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容雁

作品数:1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肿瘤
  • 5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4篇干细胞
  • 4篇肝癌
  • 4篇靶向
  • 3篇单克隆
  • 3篇近距
  • 3篇克隆
  • 3篇肝癌干细胞
  • 3篇癌干细胞
  • 3篇癌细胞
  • 3篇靶向治疗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阳性
  • 2篇增殖
  • 2篇体积
  • 2篇通路
  • 2篇肿瘤体积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篇容雁
  • 5篇杨治华
  • 5篇孙立新
  • 5篇孙力超
  • 5篇冉宇靓
  • 4篇高琨
  • 4篇张晓艳
  • 4篇蔡志福
  • 3篇张洁清
  • 3篇李力
  • 2篇刘婵桢
  • 2篇宋红林
  • 2篇王云霞
  • 1篇遇珑
  • 1篇龙颖
  • 1篇邓烨
  • 1篇莫凌昭
  • 1篇莫哲伦
  • 1篇丁兰芳
  • 1篇付庆国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补量技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三维腔内后装同步体外施源器引导调强放疗技术(ICBT+IMRT)与三维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技术(IC/IS-BT)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105例接受三维腔内后装放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腔内后装补量方式分为ICBT+IMRT组52例和IC/IS-BT组53例,比较两组肿瘤靶区(HR-CTV)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ICBT+IMRT组和IC/IS-BT组的靶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T+IMRT组的HR-CTV靶区覆盖度D100优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R-CTV靶区覆盖度D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T+IMRT组的膀胱D1cc剂量略低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膀胱D2cc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BT+IMRT的直肠受量(D1cc、D2cc)均高于IC/IS-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BT+IMRT组与IC/IS-BT组的肿瘤靶区剂量均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且靶区覆盖较好。虽然ICBT+IMRT组直肠受量稍高于IC/IS-BT组,但ICBT+IMRT补量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避免因插植针拔出后出血及感染的风险等优势,因此可作为IC/IS-BT技术组的补充或替代手段。
谭华艳叶萌容雁邓烨汪伦梁刘可高琨付庆国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剂量学
3D打印技术在医学教育与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总结疾病治疗原则,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瞩目的创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也给医学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变革。3D打印在人体解剖结构展示、手术模拟训练、病例展示沟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综述3D打印技术在医学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医学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影响。
容雁龙颖
关键词:医学教育
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异常增殖影响的传导通路机理的研究
张洁清利基林容雁赵璇谢承宏韦春银
课题来源与背景:研究任务来源于《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异常增殖影响的传导通路机理的研究》(广西自然基金课题,合同编号:2013GXNSFAA019219)。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认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关键词:
关键词:女性生殖系统
CD117阳性细胞亚群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分离及其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分离的CD117+细胞生物学行为,探讨肝癌中CD117+细胞亚群的干细胞特性.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及球体细胞中CD117的表达比例.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HepG2成球细胞中分离CD117+的肿瘤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观察其成球能力.CCK-8法观察CD117+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顺铂对CD117+细胞的抑制率,计算IC50和耐药指数(RI).结果:HepG2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增殖并形成细胞球,成球率为6.21%±2.03%;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球体细胞中CD117+细胞的比例比HepG2细胞提升了9倍;CD117+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成球率和增殖能力均显著高于未分选细胞和CD117细胞;CD117+细胞在各浓度的顺铂作用下抑制率均较未分选细胞和CD117细胞明显降低,三者IC50分别为12.229μmol/L、7.970μmol/L和7.345μmol/L,CD117+细胞和未分选细胞耐药系数RI为1.165和1.076.结论: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的CD117+细胞是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CD117可能是肝癌干细胞的候选表面分子标志物.
容雁王云霞孙立新张晓艳杨治华冉宇靓孙力超
关键词:肝癌肿瘤干细胞HEPG2CD117
口服益生菌对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放疗相关性腹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评价口服益生菌预防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放疗相关性腹泻(RE)的有效性,并探讨益生菌对根治性放疗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行根治性放化疗宫颈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口服益生菌组(OP组)和非口服益生菌组(NOP组),每组各23例。采集两组放疗前后粪便标本,通过16S r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间的菌群差异。结果OP组RE发生率为8.7%,NOP组RE发生率高达4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口服益生菌能够增加放疗病人肠道菌群丰富度,但不能逆转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下降(P=0.012)。放疗前后肠道菌群β−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丰度分析显示放疗后肠道菌群在门、科、属、种水平的组成均发生改变;特别是腹泻患者与非腹泻患者比较:放疗前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较高,但在放疗后惰性乳杆菌相对丰度较低。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疗期间口服益生菌可有效预防放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放疗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别是显著降低肠道厌氧菌的相对丰度。
李书桢容雁蔡志福庞业滨高琨
关键词:宫颈癌肠道菌群益生菌
杂交瘤单抗4F11识别CD90^+肝癌干细胞并抑制其侵袭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筛选识别肝癌干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体外的抗肿瘤作用,为肝癌干细胞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分析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是否存在肝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H-CC97H细胞及其成球细胞中7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以及MHCC97H细胞中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90和不同杂交瘤单抗3G7、4F11、11C9、15B7、15D2识别抗原的共表达情况。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和CCK8法检测单抗4F11对MHCC97H细胞及其成球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单抗4F11对MHCC97H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PKH26染色实验显示,MHCC97H细胞球体由单个肝癌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MHCC97H细胞球中CD90+MHCC97H细胞比例较亲本MHCC97H细胞显著增加[(18.0±7.5)%vs(2.3±1.0)%,P<0.05]。杂交瘤单抗4F11、3G7、11C9、15B7、15D2均能识别MHCC97H细胞中CD90+MHCC97H细胞,其中单抗4F11对CD90+MHCC97H细胞的识别比例为(47.2±4.4)%,其对MHCC97H成球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远大于对亲本MHCC97H细胞增殖的抑制率[(29.4±3.8)%vs(12.0±2.2)%,P<0.05]。单抗4F11抑制MHCC97H细胞成球,抑制率达(58.0±20.8)%。单抗4F11能显著抑制MHCC97H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抑制率分别为(48.6±5.1)%和(47.6±3.6)%。结论:杂交瘤单抗4F11能特异性识别CD90+肝癌干细胞,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可作为肝癌干细胞靶向治疗的候选抗体药物。
王云霞容雁张晓艳孙立新杨治华孙力超冉宇靓
关键词:肝肿瘤肝癌干细胞单抗靶向治疗
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MAPK通路的激活及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是否能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按药物干预分为3组:雌二醇(E_2)组、U0126(MAPK激酶抑制剂)+E_2组、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MEK1/2、ERK1/2 m 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MEK1/2、p-ERK1/2蛋白的活化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比例;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穿膜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E_2组MEK1/2、ERK1/2 m RNA表达增加(P=0.025,P=0.002),U0126+E_2组中,U0126能阻断E_2诱导MEK1/2、ERK1/2m RNA的表达上调(P=0.000,P=0.000)。E_2组p-MEK1/2、p-ERK1/2蛋白活化水平升高(P=0.049,P=0.028);U0126+E_2组中,U0126能阻断E_2诱导的p-MEK1/2、p-ERK1/2蛋白活化(P=0.018,P=0.003)。E_2组G1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及U0126+E_2组(P=0.017),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U0126+E_2组(P=0.009),穿过微孔的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及U0126+E_2组(P=0.000)。结论雌二醇通过激活MAPK通路,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展,MEK抑制剂能阻断并抑制这一作用。
容雁卢燕琼张洁清宋红林李力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二醇MAPK通路
肿瘤体积对宫颈癌近期疗效及近距离放疗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肿瘤体积对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放疗剂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ⅡB-ⅣA期宫颈癌并行根治性放化疗的126例患者资料。通过Jamovi软件计算得到外照射放疗前、后肿瘤体积(pre-TV、post-TV)和肿瘤体积缩减率(TVRR)的截断值,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pre-TV、post-TV和TVRR对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PFS)、近距离放疗(BT)方式、高危临床靶区(HR-CTV)和危及器官(OAR)剂量的影响。结果pre-TV≥67.03 cm^(3)、post-TV≥14.88 cm^(3)为6个月PFS和客观缓解率(ORR)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其中post-TV为独立预后因素。TVRR≥73.0%组与<73.0%组的6个月PFS和OR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e-TV≥67.03 cm^(3)组中,单纯腔内近距离放疗(ICBT)、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IC/IS-BT)者均为36例(50%),而pre-TV<67.03 cm^(3)组中,ICBT和IC/IS-BT者分别41例(76%)、13例(24%)(P=0.003)。post-TV≥14.88 cm^(3)组中,ICBT和IC/IS-BT者分别为28例(47%)、32例(53%),而<14.88 cm^(3)组中分别为49例(72%)、17例(26%)(P=0.002)。TVRR≥73.0%组HR-CTV D90%剂量高于<73.0%组(P=0.014),但膀胱、直肠和小肠的D_(2cm^(3))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st-TV<14.88 cm^(3)组HR-CTV D90%剂量高于≥14.88 cm^(3)组(P<0.001),且post-TV≥14.88 cm^(3)组膀胱D_(2cm^(3))高于<14.88 cm^(3)组(P<0.05),两组间直肠和小肠D_(2cm^(3))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化疗次数≥4次组与<4次组间的6个月PFS和TV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e-TV和post-TV为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和BT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post-TV为独立预后因素,也间接影响了HR-CTV D90%和膀胱D_(2cm^(3))的剂量。增加同期化疗次数(≥4次)并不能提高TVRR和近期疗效。
李书桢罗冬妮容雁蔡志福庞业滨高琨
关键词:宫颈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危及器官
肿瘤体积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肿瘤体积对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方式选择、危及器官剂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同期化疗联合外照射放疗,在实现近距离治疗前最大的肿瘤体积减少率以及个体化治疗上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本文针对近年肿瘤体积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李书桢蔡志福容雁庞业滨罗冬妮(综述)高琨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体积近距离放射疗法
转录因子NF-κB家族、STAT1、ELK1核表达与HPV16阳性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F-κB家族、STAT1、ELK1在HPV16阳性宫颈癌中的核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家族、STAT1、ELK1在HPV16阳性的116例宫颈癌、26例HSIL、12例LSIL、24例正常宫颈组织及高危型HPV阴性的10例LSIL、27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核表达水平,比较不同HPV感染状态、各种类型宫颈组织中各转录因子的核表达差异,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意义。结果:NF-κB家族成员c-Rel、p65、p50的核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STAT1的核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K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较低,在各组宫颈病变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210)。HPV16早期感染组的c-Rel和p65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晚期感染组的NF-κB p5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感染组(P<0.05),c-Rel在晚期感染组也有显著升高(P<0.05);晚期感染组的STAT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早期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Rel、p65核表达与宫颈癌发生相关(P<0.05),而c-Rel、p50、STAT1核表达则与宫颈癌发展相关(P<0.05)。宫颈癌中NF-κB家族各成员核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p65、p50与STAT1核表达呈负相关(P<0.05)。c-Rel、p65分别与宫颈癌患者脉管浸润、宫旁浸润有关(P<0.05)。生存分析示,p65、STAT1与宫颈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高p65核表达、无STAT1核表达者总体生存率较低(P<0.05)。结论:各转录因子分别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参与下游基因的调控,c-Rel、p65与宫颈癌发生相关,而c-Rel、p50、STAT1与宫颈癌发展相关。p65、STAT1可作为HPV16阳性宫颈癌预后预测因子。
许珂于瑞梅刘天齐莫哲伦容雁刘婵桢
关键词:转录因子HPV16宫颈癌STAT1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