;减小轧辊的转速、板带的入口厚度都会使滞后区域减小,从而减少耗散的能量;同时还通过前、后张力对滞后曲线的影响规律验证热连轧机的微张力控制特点。以上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抑制轧机振动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侯东晓刘浩然李纪召刘飞
关键词:轧机轧制力
一类准周期参激非线性相对转动动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时滞反馈控制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了一类含准周期参数激励和时滞反馈的相对转动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多尺度法求解1/2亚谐波主参数共振下的分岔响应方程,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在求解非受控系统的定常解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准周期参数激励对系统响应的影响.采用时滞反馈控制的方法对系统分岔和极限环(域)进行控制,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时滞参数可以实现对系统分岔的控制,并能有效地控制极限环(域)的幅值和稳定性.
时培明李纪召刘彬韩东颖
关键词:时滞反馈极限环
板带轧机主传动非线性参激扭振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研究
板带轧机是钢铁工业中的关键核心设备,随着轧制速度和强度的不断提高,轧机传动系统频繁出现异常扭振失稳现象,严重影响轧制生产,制约轧制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本文以板带轧机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参数激励及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基...
李纪召
关键词:板带轧机动力学特性时滞反馈
文献传递
大型承载钢结构安全评估及剩余寿命预测理论研究
韩东颖时培明王连进李徐佳朱占龙李纪召
该项目基于静/动力检测和无线传输实时监测数据,采用统一的损伤量化指标-当量损伤系数,应用基于复合子结构的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分步法,提出对承载钢结构多重损伤缺陷诊断的理论。研究大型承载钢结构多重损伤缺陷的智能诊断技...
关键词:
关键词:承载力评价
一类准周期参激非线性扭振系统的周期簇发被引量:6
2012年
考虑旋转机械中两种频率不同的周期参数激励同时存在对其传动系统的影响,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一类含准周期参激刚度和摩擦阻尼的非线性扭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多尺度法对该扭振系统进行求解,得到系统在1/2亚谐波主参数共振下的幅频特性方程和分岔响应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当两种周期参激的频率相差较大时非线性扭振系统的周期簇发现象,分析了快变参激和慢变参激对扭振系统的周期簇发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产生周期簇发的参数取值区域。在该区域内系统发生静息态与激发态的相互转迁,当快变激励的幅值减小时,激发态区域扩大,簇发的时间延长,通过调节慢变参激幅值会改变系统簇发的类型和轨迹。
时培明李纪召刘彬韩东颖
关键词:旋转机械扭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