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东

作品数:246 被引量:74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五”科研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100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1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0篇脊柱
  • 130篇侧凸
  • 128篇脊柱侧
  • 127篇脊柱侧凸
  • 83篇特发性脊柱
  • 83篇特发性脊柱侧...
  • 64篇青少年特发性
  • 63篇手术
  • 59篇青少年特发性...
  • 38篇腰椎
  • 38篇椎弓
  • 38篇椎弓根
  • 37篇后路
  • 33篇螺钉
  • 32篇椎弓根螺钉
  • 31篇内固定
  • 27篇胸椎
  • 24篇疗效
  • 19篇畸形
  • 18篇术后

机构

  • 238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解放军第89...
  • 3篇洛阳市中心医...
  • 3篇解放军第97...
  • 2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解放军第98...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姜堰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海门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东至县...

作者

  • 246篇朱晓东
  • 217篇李明
  • 66篇吴大江
  • 61篇白玉树
  • 59篇顾苏熙
  • 48篇王静杰
  • 42篇倪建强
  • 42篇方秀统
  • 42篇赵永飞
  • 38篇杨晓明
  • 35篇倪春鸿
  • 35篇王传峰
  • 34篇陈自强
  • 32篇王传锋
  • 30篇赵颖川
  • 28篇刘洋
  • 26篇侯铁胜
  • 26篇吴骏峰
  • 25篇贺石生
  • 20篇赵新刚

传媒

  • 25篇脊柱外科杂志
  • 18篇中国矫形外科...
  • 15篇中国脊柱脊髓...
  • 12篇第十一届全军...
  • 10篇第八届全国颈...
  • 10篇泛长江流域骨...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2013年上...
  • 6篇实用骨科杂志
  • 6篇第八届全国脊...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4篇颈腰痛杂志
  • 4篇第三届中西医...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骨科临床...
  • 2篇中医正骨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国际医学...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7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12篇2011
  • 21篇2010
  • 19篇2009
  • 21篇2008
  • 54篇2007
  • 5篇2006
  • 14篇2005
  • 23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广泛松解联合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矫治青少年特发性腰椎侧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单纯后路广泛松解技术联合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胸腰段和腰段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连续收治了54例(女,36例,男,18例)青少年特发性胸腰段和腰段脊柱侧凸患...
顾苏熙李明朱晓东方秀统王静杰杨晓明赵永飞吴大江倪建强杨志洲上官磊王传峰吴骏峰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松解胸腰段腰椎
文献传递
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与钉钩混合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回顾,对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和钉钩混合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从2000年至2004年于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中选取60例配对分为两组(A、B ...
朱晓东赵永飞李明倪建强杨晓明上官磊吴大江吴骏峰王静杰王传峰方秀统顾苏熙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系统肺功能
文献传递
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Lenke5型AIS胸弯自发矫正比较及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融合胸弯术后自发矫正情况。[方法]1997年5月~2005年10月,共72例接受手术的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40例采用选择性前路手术(A组),32例采用选择性后路手术(B组),随访时间最少2年。[结果]末次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相关并发症,A组术前胸弯平均30°,术后平均16°;B组术前33°,术后18°。两组患者术后未融合胸弯大多得到了明显改善,且两组患改善率没有差别,但末次随访发现,72例患者中,4例患者(C组)术后胸弯加重,躯干发生了失平衡,A组、B组各2例。该4例患者(TL/L:T)Cobb’s比率均值为1.09,其余68例(D组)比率均值为1.59。C、D组患者胸弯柔韧性也有差别,C组较D组僵硬(分别34.2%和57.3%).[结论]选择性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未融合胸弯自发矫正效果相当,但术前对患者(TL/L:T)Cobb’s比率和胸弯柔韧性进行评估非常重要。
姚昱倪建强李明贺石生方秀统顾苏熙朱晓东章筛林
关键词:选择性手术椎弓根螺钉技术
颈前路非融合与融合技术联合应用治疗颈椎病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技术联合应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6月期间,采用前路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联合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治疗28例颈椎病患者,手术涉及二个椎间隙19例,涉及三个椎间隙9例,置换和融合为相邻间隙24例,非相邻间隙4例。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和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定,按Odom标准评定治疗效果。根据术前、术后、随访时的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内固定及人工椎间盘的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85min;出血量50~300ml,平均180ml。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步好转。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椎动脉损伤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经过14~39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内置入物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时间在3~8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人工椎间盘置换节段运动功能良好。术前JOA评分为10.3分,末次随访时为13.8分,平均改善率为52.2%;术前NDI评分为38.5分,末次随访时为22.3分,较术前显明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按Odom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14例,良8例,尚可5例,差1例。结论: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技术联合应用可综合两种技术的优点,在彻底减压的同时,减可少固定融合节段。
毛宁方赵颖川倪海健李明王传锋吴云刚白玉树朱晓东石志才
关键词:颈椎病非融合
全胸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脊柱畸形矫治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对脊柱侧凸矫治术中应用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自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应用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男12例,女28例,根据Lenke分型...
李明刘洋倪春鸿朱晓东白玉树赵新刚
关键词:全椎弓根螺钉脊柱侧凸脊柱畸形矫治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融合至上胸椎区域发生近端交界区后凸畸形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至上胸椎区域(T以上)术后近端交界区后凸畸形的发生状况并系统探讨其危险因素。背景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近端交界区后凸畸形的发生已被多家医疗机构报道,但是由于各家机构手术方法...
李明王静杰贺石生朱晓东赵永飞
文献传递
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柔韧性与矫正率的关系:比矫正率能消除柔韧性的影响吗?
李明杨长伟朱晓东吴大江赵颖川陈家瑜
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柔韧性与矫正率的关系:比矫正率能消除柔韧性的影响吗?
研究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在三维平面的畸形。柔韧性是估计其手术后矫正程度的重要指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矫正经历了三个时代,其矫正率也得以不断提高,目前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已开始广泛运用于AIS矫...
李明杨长伟朱晓东吴大江赵颖川陈家瑜
文献传递
新型支点侧屈位X线片在脊柱侧凸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新型支点侧屈位X线片应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胸弯融合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支点侧屈位装置,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住院的2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术前融合节段的选择,其中女性18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14.8岁(10.0~19.0岁),13例为Lenke 1AN型;4例为Lenke 1BN型;1例为Lenke 1A-;5例为Lenke 1CN型。影像学评估包括术前站立后前位X线片、新型支点侧屈位X线片以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站立后前位X线片。测量患者Cobb角,计算该方法比传统方法节省的融合节段。结果术前站立后前位X线片Cobb角平均为(43.7±6.0)°,新型最大支点侧屈位X线片Cobb角平均为(9.2±4.8)°,术后1周站立后前位X线片Cobb角平均为(9.6±3.7)°,末次随访站立后前位X线片Cobb角平均为(10.8±3.7)°。新型最大支点侧屈位X线片平均Cobb角与术后1周站立后前位X线片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P=0.483);术后1周站立后前位X线片平均Cobb角与末次随访的站立后前位X线片平均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5;P=0.001)。23例AIS患者中17例(74%)患者比传统的Harrington方法节省了至少一个以上融合节段。结论新型支点侧屈位X线片能够安全有效的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的选择。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中应用新型支点侧屈位X线片能够节省融合节段,更多的保留脊柱活动度。
杨依林王飞栗景峰魏显招陈自强朱晓东李明
关键词:脊柱侧凸融合节段
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结果与置钉密度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置钉密度是否影响Lenk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冠状位和矢状位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同一中心手术治疗的31例采用后路全钉选择性融合的Lenke1型AIS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2年随访结果。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置钉密度与冠状位Cobb’s角矫正率及矫正比率的关系,置钉密度与冠状面术后2年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及矢状位角度变化的相关关系。根据置钉密度的高低将患者分为高密度组(>0.7)与低密度组(≤0.7),统计比较两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术前平均年龄为15.3岁,术前主胸弯角度平均为(48.5±8.5)°,术后2周随访平均矫正至(16.0±6.9)°,冠状位平均矫正率为68%;手术即刻矫正率与植入螺钉密度的相关性为-0.19(P=0.315),矫正比率与植入螺钉密度的相关性为-0.10(P=0.589),冠状位矫正角度丢失与植入螺钉密度的相关性为-0.04(P=0.837);矢状位胸椎后凸术后角度减少与置钉密度相关性0.09(P=0.619)。高、低置钉密度两组平均植入物密度分别为0.85与0.61(P<0.01),其它参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否考虑柔韧性因素,Lenke1型AIS胸弯冠状面矫正率与置钉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矢状位胸弯生理曲度的变化与置钉比例无关。冠状面矫正角度2年丢失及矢状位角度变化与置钉密度也无关。
杨长伟赵云飞朱晓东李明
关键词:脊柱侧凸青少年矫形外科手术骨螺丝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