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月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欧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新闻
  • 3篇女性
  • 3篇媒体
  • 3篇传统媒体
  • 2篇动新闻
  • 2篇多媒体
  • 2篇性别
  • 2篇视觉
  • 2篇视觉化
  • 2篇娼妓
  • 2篇文学
  • 2篇文学叙述
  • 2篇互动新闻
  • 2篇《卫报》
  • 1篇新浪网
  • 1篇新区
  • 1篇新闻编辑
  • 1篇性命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机构

  • 13篇西安欧亚学院
  • 1篇湖南商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作者

  • 14篇闫月英
  • 3篇丁梅
  • 2篇王娟
  • 1篇罗丽霞
  • 1篇刘秀丽
  • 1篇慕明春
  • 1篇闫秀梅

传媒

  • 4篇新闻知识
  • 2篇青年记者
  • 1篇当代传播
  • 1篇蒲松龄研究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潍坊教育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出版参考
  • 1篇西安欧亚学院...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聊斋志异·嫦娥》对嫦娥形象的重写被引量:3
2005年
神话里的嫦娥是以一个凄美的悲剧形象出现的,其它文学叙事中的嫦娥基本没有脱离这个形象基础。《聊斋志异·嫦娥》大胆想象了一个嫦娥被谪人间、嫁人生子的故事,在这个颠覆了神话传统的话语体系中,着力描绘她的善于谐谑、有情有义,使嫦娥形象带有了强烈的世俗化、人情化的特征,实现了嫦娥形象由神性向人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闫月英
关键词:重写神性人性女性生命意识
意义与性别规训──透视《花月痕》对女性的再表现被引量:1
2009年
运用叙述学和性别理论,考察文学作品中叙述者的心理结构,从而揭示父权制文明对女性的边缘化建构。在杜采秋与柳秋痕身上,不是在体现着娼妓的生命真实,而是体现着作为男性的创作主体对娼妓这一特定身份的价值再造,小说文本成为男性作者对女性进行性别规训的载体。
闫月英
关键词:文学叙述娼妓规训
甄选、整合与呈现——论网络新闻编辑的核心能力被引量:7
2013年
网络新闻的质量提升需要网络编辑们在思维、理念、操作方法等各个层面的更新与升级。本文通过对近两年来新媒体发展现状的研究与分析,认为网络新闻编辑的核心能力应体现在:在信息海洋中甄选出有价值的新闻并进行编辑;整合与管理信息,通过对其深度开发与二次利用实现信息增值;通过创新性表现形式使受众在舒适、愉快的心理状态中简单有效地获取信息。
闫月英丁梅
关键词:互动新闻视觉化多媒体
重建知识分子人格的尝试——重读《儒林外史》
2006年
在否定了庸俗卑贱的时代士风后,吴敬梓试图在虞博士身上重建新型知识分子人格:以天怀淡定、蔑视富贵、仁者爱人为基本内涵,以儒道互补的文化心态为哲理基础。然而,这个人格范式既缺乏现实条件的支撑,又不能代表历史进步的潮流,注定处于一种软弱无力的状态。
闫月英
关键词:人格儒道互补
被叙述的性别——从杜采秋人物分析看女性命运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试图运用叙述学和性别理论,考察文学作品中叙述者的心理结构,从而揭示父权制文明对女性的边缘化建构。在《花月痕》中,叙述者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杜采秋塑造为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完美女性,同时对不符合该范畴的方面进行遮掩或淡化,叙述者正是用这种方式传达父权制文明的价值标准。杜采秋是一个符号,它割裂了文学与现实中的女性,对真实的女性生命造成挤压。
闫月英
关键词:文学叙述
建构与想像——从《品花宝鉴》的性别倒错现象看性别的意义生成
2009年
《品花宝鉴》中女性人物是缺席的,但女性修辞却处处在场。历代文学中,男性一厢情愿地更新和定义娼优的意义,使其自相矛盾。每一次的性别意义,不过是同"男性"相对照时获得的临时定义。表面意义不断变化,不变的是背后的深层逻辑——男权文化对"他者"的建构与想像。
闫月英闫秀梅
关键词:他者男权文化
悦赏、游移与损抑——透视清末男性文人对娼妓的再表现
2007年
清末娼妓的才情风貌大不如从前,而同时香艳文学的创作却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本文分析了男性文人对娼妓进行再表现的叙事特点即悦赏、游移与损抑,透视其心态及原因,即:对风月场“文雅”“浪漫”的“诗意”传统的追慕和怀念,娼妓作为读者对这些作品的传颂满足了其虚荣心和自我价值感,同时亦迎合了市民社会的口味;而娼妓则把自己的身后功名系于偶游的男性文人笔下,男子依靠其话语权把守着每一道妇女憧憬中的不朽之门。
刘秀丽闫月英
关键词:清末娼妓
人民日报微博的传播策略被引量:7
2012年
微博的崛起深刻改变了传媒生态,为抢占融媒时代制高点,传统媒体竞相开设微博,以期在网络上延续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2012年7月2213,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入驻新浪网,引起网民瞩目。截至8月10日,该微博共发帖500余条,平均日发帖20佘条,帖子的最多转发和评论次数达10多万次。其粉丝的增长速度尤其令人瞠目:20天的时间吸引粉丝40万,平均日增长2万,仅8月6日一天就增加了7万粉丝。
闫月英
关键词:人民日报传媒生态传统媒体新浪网粉丝
媒体变局中的融合新闻——基于《卫报》《今日美国》客户端的内容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英国《卫报》新闻客户端实施先网后报、先短后长、先快后深的集成式报道策略,大量吸纳社交媒体的用户生成内容,利用客户端的"关注"功能,实现信息的个人订制,挖掘信息的长尾价值。《今日美国》新闻客户端对各种传播符号进行深度融合,聚合成巨大的信息能量,激发出传统媒体的生机活力。两家传统媒体的移动化创新实践,对中国报业推进战略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闫月英慕明春
关键词:传统媒体移动媒体
移动互联网情境下的出版传播与互动——以微信公众号“未读”的内容运营为例
2016年
近年来,数字化阅读已经日益面临碎片化的危险,不管是网页信息的浏览,还是微博上的沟通交流,人们的信息获取越来越倾向于一种浅尝辄止的浅阅读。但是,在以"未读"为代表的一些出版类公号中却涌现出了许多值得反复咀嚼、深入思考的文章,使数字化阅读出现了深阅读的转向。
闫月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