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兵

作品数:49 被引量:292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大豆
  • 7篇教学
  • 6篇粒重
  • 5篇土壤
  • 5篇文献计量学
  • 5篇计量学
  • 4篇生态学
  • 4篇籽粒
  • 4篇蓝莓
  • 3篇遮阴
  • 3篇生长期
  • 3篇生态学教学
  • 3篇生育
  • 3篇生殖生长
  • 3篇生殖生长期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物
  • 3篇激素
  • 3篇大豆籽粒
  • 2篇蛋白

机构

  • 29篇吉林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农垦科...
  • 1篇梨树县第一高...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8篇刘兵
  • 13篇屈德宁
  • 12篇刘晓冰
  • 11篇金剑
  • 10篇王程
  • 9篇周晓梅
  • 7篇张秋英
  • 6篇刘居东
  • 5篇吴宁
  • 5篇罗鹏
  • 4篇陶豫萍
  • 4篇李华
  • 3篇李文滨
  • 2篇韩英鹏
  • 2篇郝锡联
  • 2篇张桥英
  • 2篇易国栋
  • 2篇赵雪
  • 2篇刘强
  • 2篇赵永斌

传媒

  • 8篇吉林师范大学...
  • 7篇大豆科学
  • 6篇家畜生态学报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学生物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殖生长期光富集及遮阴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大豆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其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对3个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系)生殖生长期进行不同的光处理,研究了田间条件下,高密度(54株·m^-2)、中密度(27株·m^-2)和低密度(14株·m^-2)群体光富集及遮阴对大豆植株产量及其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富集处理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在低、中和高密度条件下,不同品种(系)单株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6.2%~57.2%、27.7%~71.7%和10.8%~61.4%。遮阴显著降低大豆荚数和产量,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产量相应减少幅度分别为37.1%~46.1%、34.4%~49.7%和41.7%~55.0%。光富集显著增加大豆主茎中下部节位的荚数,在低密度群体下,3个品种大豆主茎1~6节位的荚数分别由7.5个增加到17.3个、5.6个增加到10.1个和6.9个增加到17.2个,并显著减少底部节位的空荚率。光富集和遮阴有增加和减少每荚粒数的趋势,在低密度群体下,光富集使海339每荚粒数显著上升,由2.17上升到2.36,在中密度和高密度有使其每荚粒数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低密度和中密度下,黑农35每荚粒数显著上升,分别由1.93和1.78上升到2.26和2.13,在高密度下,光富集也使垦农18每荚粒数显著上升,由1.89上升到2.08。在低密度下,遮阴使垦农18每荚粒数由2.17减少到1.97。光富集和遮阴对粒重也有一定影响,在低密度群体下,遮阴增加垦农18和海339粒重8%~11%,而在高密度群体下,遮阴降低海339百粒重17%,百粒重的变化与种植密度及品种有关。单株荚数和粒数的改变是对产量贡献最大的因子。
刘兵王程金剑刘居东张秋英刘晓冰Stephen J.Herbert
关键词:大豆遮阴
引入学术成果的“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一节教学设计
2020年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该节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三部分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完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础上的对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延伸,同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做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兵赵棣姜万录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四平地区引种山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山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的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是重要的一种浆果类果树。本文通过对四平地区引种栽培的山葡萄物候期、产量、生长等基本情况及品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引种到四平地区的山葡萄品种中,双红和双优两个品种的物候期情况接近,萌芽期在4月15-30日之间、开花期在5月5-10日之间、果实着色期在8月5-10日之间、果实成熟期在9月10-25日之间、落叶期在10月5-15日之间,而左优红和北冰红二个山葡萄品种的物候期要比双红和双优的物候期晚5-15天。四个品种所酿造的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均在13度以上,果汁的含糖量在80 g/ L 左右,果实的出汁率在60%左右。本研究表明引种栽培到四平地区的山葡萄完全适应了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
侯燕捷王丹丹周晓梅刘兵张彪李焕龙屈德宁
关键词:山葡萄栽培技术物候期
森林对污染物(SO_4^(2-))的过滤器效应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森林的过滤器效应是指森林对污染物所具有的净化缓冲作用,这是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之一。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截留、吸附与净化一般是通过污染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与灌草层植物、枯落物和土壤(微生物)等组分间的转化过程来实现,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的净化效应是正确评估森林过滤器效应的关键。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净化效应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指明了目前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指出目前国内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观测与现象揭示阶段,缺乏对过程与机理的深入研究,很少进行多因素的动态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这都限制了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净化过程内在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把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当作一个过滤器,从植物、凋落物、土壤、微生物几个亚系统方面介绍了森林过滤器对污染物净化缓冲作用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陶豫萍吴宁罗鹏刘兵
关键词:污染森林生态系统污染物净化过滤器生态服务功能
东农L-10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明确非小种特异性抗病大豆种质东农L-10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模式,以东农L-10为共同父本,分别以感病品种黑农37、绥农10号和绥农14为母本,构建了3个F_(2∶10)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对3个群体进行SCN 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亲本间雌虫指数均存在较大差异,群体雌虫指数符合连续正态分布,后代中抗病株系不存在显著的超亲效应。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抗性鉴定数据进行遗传模型解析,发现东农L-10对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符合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在不同遗传背景条件下,均存在2~3个主基因控制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以上研究结果为挖掘东农L-10的主效抗病位点和分子辅助选育高抗SCN 3号生理小种的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吴德鹏赵月盛碧涵刘兵韩英鹏赵雪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
藏、羌、回族传统文化与村寨资源利用方式被引量:1
2006年
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针对民族传统文化与村寨资源利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对川西北典型的藏、羌、回族山地社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羌族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弱化可以看作是当地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环境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传统文化的消失,二者存在协同关系.藏族的神山对当地村寨具有文化、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性功能.
刘兵屈德宁
关键词:传统文化藏族羌族回族
我国斑节对虾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斑节对虾是虾属中最大的种类,其个体大,壳较厚,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经济虾类品种.它的肉质鲜美,营养成分丰富,经常食用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和体质.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斑节对虾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水产和渔业、农业经济和生物学这三个学科领域,分别占总数的90.2%、10.3%和2.95%.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共发表了141篇.黄建华是发表斑节对虾研究文献最多的作者,为76篇.本文可为相关科技人员了解斑节对虾的研究现状和对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刘兵陈秋惠
关键词:斑节对虾学科分布文献计量学
黑龙江省稻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稻米作为最基础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上身居首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以大米为主食,所以对稻米的需求特别大。黑龙江省人口众多,水稻作为第二大粮食产物已具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每年黑龙江省水稻的种植面积在全国身居前...
刘兵
关键词:稻米价格波动向量自回归H-P滤波法
文献传递
文献式教学法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被引量:4
2015年
作者通过学术文献在生态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阐述了采用文献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中的知识难点,提高学生对生态学知识点的把握的优点。指出文献式教学方法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具有很大的教学优势。
刘兵严玉梅李华屈德宁周晓梅
关键词:学术文献生态学教学生命科学
森林对污染物湿沉降过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四川乐山市沙湾区德胜钢铁公司附近的马尾松林、香樟林这两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以及土壤渗透水的污染物离子浓度并和裸地相对比,以期了解这3种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过滤作用。研究结果如下:①大气降水的SO42-、NO3-、Cl-和F-浓度分别为30.36 mg/L,3.56 mg/L,1.41 mg/L,0.75 mg/L,表明SO2是该区的最主要酸性污染物质。②马尾松、香樟林群落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中污染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大气降水,表明森林对大气污染物具有显著的截留作用。马尾松林的穿透雨和树干径流的污染物离子的总量高于香樟林,表明马尾松林对酸性污染物质的截留作用高于香樟林。③两种林型的土壤渗滤水的污染物质含量比起树干径流有比较明显下降,这表明土壤对酸性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截持和吸附作用。④对输入和输出不同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各离子含量比较,并与裸地相对照发现,森林生态系统均对污染物起到了明显的拦截和积蓄作用。综上,森林生态系统对酸沉降具有明显的过滤作用。
陶豫萍吴宁罗鹏易绍良刘兵张桥英廖银章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湿沉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