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冬戈

作品数:92 被引量:597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2篇病理
  • 34篇细胞
  • 33篇病理学
  • 16篇肿瘤
  • 14篇临床病理
  • 13篇细胞学
  • 11篇蛋白
  • 11篇细胞病理
  • 11篇细胞病理学
  • 11篇免疫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9篇阿尔茨海默病
  • 8篇组织化学
  • 8篇积液
  • 8篇浆膜
  • 8篇浆膜腔
  • 8篇浆膜腔积液
  • 7篇淋巴
  • 5篇腺癌

机构

  • 92篇北京医院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卫生部
  • 2篇北京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卫生部北京老...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92篇刘冬戈
  • 18篇杨丽
  • 15篇何淑蓉
  • 13篇王征
  • 9篇方芳
  • 9篇杨重庆
  • 8篇杜俊
  • 8篇孙肇武
  • 8篇张伟
  • 7篇乔旭柏
  • 7篇满开泉
  • 6篇姚晶晶
  • 5篇马正中
  • 5篇何清华
  • 5篇陈岚
  • 5篇崔娣
  • 5篇周迎生
  • 5篇于启
  • 5篇贺青
  • 4篇何磊

传媒

  • 30篇中华病理学杂...
  • 7篇中华老年医学...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全国头颈部及...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基底细胞样鳞癌与小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学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肺基底细胞样鳞癌(BSC)与小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组织学证实的肺BSC及小细胞癌各17例,包括支气管刷片、细针穿刺涂片及肺泡灌洗液。对两组涂片中的细胞团和单个细胞的比例、细胞团的排列及形态、拉丝及挤压假象、细胞核最大径、细胞质、细胞核形态、核染色质分布、核仁、单个角化细胞、坏死、凋亡小体及核分裂象等17个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法,对两组25个病例进行了标记,其中10例BSC穿刺样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进行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21突变的检测。结果BSC组15/17呈黏附紧密的细胞团,小细胞癌组14/17呈现单个散在或三五成群、排列松散的细胞簇;BSC的细胞核相对于小细胞癌要略大一些,15/17的BSC细胞核最大径为9~11μm;而13/17的小细胞癌细胞核最大径为7~9μm;小细胞癌具有特征性胡椒盐样核(15/17),核铸型(17/17),挤压及拉丝现象明显(14/17),而BSC16/17可见针尖大小核仁;此外BSC较小细胞癌更易出现单细胞角化(9/17)。BSC组与小细胞癌组之间上述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块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SC特征性表达CK5、p40和p63,而小细胞癌则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和CD56,PAX5在小细胞癌也有局灶阳性表达。10例BSC未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均为野生型。结论细胞多黏附成团、细胞核较小、细胞略增大,少见拉丝、挤压现象及显著的核铸型,具有针尖大小的小核仁,可以出现单细胞角化是BSC区别于小细胞癌的重要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于细胞病理学鉴别二者很有
何淑蓉白玉萍宫环邸婧陈岚戴维德胡松涛刘冬戈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肺癌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基因型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基因型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4例AD和139例对照组标本进行IL-lA(-889)和IL-1B(+3953)基因型分析。结果AD组中IL-1A(-889)C/C、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2.6%、23.8%和3.6%,对照组中C/C、C/T和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4.2%、14.4%和1.4%,AD组和对照组IL-1A(-889)各基因型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53,P〉0.05),但AD组IL-1A(-889)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频率分别为15.5%(AD组)和8.6%(对照组)(X^2=4.93,P〈0.05)。AD组中IL-1B(+3953)C/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16.7%和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5%和3.2%(X^2=5.88、5.56,均P〈0.05)。结论IL-1基因型与AD的发生有关,可能是AD的重要危险因素。
姚晶晶王征陈岚何淑蓉于会艳方芳杨丽乔旭柏张伟杜俊秦斌刘冬戈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白细胞介素1基因型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面骨纤维性结构不良与沙粒体型脑膜瘤的病理鉴别诊断4例被引量:1
1998年
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我们遇到4例发生在鼻旁窦的骨纤维性结构不良,由于其显微镜下病理形态特殊,酷似沙粒体型脑膜瘤而时常误诊。如果能认识到此种类型骨纤维性结构不良的形态特点,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现予以报道。1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3、14...
张小平韩俊平刘冬戈
关键词:骨纤维发育不良脑膜瘤
1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 Toma)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总结经病理证实的15例MALToma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结果和预后因素。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28.73±12.92月(7~50月),死亡3例,均为IVEB期。MALToma以低度恶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特征性的病理学表现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是决定MALToma预后的主要因素,正确诊断对估计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施红常乃柏刘冬戈杜俊钱贻简
关键词: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病理学
体腔有胸腔、心包腔和腹腔。在体腔的表面有浆膜被覆,浆膜表面为单层扁平的间皮。而浆膜腔积液的良性细胞学主要有间皮细胞、吞噬细胞、血细胞及其它细胞。本文分析了浆膜腔积液的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特点,并就浆膜腔原发性肿瘤的细胞学、...
刘冬戈何淑蓉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肿瘤细胞肿瘤诊断
文献传递
细胞学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的规范化流程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细胞学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规范化流程.方法 收集北京6家医院287例临床怀疑肺癌的细胞学标本,应用设计的规范化检测流程检测细胞学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选择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富于肿瘤细胞胸水标本,比较同一标本采用石蜡包埋和细胞学甩片中刮取癌细胞同时检测EGFR突变的一致性,比较直接测序(Seq)法及扩增受阻突变系统(ARMS)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差异.对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分析其基因突变状态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287例怀疑肺癌的细胞学标本中,发现肿瘤细胞236例(82.2%,236/287),其中寡肿瘤细胞标本31例(13.1%,31/236),富于肿瘤细胞学标本205例(86.9%,205/236).富于肿瘤细胞学标本中,180例(87.8%,180/205)诊断为NSCLC.Seq法检测富于肿瘤细胞NSCLC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为27.8% (50/180),腺癌标本为28.2% (50/177).ARMS方法检测富于肿瘤细胞NSCLC标本EGFR基因突变率为45.6% (82/180),腺癌标本为46.3%(82/177).寡肿瘤细胞标本ARMS方法检测EGFR突变率为38.7%(12/31),与富于肿瘤细胞标本EGFR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0例富于癌细胞胸水标本中,ARMS检测石蜡包埋细胞学标本和细胞学甩片刮取癌细胞标本的EGFR基因突变率均为37.5% (15/40),一致率为100%.吉非替尼治疗ARMS(+)组和ARMS(-)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12个月和2个月(P <0.001),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9个月和7个月(P=0.003).吉非替尼治疗Seq(+)组和Seq(-)组患者的PFS分别为12个月和7个月(P =0.227),OS分别为20个月和15个月(P=0.510).吉非替尼治疗Seq(+)ARMS(+)组和Seq(-)ARMS(+)组患者的PFS分别为12个月和10个月(P =0.354),OS分别为20个月和17个月(P=0.334).结论 细胞学标本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流程
王征武晓楠石远凯韩晓红程刚李琳张力张予辉穆新林朱广卿樊再雯杨丽邸靖贾新蕊刘冬戈
关键词:细胞学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
充分发挥细胞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关键足做好质量控制
由于细胞病理学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无创,能够重复检查等优点,可广泛地 应用在全身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的疾病诊断中,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非妇科脱落细胞 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 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
刘冬戈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脱髓鞘假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讲座)被引量:10
2001年
概述了脱髓鞘假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生原因 ,指出脱髓鞘假瘤是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 ,加强对此病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正确地认识其病变十分必要。
刘冬戈乔立艳蔡葵许贤豪
关键词:脱髓鞘假瘤病理学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以来部分胸腹水转移癌48例(肺癌20例,乳腺癌6例,卵巢癌14例,胃肠及胰腺癌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及应用免疫细胞化...
方芳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
文献传递
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间皮细胞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中转移性腺癌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鉴别。方法选取胸、腹水转移癌48例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30例,采用常规涂片HE染色观察两者形态学特点,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和BerEP4的表达。结果腺癌和间皮细胞两者形态各有特点,但是分化好的腺癌和明显增生的间皮细胞仅从常规涂片难以鉴别;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反应性间皮细胞HBME-1和calretinin阳性率为86.7%和76.7%;而腺癌细胞只有少量表达,特异性高达95.8%和100%。MOC-31、E-cadherin和BerEP4对转移性腺癌细胞阳性率为70.8%、77.1%和88.4%,间皮细胞表达很少,特异性分别为90%、93.3%、93%。两者对5种抗体的表现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常规涂片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鉴别转移性腺癌和间皮细胞增生有很大的帮助,最好应用一组抗体综合分析判断,HBME-1、Calretinin、E-cadherin、MOC-31及BerEP4是目前非常有效的组合。
方芳张伟杨丽苏希来贺青刘冬戈林凤如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转移癌免疫细胞化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