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禄
- 作品数:20 被引量:83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荒漠区优质樟子松苗木培育及农防林营造技术
- 刘世增满多清严子柱康才周吴春荣李银科李德禄金红喜尉秋实朱国庆马力王永桢李万年
- 针对干旱区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难题,从樟子松种子育苗及幼苗的生理生态特性、适应能力及生态环境差异入手,借鉴国内外樟子松及当地针叶树苗木繁育技术,通过土壤改良、苗床设计、水肥控制、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耐盐性指标、沙地衬膜...
- 关键词:
- 关键词:樟子松农防林苗木培育干旱荒漠区
- 一种意大利石松容器种子育苗方法
- 一种意大利石松种子容器育苗方法,包括种子引进及种子处理、土壤配置及营养钵选择、播种期与播种方法、育苗期管理;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意大利石松无成熟的容器种子育苗方法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为意大利石松在我国西北沙区成功引种奠定了基础...
- 刘世增刘有军满多清李德禄金红喜
- 文献传递
-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人工梭梭林对土壤碳库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民勤干旱沙区种植人工梭梭林4,13,36年后的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无机碳(Soil inorganic carbon,SIC)、全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碳(soil total carbon,TC)含量及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动沙地种植梭梭后,0-50cm层灌丛下和行间SOC和TN含量总体随造林年限增加而增加,5-50cm层灌丛下SIC含量在13年梭梭林地最高。36,13年林地0-50cm层灌丛下SOC和TN储量均高于行间,而13年灌丛下SIC储量低于行间,4年灌丛下5-50cm层SOC、TN和SIC储量均低于行间。0-50cm层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全氮储量增幅分别为102.44%,24.66%,54.55%,36年林地SOC和TN储量随土层加深先降低后增加,但4,13年和流动沙地SOC、SIC和TN储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占总碳比例随造林年限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造林年限、土层深度等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显著相关(P<0.01)。民勤干旱沙区造林提高了土壤碳库截存量,并且随林龄增长而增长。
- 尚雯李德禄魏林源马全林唐进年李银科张芝萍张卫星高松涛
- 关键词:干旱荒漠区沙地造林土壤无机碳土壤全氮
- 民勤沙区根灌节水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
- 严子柱唐卫东李德禄杜虎林张芝萍姜生秀龚真军李昌龙李菁菁
- 项目组立足民勤绿洲现状,采用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法,在民勤沙区开展了根灌节水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成果,该项目是依托杜虎林研究员的根灌这一发明专利,在甘肃民勤沙区生态固沙林、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经...
- 关键词:
- 关键词:滴灌灌水制度土壤水分
- 一种意大利石松容器种子育苗方法
- 一种意大利石松种子容器育苗方法,包括种子引进及种子处理、土壤配置及营养钵选择、播种期与播种方法、育苗期管理;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意大利石松无成熟的容器种子育苗方法的技术难题,本发明为意大利石松在我国西北沙区成功引种奠定了基础...
- 刘世增刘有军满多清李德禄金红喜
- 文献传递
- 几种不同生境条件下天然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与特征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对甘肃境内三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天然沙冬青种群的野外调查,对其种群特征、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三种生境的天然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及特征差异明显。石质山坡阳坡的平均密度、高度、冠幅、分枝数均高于阴坡面的;固定沙地沙冬青种群平均密度较小,但受到风吹沙埋的影响,分枝数较多。2)石质山坡阳坡和阴坡沙冬青个体主要是幼树,属于稳定型种群,但天然更新困难,几乎没有幼苗,缺乏后备资源,极有可能衰退;固定沙地沙冬青个体主要是老龄树,没有幼苗,种群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退,属于衰退型种群。3)沙冬青种群的生境主导了种群的分布格局,石质沙坡阳坡和固定沙地沙冬青种群呈均匀分布,石质山坡阴坡沙冬青种群呈集群分布。
- 张进虎廖空太李德禄严子柱张锦春
- 关键词:沙冬青种群特征年龄结构
- 石质山坡沙冬青群落及其土壤特征被引量:4
- 2010年
- 沙冬青为干旱荒漠常绿灌木,是中国首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抗旱抗寒性能强、防风固沙效果好、药用价值高等特点。但由于本身分布区狭小,病虫害严重,加之人为破坏,天然沙冬青已趋于濒危,又没有形成大面积的人工种群。该文以生长于景泰县境内的石质山坡沙冬青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野外考察和调查、室内样品化验,确定了不同坡向沙冬青群落的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及其林地土壤粒度、水分及化学性质等,为科学合理的人工保护、繁育沙冬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张进虎廖空太张亮霞李德禄
- 关键词:土壤特征
- 一种黄花补血草的组织培养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花补血草的组织培养方法,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途径获取再生苗,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消毒;(2)无菌苗培养;(3)愈伤组织诱导;(4)不定芽分化;(5)生根培养。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解决了黄花补血草种子育苗效...
- 张莹花徐先英尉秋实王方琳李德禄
- 影响互叶醉鱼草硬枝扦插成活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以互叶醉鱼草1~2年生枝条为穗条,通过不同采穗时间,以不同枝条部位作插穗,不同激素处理插穗的单因素试验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枝条部位3因素组合的正交试验,进行了影响互叶醉鱼草硬枝扦插成活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穗时间、采穗部位、激素处理插穗均对互叶醉鱼草硬枝扦插的成活率,成活苗的平均根数、平均根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以4月5日采穗,选用1~2年生健壮的互叶醉鱼草枝条的基部作插穗,用200mg/L的ABT,对插穗浸泡处理2h,其扦插的效果最佳,扦插后60天,扦插成活率达85.4%,新枝生长量达13.6em。
- 李治元何芳兰尉秋实李德禄
- 关键词:互叶醉鱼草硬枝扦插成活因素
- 河西绿洲防护林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被引量:12
- 2006年
- 由于河西走廊人口增加、单位面积耕地用水量减少、渠道水泥化的发展、防护林病虫害加剧等因素的制约,走廊绿洲小网格杨树防护林、边缘区防风固沙林营造模式已不适应河西绿洲防护林体系发展的要求。杨树易繁殖、速生、成林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本区主要的农防林树种,通过正确利用杨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依据当地病虫害状况,适时进行树种的更替更新,以防止自然灾害,是防护林更新复壮的基本措施。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加快防护林林种多样化、区域自然式林业、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将是未来林业发展的趋势,也是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 廖空太满多清张锦春严子柱李德禄
- 关键词:河西绿洲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