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彦生

作品数:70 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大豆
  • 20篇菜用
  • 20篇菜用大豆
  • 11篇土壤
  • 10篇植物
  • 9篇蔗糖
  • 9篇气候
  • 9篇气候变化
  • 8篇农田
  • 8篇钾肥
  • 8篇根系
  • 8篇黑土
  • 7篇籽粒
  • 7篇微生物
  • 7篇根际
  • 6篇生长期
  • 6篇生殖生长
  • 6篇生殖生长期
  • 6篇施用
  • 6篇作物

机构

  • 69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4篇黑龙江省农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吉林省农业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吉林省农业广...
  • 1篇北大荒农业股...

作者

  • 69篇李彦生
  • 45篇刘晓冰
  • 38篇金剑
  • 30篇于镇华
  • 30篇王光华
  • 21篇张秋英
  • 15篇刘俊杰
  • 9篇刘居东
  • 9篇杜明
  • 7篇田博文
  • 6篇房蕊
  • 5篇吴俊江
  • 5篇张兴义
  • 5篇王艳红
  • 4篇杨越
  • 4篇李蕊
  • 3篇谷思玉
  • 3篇殷奎德
  • 3篇姚钦
  • 3篇喻江

传媒

  • 16篇大豆科学
  • 16篇土壤与作物
  • 3篇玉米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8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玉米农田黑土碳库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2024年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农田黑土碳库和相关微生物组特征的影响,本文以东北春玉米连作的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开顶式气候室(OTC)模拟长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利用土壤物理分级技术将土壤有机碳(SOC)分组为颗粒(POC)和矿质结合有机碳(MOC),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探讨气候变化影响黑土碳库稳定性的微生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连续12年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没有改变SOC总量,但影响其周转率。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了细颗粒有机碳(fPOC)的含量,CO_(2)和温度同时升高降低了MOC含量。CO_(2)浓度升高并未影响fPOC和MOC含量。温度或CO_(2)浓度升高显著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温度升高增加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的相对丰度,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革兰氏阴性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e)的丰度。长期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增加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e)的丰度,该菌属丰度的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SOC稳定性。
司马鑫琪李彦生于镇华刘俊杰顾海东刘居东王光华吴俊江苗淑杰乔云发金剑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群落
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为明确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差异,全面解析在高CO_2浓度下由微生物参与的土壤生态系统碳转化过程,本研究选取1950年-2003年间东北黑土区推广的4个大豆品种,利用开顶式气候箱(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大气CO_2浓度升高至550 ppm,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解析了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大豆品种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p=0.006)和大豆品种(p=0.013)对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影响显著,CO_2升高对4个大豆品种根际土壤细菌丰度均有促进作用,而CO_2浓度和大豆品种的交互作用对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影响不显著(p=0.362);CO_2浓度、大豆品种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根际真菌ITS基因拷贝数影响均为极显著(p<0.001),真菌比细菌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更为敏感,与细菌和真菌生长所需的碳氮比和生长模式不同有关;CO_2浓度(p=0.169)、大豆品种(p=0.404)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p=0.059)对根际反硝化细菌nir S基因拷贝数影响均不显著。
于镇华王艳红燕楠李彦生谢志煌金剑
关键词:CO2真菌反硝化细菌荧光定量PCR
一种提取植物根部内生细菌DNA的方法
一种提取植物根部内生细菌DNA的方法,涉及一种细菌DNA的提取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对根部内生细菌DNA的提取方法容易造成根际细菌DNA对植物本身根部内生细菌DNA的污染,以及提取时间长的问题。方法:一、将植物根部样品...
于镇华王光华金剑刘俊杰李彦生叶海波喻江
文献传递
一种玉米间作苜蓿种植机械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间作苜蓿种植机械,涉及种植机械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牵引座以及播种车,播种车上侧固定安装有装置台,播种车远离牵引座的一侧通过连接框杆转动安装有镇压辊,牵引座和装置台上设置有用于苜蓿种植的牵引播种装置;牵引播...
李彦生张锋于镇华刘长锴胡晓婧姜佰文刘俊杰姜举娟
菜用大豆钾素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从光合作用、物质合成与运输、肥料的吸收利用等方面,概述了钾素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钾素营养在提高大豆含油量的同时,在改善外观品质,尤其是在菜用大豆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改良中的作用。并从改善菜用大豆品质角度,提出了菜用大豆钾素营养研究应该注重探讨钾素营养在生理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对蔗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在研究手段上应将常规实验方法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结合。
杜明李彦生张秋英谷思玉
关键词:菜用大豆生理代谢
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积累动态的研究
菜用大豆是一种特用大豆,是指在R6至R7生育期间采青食用的大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用大豆出口国,但所生产的菜用大豆品质与国际上优质菜用大豆差距较大。食用品质是影响品种市场认可度的最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蔗糖含量高的品种...
LI Yan-sheng李彦生ZHANG Qiu-ying张秋英Du Ming杜明LIAN Teng-xiang连腾祥LIU Ju-dong刘居东WANG Guang-hua王光华LIU Xiao-bing刘晓冰
关键词:菜用大豆
钾高效型菜用大豆氮磷利用分配对低钾的响应
2024年
钾高效型菜用大豆对钾(K)素及干物质的利用分配效率更高,但此过程中氮(N)、磷(P)元素在植株中如何分配利用并不清楚。为探究低钾条件下菜用大豆N、P元素的积累和分配是否因K效率类型不同而呈现差异,本研究以不同钾效率类型菜用大豆为研究材料,设置低钾0 kg(K_(2)SO_(4))·hm^(-2)(K0)和正常施钾120 kg(K_(2)SO_(4))·hm^(-2)(K120)两种处理,比较了植株营养器官和籽粒中的N、P、K含量和积累量的变化分配。结果表明,低钾降低了菜用大豆植株营养器官及籽粒中N、P、K元素的积累量,但是增加了植株营养器官的N、P相对含量。低钾降低了菜用大豆植株营养器官K/N和K/P,尤其以钾高效型材料降幅更大,但在籽粒中差别不大。同时,钾高效型菜用大豆植株营养器官N/P相比于钾低效型材料更低,植株中P元素相对含量的增加在帮助根系吸钾、固氮方面可能发挥作用。低钾条件下,钾高效型菜用大豆的N、P、K收获指数均高于钾低效型材料。从源-库转化的角度来看,钾高效型菜用大豆对营养元素的平衡利用的核心是优先保证籽粒养分供应。本研究为N、P、K协同高效型菜用大豆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垚吕艳超王聪肖长文李彦生刘长锴张秋英
关键词:菜用大豆氮磷钾营养器官
菜用大豆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10年
菜用大豆品质主要指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卫生品质、储藏品质及加工品质也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该文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对菜用大豆品质的组成及其主要组分的认识,重点分析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栽培措施和采食期对菜用大豆品质影响,并从菜用大豆品质育种的途径和高产栽培2个方面提出了菜用大豆持续发展的建议。
张秋英李彦生王国栋宫学凯周克琴李艳华韩秉进
关键词:菜用大豆
一株具有分泌IAA能力的内生细菌及其应用
一株具有分泌IAA能力的内生细菌及其应用,它涉及一株内生细菌及其应用。该菌为Lysinibacillus endophyticus C9,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
王光华喻江于镇华刘俊杰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文献传递
一种菜用大豆鲜籽粒蔗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种菜用大豆鲜籽粒蔗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涉及蔗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测定菜用大豆鲜籽粒蔗糖含量的方法中存在测定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的测定方法为:一、植物组织的研磨;二、蔗糖的提取;三、对提取的蔗...
李彦生张秋英杜明刘居东王光华刘晓冰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