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树玲

作品数:65 被引量:538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肿瘤
  • 25篇腺癌
  • 24篇乳腺
  • 20篇乳腺癌
  • 15篇甲状腺
  • 14篇腺肿瘤
  • 11篇切除
  • 10篇动脉
  • 10篇切除术
  • 10篇外科
  • 10篇颈动脉
  • 8篇乳头
  • 7篇乳头状
  • 7篇甲状腺肿
  • 7篇甲状腺肿瘤
  • 6篇乳腺肿
  • 6篇乳腺肿瘤
  • 6篇颈动脉切除
  • 5篇血管
  • 5篇预后

机构

  • 40篇天津医科大学
  • 25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市肿瘤研...

作者

  • 65篇李树玲
  • 13篇高明
  • 9篇葛正津
  • 7篇刘经祖
  • 7篇徐本义
  • 6篇方志沂
  • 5篇孙保存
  • 5篇傅西林
  • 5篇张仑
  • 5篇张艳
  • 4篇于洋
  • 4篇颜宪秋
  • 4篇张瑾
  • 3篇杨力珍
  • 3篇李小龙
  • 3篇刘红
  • 3篇冯玉梅
  • 3篇张连郁
  • 3篇毛慧生
  • 3篇程文元

传媒

  • 25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齐鲁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The Ch...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十届全国普...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5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及其基因相关肽检测的临床意义——附88例报告(英文)
2005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降钙素及其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规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回顾性研究包括对58例甲状腺髓样癌病例血清中降钙素的分析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相应标本中降钙素及其基因相关肽的表达情况;对新人组30例病例进行放射免疫学测定。结果(1)术后1个月降钙素水平正常与升高的患者之间,肿瘤复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约98%的患者肿瘤标本降钙素染色呈阳性,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阳性率为87.8%。(3)部分术前降钙素水平正常的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升高。(4)术后1周左右降钙素下降至一稳定水平。结论降钙素可以作为指导甲状腺髓样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有助于部分降钙素阴性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前诊断。
于洋高明李树玲徐本义孙保存刘经组
关键词:降血钙素基因相关肽脊髓肿瘤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阐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1974至1994年间收治的具有完整病历记录和随访观察的PTC病例505例,按国际最新甲状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重新分型,总结并分析各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结果所有变型中,弥漫硬化型发生率最高,达20.0%;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及大滤泡型发生率最低。高细胞型、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和弥漫硬化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和侵出腺外发生率较高,预后差;乳头状微癌和大滤泡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和侵出率则较低,预后好。按照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的高低差异可将所有变型分为高转移变型组(高细胞型、弥漫滤泡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中转移变型组(滤泡型、嗜酸性细胞型、实体状变型、间质高度增生呈结节状筋膜炎样型、透明细胞型、典型PTC)和低转移变型组(大滤泡型、乳头状微癌),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3.0%,55.5%及34.1%(P<0.05)。结论PTC各组织学变型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应细化外科处理原则,以使患者得到更加恰当的治疗。
高明李小龙高松源孙保存张连郁巴图李树玲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生物学特性
喉声门上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处理(附50例报告)
1993年
1978年至1987年经手术治疗喉声门上区癌50例,对临床无颈淋巴结转移的36例,19例仅切除原发灶,17例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选择性功能性颈深上淋巴结清除术;另14例临床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行原发灶切除的同时行治疗性颈清除术。结果,T_1N_0M_0 T_2N_0M_0 T_(3-4)N_0M_0 T_(1-4)N_(1-2)M_0各组转移率分别为15%,50%,60%和71.4%,且转移部位皆在中、上颈部。本文提出声门上区癌颈淋巴结的处理意见为:T_1N_0M_0组行选择性中、上颈功能性区域淋巴结清除术;T_2N_0M_0和T_3N_0M_0组行选择性功能性颈清除术;T_(1-4)N)(1-2)M_0组行治疗性颈清除术。
杨力珍李树玲
关键词:颈淋巴结喉肿瘤
甲状腺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甲状腺可发生多种疾病,治疗方法各异,其中,适宜外科治疗者主要是甲状腺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虽然有些也采用外科治疗,但并非该病的唯一治疗方法。甲状腺肿瘤外科治疗所采用的术式及病例选择等,至今国内、外仍存在一...
李树玲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外科治疗病例分析术式选择
文献传递
不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
总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科1979-2002年间对颈部肿瘤固定于颈动脉的患者施行不血管重建的颈动脉切除术31例的经验。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14-58岁,包括颈动脉体瘤23例(恶性8例),迷走神经体瘤2例(...
张艳高明李树玲
关键词:颈动脉切除术
文献传递
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研究(附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对治疗的作用。方法 自 1989年 5月至 1997年 10月对我院外科治疗的 48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基础水平降钙素检测 ,并分析其和手术范围的关系。结果 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 3 6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除术 ;8例行甲状腺癌局部广泛切除术 ;4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术。 48例甲状腺髓样癌中 ,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者 2 0例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阳性者 4例 ,淋巴结转移率为2 0 %。基础水平降钙素升高者 2 8例 ,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阳性者 2 7例 ,淋巴结转移率 96.4%。结论 基础水平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升高时 ,应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基础水平降钙素正常时临床上无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人 ,可暂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叶切除 ,术后紧密随访 ,并予以基础水平降钙素监测。
程文元徐本义李树玲
关键词:降钙素甲状腺髓样癌颈淋巴结转移
颅外颈动脉动脉瘤被引量:1
1998年
颅外颈动脉动脉瘤临床少见,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天津市肿瘤医院头颈科1986~1997年间共收治本病8例。本文重点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 1 一般资料 本组颅外颈动脉动脉瘤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19—58岁,病期1月—1.5年,左侧3例,右侧5例。8例中发生自颈内动脉3例,颈总动脉4例,颈动脉分岐部1例。8例中3例因动脉瘤破裂(均发生自颈总动脉)而来诊。全部8例中7例术前临床均考虑本病。
刘经祖李树玲
关键词:颅外颈动脉动脉肿瘤外科手术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附702例报告)被引量:1
1997年
1981~1983年有702例乳腺癌接受了根治手术和化疗,有/无术后放疗。Ⅰ期83例,Ⅱ期390例,Ⅲ期229例。根治术471例,改良根治204例,27例行全乳切除加低位腋清除术。所有病人都接受了全身化疗和有选择的区域放疗。Ⅰ、Ⅱ、Ⅲ期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2.5%、51.8%。好于其他作者和我们过去的报导。回顾分析的结论为:综合治疗乳腺癌改善了远期生存率,对腋淋巴结阳性患者补加术后放疗降低了锁上复发率,但没有看到术后放疗对预后的明显影响。
李瑞英王平王佩国刘恩成郎义芳李树玲刘卫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综合疗法预后病例报告
博学而创新推动医学前进被引量:1
2010年
学为求知之本,学之目的在于发扬所学以取得新知,博学而创新方能推进医学发展。因此,医务工作者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必须认真思考,运用超前意识深入探索,不断开辟新思路,还要勇于行动,在困难面前永不退却。只有遵循此途,才有可能推动医学不断加速前进。
李树玲
关键词:医务工作者
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评价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81年7月至2006年8月127例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7例患者中,105例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发音总成功率为82.7%(105/127)。所有发音成功的患者经2~27年的随访,发音效果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分析22例患者发音失败的原因,手术技术操作不当的9例(造成造口过小的7例,造口过大的2例);术后感染13例(造成造口过小的10例,造口过大的3例)。造口的大小是发音成败的关键,手术技术操作不当和术后感染是发音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发音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简单易行,适宜在临床推广。
王旭东吴延升李树玲
关键词:喉切除术言语无喉气管造口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