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仁光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新型雷达波吸收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35
- 2004年
- 综述了国内外新型雷达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据雷达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机理 ,详细介绍了纳米吸波材料、宽频谱吸波材料、手性吸波材料、导电高分子吸波涂料、结构吸波材料、多晶纤维吸波涂料、电路模拟吸波材料及等离子体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 于仁光乔小晶张同来苗艳玲任慧
- 关键词:吸波材料吸波涂层雷达军事技术
- 镀金属膨胀石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研究了在可膨胀石墨表面非电沉积金属,对镀金属膨胀石墨进行了FT-IR及热重分析,利用烟火药爆炸对其进行了膨化及分散试验,测试了其对8mm波的衰减率.结果表明:600.0℃时,其热失重为4.96%;烟火药爆炸放出的热量能使其膨化,即使烟火药中含有黑索金、黑药,且配方为零氧平衡时,镀金属膨胀石墨也不会被高温所点燃,其耐热性及抗氧化性能均得以提高;小粒径样品及干扰剂中金属含量大的对8mm波的衰减率较大,最大衰减率可达5.68dB.
- 乔小晶于仁光胡晓春
- 关键词:膨胀石墨烟火药毫米波
- 2,4,6-三硝基氯苯的表征及晶体结构(英文)被引量:2
- 2003年
- 从丙酮溶液中培养了2,4,6-三硝基氯苯(TNCB)的单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TNCB进行了结构表征,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2501(1)nm,b=0.6803(1)nm,c=1.1038(1)nm,β=102.842(9)°,V=0.91526(15)nm3,Z=2,Dc=1.797g/cm3,μ(MoKα)=0.438/mm,F(000)=496,R1=0.0395,ωR2=0.0991。
- 苗艳玲张同来乔小晶张建国于仁光郁开北
- 关键词:晶体结构红外光谱分析
- 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生成、危害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3年
- 综述了国内外丁二烯过氧化物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丁二烯过氧化物的危害性、成因、危险评价和热稳定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艾佑宏于仁光钱新明
- 关键词:安全性
- 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隐身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介绍了等离子体的概念、分类、生成方法 ,讨论了等离子体隐身的机理 ,分析了等离子体隐身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并结合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现状 ,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于仁光乔小晶张同来张建国
- 关键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 纳米复合材料——可膨胀石墨的合成及应用被引量:13
- 2003年
- 可膨胀石墨是一种新颖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航天等领域。介绍了可膨胀石墨的合成及其在密封、吸附、防火、电磁屏蔽方面的应用。
- 于仁光乔小晶
-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可膨胀石墨合成工艺功能材料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
- 硫含量对钴钼型耐硫脱氧剂的脱氧活性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研究了工艺气中硫含量对钴钼型耐硫脱氧剂脱氧活性的影响。通过常压微反 -色谱装置测定脱氧剂的本征脱氧活性 ,加压原粒度反应器测定脱氧剂的表观脱氧活性 ,结合实际经验确定了耐硫脱氧剂所需的最低硫含量。还讨论了温度、压力、空速对耐硫脱氧剂脱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耐硫脱氧剂完全能满足耐硫变换工艺的要求 ,而且有耐硫变换的作用 。
- 刘伟华张同来于仁光张哲
- 关键词:硫含量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
- 新型环保材料膨胀石墨的电化学法制备及性能被引量:7
- 2003年
- 以有机-无机混酸溶液为介质用电化学法制备了膨胀石墨,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膨胀后的石墨具有丰富的网络状结构,形成吸附油的储存空间。膨胀石墨对重油的吸附量随着膨胀容积的增大而增加,合适的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以及反应时间是制备高膨胀容积膨胀石墨的关键。
- 于仁光乔小晶刘伟华任慧
- 关键词:环保材料膨胀石墨电化学
- 超微粉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_3-NiCl_2-GICs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以微粉石墨为主体材料合成出不同阶结构的FeCl3 NiCl2 GICs。应用XRD、SEM对产物的晶体结构与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表征。采用范德保法测量产物在常温常态下的电阻率 ,用MODEL960 0振动磁强计测量GICs在 0~ 7 95 8× 10 5A m磁场强度下的磁化强度、磁化率。测量数据表明异类原子FeCl3、NiCl2 插入石黑层间后 ,GICs的电导率增加 1 3~ 2 9倍 。
- 任慧焦清介沈万慈于仁光
- 关键词:超微粉石墨层间化合物磁导率氯化铁氯化镍
- 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生成、危害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综述了国内外丁二烯过氧化物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丁二烯过氧化物的危害性、成因、危险评价和热稳定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艾佑宏于仁光马少华李玉锋钱新明
- 关键词:安全性热稳定性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