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翔
- 作品数:98 被引量:39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酶法辅助制备核桃格瓦斯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辅助制备核桃格瓦斯的生产方法,包括:取核桃仁去皮粉碎,压榨去油后得核桃饼粕,将核桃饼粕粉碎,加入饼粕质量8-15倍的水,匀浆后得原料预处理液;在原料预处理液中添加原料质量0.5-1.5%的蛋白酶,0....
- 周鸿翔王晓丹邱树毅邹聪丽
- 文献传递
- 酶促速熟腐乳发酵过程中成分变化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了酶促腐乳在后酵成熟过程中的氨基酸态氮、水溶性蛋白、总酸、可溶性无盐固形物、脂肪以及淀粉等的变化规律,分析在后酵阶段添加酶对腐乳成熟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每瓶腐乳添加0.4g的风味蛋白酶时,加酶组腐乳中氨基酸态氮和水溶性蛋白比对照组腐乳先达到国家标准,并且一直处于领先优势。另外,加酶组腐乳淀粉分解速度也略高于对照组,从而使得加酶组腐乳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直较对照组高,脂肪的分解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感官分析方面,加酶组腐乳在20d已达到成熟腐乳的要求,比对照组腐乳约提前25d。此时,腐乳中水溶性无盐固形物、总酸、水溶性蛋白、氨基酸态氮分别达到7.51、0.575、5.23、0.68g/100g。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加酶后酵能促进腐乳成熟,进而缩短腐乳生产周期。
- 郭艳周鸿翔邱树毅滕钰
- 关键词:腐乳后酵酶促
-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副干酪乳杆菌及其用途。此乳酸菌从贵州苗族白酸汤中分离获得,其特征在于:将菌落在MRS固体平板上,37℃,培养2 d,菌落直径2~3 mm,菌落圆形微凸,颜色乳白色,表面光滑,菌落边缘整齐,液体培养总酸产量...
- 班世栋王晓丹罗小叶周鸿翔邱树毅李君怡
- 文献传递
- 一种石斛米酒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斛米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数备料;将糯米浸泡后与石斛粉一齐蒸煮,然后糖化发酵;按重量份数加入纯净水,发酵;过滤、澄清:发酵结束,过滤掉酒糟,酒液置于5℃冷藏;灭菌、包装。加工的酒液澄清...
- 周鸿翔赵红王晓丹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多菌种发酵的苦荞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菌种发酵的苦荞酵素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苦荞粉0.4‑0.6份、红糖0.2‑0.4份、大麦芽0.6‑1.5份、发酵菌;所述的发酵菌由酵母菌、乳酸菌和乙酸菌组成。本发明利用酵母、乳酸...
- 班世栋王晓丹罗小叶周鸿翔邱树毅李君怡
- 文献传递
- 高温条件下混菌发酵对腐乳风味化学组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35℃高温前酵条件下毛霉、根霉复合酿造腐乳及相同条件下毛霉单菌酿造腐乳为研究对象,对后酵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学组分、感官评分及蛋白质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并以常温前酵毛霉单菌酿造的腐乳为阳性对照,对后酵9周的两组样品的主要风味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高温前酵的混菌酿造腐乳的氨基酸态氮、水溶性蛋白及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等化学组分与感官评分一直优于相同条件下单菌酿造腐乳。经高温前酵的混菌酿造腐乳比同条件下单菌酿造腐乳的大分子量蛋白质降解更为迅速彻底。高温前酵混菌酿造腐乳的风味物质为43种,高温前酵单菌酿造腐乳的风味物质为33种,而常温前酵单菌酿造腐乳的风味物质为42种。
- 滕钰周鸿翔邱树毅郭艳
- 关键词:腐乳后酵混菌
- 一种利用毕赤氏酵母生产调香液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毕赤氏酵母生产调香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斜面培养:将毕赤氏酵母FBKL2.0008菌种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28℃下培养24-48h,待菌丝长满试管;菌种活化;种子液制备;三角瓶固态发酵,得发酵品;...
- 王晓丹周鸿翔邱树毅罗小叶
- 文献传递
- 核桃蛋白酶解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初步分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以DPPH·清除能力为指标,以Vc为对照,测定了核桃蛋白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性。采用Sephadex 75PG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测定分离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组分F和G抗氧化性较强,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 ku以下,DPPH·清除能力在85%以上。
- 周鸿翔田娅玲柳荫王晓丹邱树毅
- 关键词:体外抗氧化活性
- 一种红曲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曲果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次发酵:将火龙果鲜果和刺梨鲜果经榨汁得到的火龙果汁和刺梨汁,按火龙果汁6~9份,刺梨汁1~4份,蔗糖0.5~2份调配,在调配好的原料中接入原料质量0.02~0.1...
- 周鸿翔王晓丹陈烁邱树毅
- 文献传递
- 酶促膏状腐乳酱中相关酶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以不同酶对腐乳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可以充分的了解腐乳在生产过程中自身成分的变化,同时对酶法制备膏状腐乳的工艺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研究通过腐乳毛坯中蛋白酶、α-淀粉酶和脂肪酶酶活的检测结果的指导,利用多种酶来处理豆腐,在检测豆腐在不同时段各种水解成分变化的基础上,获得了制备膏状腐乳相关作用酶的最佳用量:脂肪酶为0.11%,α-淀粉酶为0.24%,蛋白酶为0.6%。
- 周鸿翔陈龙滕钰郭艳柳荫邱树毅
- 关键词:氨基酸态氮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