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丽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女性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从“情感”角度重观中国妇女史被引量:2
- 2011年
- 妇女如何感知自身的存在状态?在漫长的男权社会中,中国妇女的主体经验如何建构?妇女史研究能否在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之外发现妇女自身的主体经验?通过借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乡土中国"、"男女有别"等对传统中国社会之特征的表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妇女之"情感"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妇女的历史,尝试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
- 刘秀丽
- 关键词:乡土中国男女有别情感
- “姊妹坐化”宗教主题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姊妹坐化"是江永"民瑶"与部分汉族社会民间宗教传说中普遍流传的一类主题,当地的姊妹结拜风俗及其与婚姻制度之间的矛盾是这一宗教主题生成的主要原因。"姊妹坐化"主题排除了儒家男性文人话语的干预,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且直接衍生出"婆神"崇拜,形成了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宗教叙事传统,并进一步促进了女性对宗教活动的参与,显示出女性在这一民间宗教信仰系统中的主体性。
- 刘秀丽
- 关键词:姊妹宗教主题主体性
- 悦赏、游移与损抑——透视清末男性文人对娼妓的再表现
- 2007年
- 清末娼妓的才情风貌大不如从前,而同时香艳文学的创作却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本文分析了男性文人对娼妓进行再表现的叙事特点即悦赏、游移与损抑,透视其心态及原因,即:对风月场“文雅”“浪漫”的“诗意”传统的追慕和怀念,娼妓作为读者对这些作品的传颂满足了其虚荣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亦迎合了市民社会的口味;而娼妓则把自己的身后功名系于偶游的男性文人笔下,男子依靠其话语权把守着每一道妇女憧憬中的不朽之门。
- 刘秀丽闫月英
- 关键词:清末娼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