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清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儿童
  • 6篇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急性
  • 4篇淋巴细胞白血...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微小残留病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术
  • 3篇儿童急性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表型
  • 2篇儿童急性淋巴...
  • 2篇表型
  • 1篇单核

机构

  • 10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成都市温江区...

作者

  • 10篇景清
  • 7篇李戈
  • 4篇张熔
  • 2篇张剑波
  • 2篇廖静
  • 2篇季丽娟
  • 1篇房俊
  • 1篇母得志
  • 1篇孙怀强
  • 1篇白峰岩
  • 1篇陈杰
  • 1篇闫峻峰
  • 1篇黄建鸣
  • 1篇杨季云
  • 1篇石毓君
  • 1篇边原
  • 1篇屈艺
  • 1篇杨阳
  • 1篇贾荟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式细胞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具有快速、敏感、可定量的优势。联合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可检测几乎所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MRD,可评估早期治疗反应,预示复发,实施个体化治疗,提高生存质量。本文重点介绍多参数FCM检测MRD的原理、优缺点及临床意义。
景清李戈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表型儿童
不同步或跨系表达抗原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到两组四色抗体,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CD45/CD19/CD10/CD13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CD45/CD19/CD22/CD34,对20例完全缓解后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MRD定期检测。同时以非白血病患儿为对照,探讨CD45/SSC设门,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检测MRD的有效性。结果20例B-ALL患儿中,90%患儿初诊时存在CD45、CD34、CD19、CD10表达量的异常。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表达以≥0.03%为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5/CD19/CD10/CD34、CD45/CD19/CD10/CD13、CD45/CD19/CD22/CD34三组抗体组合发生频率最高,分别为40%、35%和30%。结论CD45/SSC设门,CD45/CD10/CD34可作为B-ALL患儿MRD检测的有效抗体组合。根据B-ALL患儿初诊异常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至两组四色抗体组合,再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用于检测MRD,既能使检测个体化又可避免假阴性。
景清李戈张剑波黄建鸣张熔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表型儿童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诊治的儿童传单112例临床资料。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双眼睑浮肿(33%),肝肿大(12.5%),鼻塞(42%),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疹(3.6%),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检查:变异淋≥10%(30.4%);传单肝功变化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T细胞亚群检测92.5%表现CD3^+CD8^+明显增高,CD3^+CD4^+、CD3^+CD4^+/CD3^+CD8^+明显减低。EBV-VCA-IgM阳性(92.9%),EBV-DNA阳性(84.8%)。结论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综合分析临床特点与实验室结果,可减少误诊和漏诊。
景清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儿童
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血清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消化道出血的血清学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21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健康儿童102例为对照,比较两组WBC、NEU、LYM、HGB、PLT、NLR、PLR指标的差异,并比较以上指标在消化道出血组与无消化道出血组间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HSP患儿发生消化道出血的血清学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HSP组WBC、NEU、PLT、NLR、PL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消化道出血组WBC、NEU、PLT、NLR、PLR、ESR均高于无消化道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3. 871,95%CI:1. 621~9. 091)是HSP患儿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4) 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84,最佳临界值为2. 34,敏感度为78. 8%,特异度为86. 4%。结论:NLR对儿童HSP消化道出血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廖静景清吴艳梅郑佳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儿童
自行建立的33项儿童药物不良事件触发器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自行建立的33项触发器在儿童药物不良事件(ADE)监测中的效能,并探讨可能与ADE相关的患儿特异性因素。方法采用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全面触发工具白皮书推荐的抽样方法,从四川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至9月30日出院患儿病历中抽取200份病历,以自行建立的33项儿童ADE触发器对病历进行检测,对检出触发器阳性触发的病历进一步分析患儿是否发生ADE,进行ADE分类、分级及因果关系判定,并分析致儿童ADE的常见药物种类以及患儿特异性因素与ADE的相关性。结果200份病历涉及200例患儿,其中男性128例,女性72例;平均年龄6岁,范围出生后38 min^18岁;住院时间2~43 d,平均10 d。200份病历中至少检测到1次触发器阳性触发的病历为128份,触发器阳性触发率为64.0%(95%CI: 57.0%~71.0%)。33项触发器中有29项(87.9%)检测到394例次阳性触发,判定发生ADE 98例次,涉及41例患儿,触发器ADE检出率为20.5%(41/200),触发器检测ADE的阳性预测值为24.9%(95%CI: 20.1%~28.0%)。98例次ADE可归为12大类,较常见者为白细胞数量异常(21.4%,21例次)、皮肤损害(11.2%,11例次)和血小板数量异常(10.2%,10例次);1、2、3级ADE分别占39.8%(39例次)、56.1%(55例次)和4.1%(4例次);因果关系判定为肯定相关、很可能相关、可能相关、待评价和无法评价者分别为4例次(4.1%)、73例次(74.5%)、19例次(19.4%)、1例次(1.0%)和1例次(1.0%)。98例次ADE涉及18类52种药物,药物出现频次为1~16次,共143次,其中以抗肿瘤药物出现频次最多(44.1%,63次),其次为抗菌药物(23.8%,34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和诊断病症为白血病与发生ADE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结论自行建立的33项触发器可有效监测儿童ADE,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可能与ADE相关的患儿特异性因素为住院天数多和罹患白血病。
刘翌景清边原闫峻峰
关键词:儿童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AML)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初治AML患儿、12例缓解期患儿(30份)、18例复发患儿,30例细胞形态学正常人的骨髓标本中的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动态检测20例初治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以ABL为内参照,采用2-△△ct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初治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p<0.001);缓解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与初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监测儿童AML20例显示,初治时W T1高表达,完全缓解后W T1表达水平下降,复发时W 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0例中5例在临床复发前3-7个月表达水平开始上升。③动态检测的20例患儿初治时W T1阳性组和阴性组完全缓解率(CR)、3年总生存率(O 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2-30天的W T1阳性组3年O S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方法。WT1基因在儿童急性AML中表现为促癌基因的作用,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疗效评价,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和预后判断。
张熔孙怀强李戈白峰岩杨阳景清石毓君杨季云
关键词:WT1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
三组四色抗体的流式细胞术监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的三组四色抗体流式细胞术,监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组四色荧光抗体组合(CD_(45)/CD_(19)/CD_(10)/CD_(34),CD_(45)/CD_(19)/CD_(10)/CD_(13)和CD_(45)/CD_(19)/CD_(22)/CD_(34))检测18份初诊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骨髓样本(A组)和67份该病治疗后缓解患儿骨髓样本(B组)的白血病相关异常免疫表型(leukemia-associated aberrant immunophenotyping,LAIP)细胞。A,B两组样本来源于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和定期随访的42例患儿,年龄为1~12岁;男性患儿为30例,女性为12例。同时,检测12份正常儿童骨髓(C组)作为对照(同期在本院就诊)。结果由于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的白血病相关异常免疫表型细胞与正常骨髓B细胞,在流式散点图中分布位置有差异,从而筛选出8个有价值的双参数散点图,以监测临床缓解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微小残留病。本方法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组和B组患儿骨髓中的微小残留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16/18)和48%(32/67);白血病相关异常免疫表型细胞在A,B两组样本中分别为(67.8±36.4)%((?)±s)和(0.056±0.083)%((?)±s),A组患儿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P<0.01)。分析3例复发患儿复发前的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复发前均检测到微小残留病呈阳性,并且其白血病呈相关异常免疫表型细胞均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易于标准化操作的监测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微小残留病的方法。
张剑波李戈母得志房俊陈杰景清屈艺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白血病B细胞急性流式细胞术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白血病致严重不良反应2例报告被引量:4
2007年
景清李戈季丽娟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蝶呤严重不良反应甲氨蝶呤治疗儿童白血病无病生存率MTX治疗
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评估的临床意义
张熔李戈廖静贾荟景清
胸腺肽、干扰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干扰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23例,随机分为胸腺肽治疗组50例,干扰素治疗组67例,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普米克令舒加博利康尼雾化,退热,吸痰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用胸腺肽50mg/d,静脉滴注,疗程5d,-α2b干扰素50-100万U/d,肌肉注射,疗程5d,及联用胸腺肽和-α2b干扰素治疗。观察各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及住院时间。结果各治疗组的发热、喘憋、咳嗽、肺部干、湿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组疗效最佳(P〈0.05),而干扰素治疗组疗效又优于胸腺肽组。结论应用胸腺肽、干扰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尤其两药联用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张熔季丽娟景清李戈
关键词:胸腺肽干扰素毛细支气管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