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滨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心血管疾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主、肺动脉吻合方法的研究
- 姬尚义季军杨晓涵杨建安王小雷姚滨张艳晖令文萍
- 本项目在大血管“象鼻手术”的启发下采用的不锈钢圈套扎吻合法去除了繁多的手工缝合操作动作,可明显缩短大动脉吻合时间。两组动物全部存活,实验组动物(套扎法吻合)大动脉吻合时间为12±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动物(手工缝合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套扎心脏移植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临床综合研究
- 沈宗林姬尚义计乐群王小雷陈长春谭敏王志伟姚滨张东升叶晓青黄小蝶刘志红黄志勇陈伟新刘希伶董卫欣袁旭春赵有生秦继红胡礼慧
- 该课题组在1992年12月至2002年3月期间共完成婴幼儿先心病手术681例,最小年龄39小时,平均年龄14.58月;最小体重2.3Kg,平均体重8.5Kg。手术种类除常见先心病外,还包括复杂畸形,如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双...
- 关键词:
-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 2006年
-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64例病人在无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搭桥手术,共搭桥356支,平均2.2支,其中左前降支146支,对角支66支,右冠状动脉91支,钝园支53支。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正中纵劈胸骨切口,用MedtronicOctopusⅡ固定器辅助下进行。结果本组164例病人中有7人因低血压或严重心律不失常改为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其中2人死亡,死亡率1.2%。术后心排出量由手术前(3.6±0.8)L/min上升到(5.3±1.9)L/min,心脏指数由手术前的(2.0±0.9)L/(min·m2)上升到3.2±1.3L/(min·m2)。本组37人与体外循环下搭桥52人术后心肌酶作了比较,发现不停跳组心肌酶上长升的幅度小、恢复快。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某些冠心病病人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适用于单支或两支病变、心功能差、射血分数低和高龄病人。可降低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且费用低。
- 姬尚义杨建安姚滨陈伟新王小雷陈长春王志伟谭敏张玉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
- 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围术期血液保护
- 王小雷姬尚义沈宗林姚滨黄志勇张东升翟宇佳黄小蝶叶小青程毅坚李再男刘晓峰
- 心脏及大血管手术时,使用血液的数量是临床医疗中之最。但大量输库血会引发合并症。在输库血并发症中,肝炎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而由输库血引发艾滋病的病例时有报道。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采用多种综合措施,使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患者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大血管手术血液保护围术期心脏手术
- 原位心脏移植临床经验(附10例报告)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总结10例原位心脏移植经验,探讨该方法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0例心脏移植患者均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术前左室射血指数(EF)值10%~29%(21.2±3.3)%,10例患者术前均有频发室性早搏。5例患者用标准法,5例为双腔静脉法。供心热缺血时间2.6~6.7(4.2±1.0)min,冷缺血时间110~175(.141.2±16.3)min。抗排斥反应采用环孢素(CSA)+骁悉(MMF)+甲基泼尼松(Pred)三联方案。结果10例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内康复出院,出院时心功能均恢复到0~Ⅰ级。随访4.0~42.5(36.4±19.6)个月,晚期死亡2人,8人状况良好。结论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手段。做好供、受体的选择,血液配型及组织配型,尽量缩短热、冷缺血时间和术中良好的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抗排斥反应药物的应用和抗排斥反应的密切观察是取得远期疗效的重点。
- 姬尚义姚滨杨建安王小雷叶晓青刘志红陈伟新陈长春杨晓涵谭敏张艳辉张玉萍
- 关键词:心肌病充血性心脏移植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的比较
- 2005年
-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CPB)与非CPB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同期行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各70例,分别为CABG组和OPCAB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术前)和术毕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毛细血管嵌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及左室作功指数(LVS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升高;OPCAB组术毕心搏指数(SVI)升高,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降低(P<0.05),CABG组术毕SVI、SVRI、P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ABG组比较,OPCAB组术毕SVRI、PVRI降低(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得到了改善,OPCAB 组在改善心功能、降低体、肺循环阻力方面,优于CABG组。
- 姚滨姬尚义黄志勇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血液动力学现象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血液动力学指标SWAN-GANZ肺循环阻力
- 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姬尚义姚滨杨建安陈伟新王小雷叶晓青刘志红季军杨晓涵刘希伶张艳晖谭敏徐加陈长春林枫楠
- 一、在动物实验方面,我们在猪身上完成了“应用钢卷套扎吻合主、肺动脉进行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涤纶布包覆的钢圈套扎吻合法用于心脏移植大血管的吻合,具有简单易行,效果可靠的特点。与传统方法相比,可显著缩短主动脉和肺动...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
- 婴幼儿心脏直视术954例围术期处理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 :统计分析 1992年 2月至 2 0 0 4年 2月共95 4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 5 5例 ,病死率 5 77% ,术后发生并发症 184例 ,发生率19 2 9%。结论 :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 ,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呼吸道的管理。
- 姚滨姬尚义陈伟新董卫欣
- 关键词: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术期呼吸道感染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病人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及其它疗效观察研究
- 张顺业李保白子良王学斌王学宁冯晓东刘立新王海曙张勇王建忠姚滨
-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外科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传统的CABG(CCABG)需在体外循环(CPB)下施行,因具有安全、疗效好、死亡率较低等优点,一直被心脏外科界...
- 关键词:
- 关键词:炎症反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异丙酚对小儿和成人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异丙酚维持麻醉对小儿和成人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年龄分小儿组和成人组,从手术前1天至手术后1天,采取系列血样,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小儿组皮质醇浓度多点检测点上显著高于成人;小儿组术中术后皮质醇浓度较术前增高,成人组术中皮质醇浓度较术前降低。结论异丙酚维持麻醉对成人的体外循环(CPB)应激反应抑制作用明显,在CPB过程中应该注重类固醇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儿童CPB较成人CPB引起更为强烈的炎症反应,刺激了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抵消异丙酚的应激反应抑制作用,有利于拮抗CPB炎症反应。
- 姚滨杨建安王湘刘志红陈伟新
- 关键词:异丙酚皮质醇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