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肝细胞
  • 5篇原发性肝细胞...
  • 5篇细胞
  • 5篇细胞癌
  • 5篇肝细胞
  • 5篇肝细胞癌
  • 3篇血清
  • 2篇外周
  • 2篇微粒
  • 2篇微粒子酶免疫...
  • 2篇微粒子酶免疫...
  • 2篇维生素D结合...
  • 2篇胃癌
  • 2篇酶免疫
  • 2篇酶免疫分析
  • 2篇酶免疫分析法
  • 2篇免疫分析
  • 2篇免疫分析法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乐嫣
  • 8篇项明洁
  • 8篇张华
  • 7篇李永兴
  • 4篇毛顺露
  • 4篇陈华
  • 1篇杨春华
  • 1篇庞小芬
  • 1篇龚燕
  • 1篇徐雯霞

传媒

  • 5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清GPC3、GP73和AFP联合检测在HCC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血清磷脂酰肌醇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3(GPC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HCC患者、56例肝硬化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GPC3和GP73水平;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血清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的血清GPC3和GP73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PC3和GP73水平与AFP水平、HCC病灶大小、门静脉癌栓(PVI)浸润和HBV感染均无相关。AFP联合GPC3或GP73检测诊断HCC的敏感性(73.33%,80.00%)均优于AFP单独检测(53.33%);GPC3+GP73+AFP联合检测的约登指数最高(69.69%),敏感性为86.77%,特异性为83.02%。在AFP阴性的HCC病例中,GPC3和GP73的阳性率均为42.86%。结论 GPC3和GP73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与AFP联合检测,提高血清标志物检测对HCC的诊断率。
张华李永兴乐嫣毛顺露项明洁
关键词:GP73原发性肝细胞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他汀类药物治疗年龄大于80岁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年龄>80岁的血脂异常老年人群中临床应用的获益情况及安全性,从而为老年人群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5月在编的年龄>80岁且血脂异常的上海市黄浦区离休干部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血脂宣教、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每晚口服40 mg普伐他汀。随访6个月血脂、肝肾功能、肌酶、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伐他汀应用于年龄>80岁的人群,可显著降脂、减少炎症因子等,对于肝肾功能、肌酶、心室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副作用。
徐雯霞龚燕杨春华乐嫣庞小芬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老年人血脂异常炎性因子
血清VEGF、p53抗体和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抗体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44例经病理确诊的HCC组患者和46例肝硬化组患者,50名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VEGF和p53抗体,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血清AFP。结果 HCC组血清VEGF水平(444.82 ng/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02.32 ng/L)和正常对照组(98.13 ng/L)(P<0.05);HCC组血清p53抗体(1.32 kU/L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0.25 kU/L)和正常对照组(0.16 kU/L)(P<0.05);HCC组血清VEGF阳性率(61.36%)和p53抗体阳性率(22.73%)高于肝硬化组(8.70%)和正常对照组(2.17%)(P<0.05)。血清VEGF与HCC病灶大小、PVI浸润有关,而与AFP水平、HBV感染无相关;血清p53抗体与AFP、HCC病灶大小、PVI浸润和HBV感染均无相关。VEGF或p53抗体诊断HCC的敏感性(81.82%,77.27%),AFP(65.91%);三项联合检测均优于单项AFP;无论VEGF和p53抗体水平都与AFP水平无相关,但在AFP阴性HCC病例中VEGF的阳性率为46.67%,p53抗体的阳性率为33.33%。结论 VEGF和p53抗体可作新的肿瘤标志物,提高AFP对HCC的潜在诊断效能。
张华李永兴毛顺露乐嫣项明洁
关键词:P53抗体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细胞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血清及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2名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及尿液,分别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2-MG、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2-MG及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尿MA和尿α1-MG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4组特定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此4组蛋白在正常对照组测得的结果无一例阳性,但在糖尿病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2.8%、47.8%、35.8%、34.3%;实验还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组4组蛋白的阳性率也相应升高(P<0.05)。结论测定尿液中MA、α1-MG、β2-MG及血清β2-MG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能够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减少疾病迁延。
乐嫣张华陈华毛顺露项明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
外周维生素D结合蛋白、25-羟维生素D和原发性肝细胞癌风险的关系
25-羟维生素D(25(OH)D)已被证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有关,但对于维生素D 结合蛋白(VDB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我们检测了25(OH)D 的主要载体维生素D 结合蛋白(VDBP...
张华李永兴陈华乐嫣项明洁
血清骨桥蛋白和组织多肽特异抗原联合检测在胃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7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7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OPN和TPS水平。结果:胃癌患者的血清OPN[(1 610.02±1 088.30)pg/m L]及TPS水平[(148.54±88.20)U/L]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5),而浅表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的血清OPN、T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OPN水平[(2 261.8±1 330.3)pg/m L]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1531.1±850.5)pg/m L](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OPN水平[(2 688.2±1 174.3)pg/m L]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 281.3±818.4)pg/m L](P<0.05);而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TPS水平[(100.26±64.17)U/L]低于Ⅰ~Ⅱ期胃癌患者[(198.23±98.51)U/L](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TPS水平[(95.46±46.98)U/L]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79.58±100.27)U/L](P<0.05)。OPN、TPS、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平行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c,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9,其约登指数最大时(53.3%)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1.9%。结论 :血清OPN、TPS、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与良性胃病的鉴别水平。
张华李永兴乐嫣王文毓项明洁
关键词:骨桥蛋白组织多肽特异抗原胃癌
外周维生素D结合蛋白、25-羟维生素D和原发性肝细胞癌风险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25-羟维生素D[25(OH)D)]已被证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有关,但对于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作者检测了25(OH)D的主要载体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研究其在25(OH)D与原发性肝细胞癌风险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46例HCC患者和249名对照组的血样,检测血浆VDBP和25(OH)D的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评估外周血VDBP、25(OH)D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浆VDBP浓度与HCC风险之间呈负相关;血浆25(OH)D与HCC风险呈正相关。只有在25(OH)D浓度高于中位数的人群中,VDBP升高显著,降低了HCC风险。在VDBP浓度低于中位数的人群中,高浓度的25(OH)D显著提高了HCC风险。结论高浓度的VDBP可结合更多的25(OH)D,减少游离25(OH)D的生物利用度,同时检测VDBP和25(OH)D水平对于确定维生素D与HCC风险的相关性非常重要。
张华李永兴陈华乐嫣项明洁
关键词:维生素D结合蛋白原发性肝细胞癌
联合检测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CEA、CA19-9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及PGⅠ/PGⅡ的比值(PGR)、胃泌素-17(G-17)和CEA、CA19-9几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85例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3组,即浅表性胃炎组85例、萎缩性胃炎组50例、胃癌组50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GⅠ和PGII,然后计算出PGR的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G-17,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及CA19-9。比较不同分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最后绘制各指标检查胃癌及胃炎的ROC曲线。结果在PGⅠ、G-17、CEA及CA19-9这四项指标中,浅表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浅表性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GⅡ和PGR这两项指标中,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PGⅠ、G-17及CEA、CA19-9单独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的结果与联合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的结果进行比较并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699、0.614、0.520和0.850。结论 PGⅠ、G-17及CEA、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诊出率,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华乐嫣张艺青李永兴项明洁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泌素CEACA19-9胃癌
血清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研究血清磷脂酰肌醇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46例肝硬化患者和44例HCC患者的血清GPC3和AFP水平,血清GPC3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AFP测定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统计分析GPC3和AFP单独使用及联合检测对HCC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的血清GPC3和AFP浓度分别为611.09 ng/L和958.37 ng/ml,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90.53 ng/L和55.12 ng/ml)(P〈0.05).GPC3和AFP的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AFP阴性的HCC患者15例中GPC3阳性者6例,GPC3阴性的HCC组患者17例中AFP阳性者8例.AFP联合GPC3检测用于HCC诊断的灵敏度(79.54%)优于AFP(65.91%)及GPC3单独使用(61.36%).GPC3浓度与HCC病灶大小、PVI浸润和HBV感染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GPC3对于HCC具有与AFP相似的诊断价值,GPC3可以协同AFP的诊断作用,二者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HCC诊断率.
张华李永兴毛顺露乐嫣项明洁陈华
关键词: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