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剑

作品数:175 被引量:2,214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3篇大豆
  • 38篇土壤
  • 27篇微生物
  • 23篇黑土
  • 21篇根际
  • 20篇根系
  • 18篇植物
  • 15篇小麦
  • 14篇农业
  • 13篇基因
  • 13篇春小麦
  • 12篇生殖生长
  • 12篇籽粒
  • 11篇生长期
  • 11篇生殖生长期
  • 11篇作物
  • 10篇群落
  • 9篇蛋白质
  • 9篇微生物群落
  • 9篇光合碳

机构

  • 173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东北农业大学
  • 12篇黑龙江省农业...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黑龙江八一农...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北海道大学
  • 4篇吉林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农垦科...

作者

  • 174篇金剑
  • 133篇王光华
  • 127篇刘晓冰
  • 36篇李彦生
  • 35篇李艳华
  • 31篇于镇华
  • 31篇刘俊杰
  • 28篇刘居东
  • 27篇杨恕平
  • 22篇张秋英
  • 22篇张秋英
  • 21篇潘相文
  • 12篇王程
  • 11篇周克琴
  • 11篇刘兵
  • 8篇陈雪丽
  • 7篇米亮
  • 6篇隋跃宇
  • 6篇刘志强
  • 6篇韩秉进

传媒

  • 33篇大豆科学
  • 15篇土壤与作物
  • 10篇农业系统科学...
  • 7篇中国油料作物...
  • 6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3篇麦类作物
  • 3篇生态农业研究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2篇大豆通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13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黑土区不同纬度农田土壤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比较被引量:13
2018年
为了解东北黑土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农田土壤真菌网络结构的异同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东北黑土农田3个长期肥料管理定位试验土壤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并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真菌分子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为优势菌门,肉座菌目、腔菌目和粪壳菌目为优势菌目,但不同地区土壤中一些菌门和菌目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3个地区真菌分子生态网络结构显著不同,北部地区真菌网络更加复杂且物种之间存在更多竞争关系,南部地区真菌网络更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扰动.3个真菌网络仅有7个共有节点,且共有节点在各地区的连通度存在很大差异.通过亚网络的构建发现,从南到北肉座菌目网络趋于复杂,腔菌网络恰好相反.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真菌网络的关键物种分别为毛壳菌、腔菌和青霉菌.土壤pH值和土壤全氮含量是同时影响3个真菌网络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
胡晓婧刘俊杰魏丹朱平崔喜安周宝库陈雪丽金剑刘晓冰王光华
关键词:黑土真菌群落
不同熟期及产量类型的大豆生殖生长期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4
2004年
通过分析不同熟期、不同产量类型的大豆 ,特别是高产品种 (系 )的群体生理特性 ,为栽培措施的合理运用及生态育种指标的有效选择提供理论参考。连续 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高产大豆应具有株高适宜、节数相对较多、产量形成的空间较大、生殖生长期LAI和LAD较高、R5期后叶片衰减慢、叶片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均匀、干物质积累量大、光能利用率高等特性 ;由于不同熟期间的大豆株高、节数及叶片数量的差异 ,形成的群体空间大小不同 ,所以不同熟期的大豆高产群体生理特征也存在差异。早熟大豆的株高矮、节数少、LAI小 ,群体冠层相对较小 ,所以相对于晚熟大豆而言 ,其所能截获的光能多少对于产量形成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其高产群体叶片在R5期前发育快、叶倾角小、叶片平展 ,而晚熟大豆冠层郁蔽、LAI大、叶倾角大是高产群体的特征。
金剑刘晓冰王光华Stephen J Herbert
关键词:大豆生理特性熟期
一种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法
一种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大豆子叶细胞数目测定方法存在测定步骤繁琐、操作复杂、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本发明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一、烘干、研磨;二、...
王程刘兵刘晓冰金剑
文献传递
一种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装置及利用其采集根际土壤的方法
一种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装置及利用其采集根际土壤的方法,涉及一种采集土壤的装置及土壤采集方法。是要解决现有方法采集根际土壤时,造成根际土壤的采集常常会掺混进许多的非根际土壤,同时会有许多的植物细根系掺杂到土壤中的问题。该装...
王艳红金剑李彦生刘居东王光华刘晓冰
不同熟期大豆R_4-R_5期冠层某些生理生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48
2004年
应用冠层分析仪和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不同熟期、不同产量类型的大豆R4-R5期冠层结构特征、光合生理、冠层内微生态环境。结果表明,不论熟期早晚,高产大豆群体的共同特征在于LAI较高,叶片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均匀;上下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差异小,全冠层的光合速率相对较高,从而使全冠层有较高的光合生产力。结果增加了植株荚、粒数及粒重,特别是增加了中上部的荚、粒数。不同熟期间的高产群体冠层特征的差异在于早熟大豆的LAI相对较低,截获的光能多少对于产量形成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高产群体叶倾角小,叶片平展,有利于截获更多光能;而晚熟大豆冠层郁蔽,LAI大,高产冠层各层次叶倾角大则有利于太阳辐射透射到冠层内部,增加群体内部受光量,利于产量形成。
金剑刘晓冰王光华
关键词:大豆冠层生理性状生态性状
长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玉米生物量及根际磷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在农业系统中,作物通过刺激根系生长和调节根际生化特征从土壤中获取更多磷(P)以满足产量增长需求,根际有效磷的吸收势必影响土壤磷转化。然而,长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生长、土壤磷组分以及相关微生物机制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重点探究了气候变化对黑土区玉米根际土壤磷组分和相关磷转化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4年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使玉米生物量增加10%~40%,磷吸收增加20%~80%。另外,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使玉米根际NaHCO_(3)可提取无机磷(NaHCO_(3)-Pi)下降了24%,而NaHCO_(3)可提取有机磷(NaHCO_(3)-Po)增加了22%。然而,大气CO_(2)浓度、温度以及两者同时升高使NaOH可提取有机磷(NaOH-Po)分别降低了27%、74%和20%。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显著增加了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并且玉米根际磷酸酶活性与NaOH-Po呈负相关关系。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增加了根际土壤phoC(酸性磷酸酶合成基因)、phoD(碱性磷酸酶合成基因)和pstS(磷转运因子)基因拷贝数。长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能够促进玉米生长,并通过刺激根际微生物磷矿化基因丰度和相关酶活性影响土壤磷组分,气候变化可能改变根际磷转化的微生物生态功能,进而影响黑土磷循环。
郭丽丽房蕊李彦生于镇华王光华刘晓冰刘俊杰刘居东金剑
关键词:气候变化磷组分磷酸酶活性
小麦黑穗病防治剂
小麦黑穗病防治剂,属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由于目前已有的一些小麦黑穗病防治药剂效果不佳,小麦对常用的一些防治黑穗病的药剂产生了抗性,降低了防治效果,若加大药量,又有破坏生态环境之忧,使得一些地区常有小麦黑穗病大发生的现象出现...
杨恕平张秋英金剑刘晓冰王光华李艳华
文献传递
一种耕地土壤硬度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
本发明涉及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耕地土壤硬度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土壤硬度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并且一次检测能够得到多个方向的数据的耕地土壤硬度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一种耕地土壤硬度测量方法和测...
李彦生于镇华李宝民张锋殷志杰姜佰文胡晓婧刘长锴刘俊杰金剑王光华刘晓冰
“黑农35”大豆有效营养面积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研究提出作物有效营养面积新概念,并建立了大豆植株个体营养面积与产量关系模型,优化解析出大豆有效营养面积为2837.5cm2,即有效株行距为53.3cm;大豆最佳营养面积为520.0cm2,即最佳株行距为22.8cm.并据此阐明目前我国北方垄作区广泛采用的67~70cm垄距已超过大豆有效株行距,造成土壤资源等浪费.垄作区若采用50cm左右垄距,平作区采用23cm×23cm株行距种植大豆,更有利于大豆群体产量的提高.
韩秉进金剑中■博
关键词:大豆植株土壤资源
两种不同蛋白质含量春小麦光合特性的比较被引量:3
1999年
利用蛋白质含量明显不同 而产量相近的两个春小麦品种研究了生育期间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孕穗 期相对较高的光 合速率、开花期较低 的叶温、灌浆中 较高的气 孔导度和 灌浆期间 光合速率 衰减速率 慢并能维持一定的 叶面积指数是高 产高蛋白品种的重 要生理基 础,一切有 效调控两 阶段光合 特性的可行措施对高产优质将都是有 益的。
金剑刘晓冰杨恕平王光华张秋英李艳华
关键词:春小麦蛋白质光合特性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