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荣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26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大熊猫
  • 11篇圈养
  • 8篇圈养大熊猫
  • 5篇野化
  • 5篇野化培训大熊...
  • 4篇幼仔
  • 4篇种群
  • 3篇食物
  • 3篇饲养
  • 3篇尿液
  • 3篇发情
  • 3篇繁殖
  • 3篇AILURO...
  • 3篇MELANO...
  • 3篇雌性大熊猫
  • 2篇散放
  • 2篇生长发育
  • 2篇食物利用率
  • 2篇授精
  • 2篇饲养管理

机构

  • 46篇中国保护大熊...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市三帆中...

作者

  • 47篇魏荣平
  • 33篇张贵权
  • 30篇李德生
  • 28篇张和民
  • 17篇汤纯香
  • 16篇王鹏彦
  • 15篇黄炎
  • 12篇周小平
  • 11篇刘定震
  • 8篇胡大明
  • 5篇孙儒泳
  • 4篇张亚辉
  • 4篇杨杰
  • 4篇吴虹林
  • 3篇杜军
  • 3篇罗瑜
  • 3篇魏明
  • 3篇黄金燕
  • 3篇黄治
  • 3篇周世强

传媒

  • 12篇四川动物
  • 3篇野生动物
  • 3篇Curren...
  • 3篇生物学通报
  • 3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Zoolog...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四川畜牧兽医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Develo...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卧龙大熊猫保护及研究技术的进展被引量:15
2000年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与监测进行评估 ,阐述了卧龙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的进展 ,包括饲养管理、种公兽的培养、人工授精、哺育期母兽管理、人工育幼、亚成体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 ,提出了野生大熊猫的保护。
张和民王鹏彦张贵权魏荣平
关键词:大熊猫种群饲养
提高圈养大熊猫仔兽存活率的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1998~ 2 0 0 1年 ,对提高圈养大熊猫仔兽存活率进行研究 ,采用了母兽育幼、人工辅助育幼、保姆育幼、人工育幼等多种方法 ,特别是模仿大熊猫母兽的育幼行为和活动以及用人工巢进行人工育幼。人工巢制作简单 ,操作方便 ,育幼时的温度、湿度及呼吸的新鲜空气与母兽育幼环境近似 ,也便于科技人员观察、抚摩 ,促进幼仔身体活动及护理幼仔。采集母兽的初乳及常乳饲喂 ;抽取健康母兽的血液制成口服血浆 ,适量喂仔 ;用美国产的两种奶粉配制的人工奶 ,代替母兽常乳收到良好的育幼效果。在本项研究的 4年中 ,将卧龙大熊猫育幼成活率由5 4 1 6%平均提高到 90 3 2 % ,创大熊猫育幼史的最高水平 ,为大熊猫的迁地保护提供了新的应用技术和方法。
王鹏彦张贵权魏荣平李德生黄炎周小平张和民
关键词:大熊猫人工育幼成活率
首例圈养大熊猫产后出血的治疗及初生幼仔长途运输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一只雌性大熊猫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采取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利用抗菌素药物防止感染的原则对母兽进行治疗,4d后恢复正常。治疗期间取出两只初生幼仔,利用自制人工保温箱将幼仔成功地从雅安长途运回卧龙进行人工育幼;并对母兽进行育幼行为培训以保持母性行为,母兽康复后主动接受幼仔成功哺育成活。
魏荣平吴虹林胡海平成彦曦杨杰
关键词:大熊猫产后出血
大熊猫产科疾病被引量:1
2014年
大熊猫的产科疾病是指雌性大熊猫与生殖相关疾病的总称。在现有文献报道中,以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产科疾病占的比例较低,但随着圈养大熊猫种群不断增加及性别结构的变化(雌性个体增多),大熊猫产科疾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近几年关于产科疾病的报道有所增加)。产科疾病是大熊猫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繁殖障碍又是导致人工圈养小种群衰败的关键因素,所以防治产科疾病尤为重要。
邓林华魏荣平王承东张贵权汤纯香黄治杨海迪李德生
关键词:产科疾病繁殖障碍假孕人工圈养产后恶露不尽小种群
长途运输过程对圈养大熊猫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濒危一级保护动物,在对其栖息地保护的同时,人工圈养繁殖大熊猫的研究一直在开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2000年后的这儿年,随着人工育幼技术的成功,圈养大...
王智鹏魏荣平张贵权刘定震
文献传递
环境因子对野化培训大熊猫在生境斑块中行为表现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动物行为观察中的聚焦动物法和生境斑块调查的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的行为表现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在生境斑块中的行为表现主要以取食为主,占63.14%,其次是移动行为和休息行为,分别为15.85%和8.91%,爬树行为最少,仅0.23%;且不同月份各种行为类型的分配格局具有相似模式,无显著性差异(P=1.0)。分析食物分布对大熊猫行为表现的影响,其取食、吃馍和称重、休息以及饮水等行为在有无竹子分布的斑块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其它行为不甚明显(P>0.05)。从生境结构的环境组成因子来看,野化培训大熊猫的行为表现除与斑块个别组成因子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之外(P<0.05),与其它环境因子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据此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提出了建议。
周世强黄金燕刘斌张亚辉宋世贤黄炎李德生周小平张贵权魏荣平汤纯香王鹏彦张和民
关键词:野外放归大熊猫环境因子卧龙自然保护区
圈养繁育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2
2001年
对卧龙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繁育的 2只大熊猫幼仔 (雌♀、雄♂各 1只 ) 8~ 4 2 1日龄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为相同年龄的幼仔 ,雄性个体的平均体质量较雌性的大 ,但二者的日均或月均体质量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 .雌性幼仔的日均体质量增长率较雄性的大 ,同样 ,雌性幼仔月均体质量增长率也较雄性幼仔的大 .研究结果表明 ,母兽与人工交替哺育有助于幼仔体质量的增长 ,并促进其生长发育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人工哺育所用的奶粉组成成分。
刘定震张贵权魏荣平陈林强张和民
关键词: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规律人工哺育
提高大熊猫育幼成活率的研究
王鹏彦张贵权魏荣平黄炎李德生张和民周小平
在总结育幼经验教训基础上,拓开思路,利用一切机会挤出母兽初乳,解决了初生仔吃不上初乳的难题;根据对大熊猫乳育,驯化不会育幼的母兽带仔;改善初生仔的人工哺育技术;攻克了幼兽食物转换期的饲料及饲养管理技术难关。创造性地仿照母...
关键词:
关键词:大熊猫人工哺育
提高圈养大熊猫繁育力的研究
<正>1991—2003年,围绕大熊猫繁育中的“三难问题”,开展了大熊猫饲养管理、行为诱导、繁殖生理、种公兽培育、人工育幼、人工乳研制等方面的多项研究工作。建立了科学的大熊猫饲养管理技术,成功研制了大熊猫高纤维饼干,并在...
张和民李德生王鹏彦张贵权魏荣平黄炎周小平汤纯香
文献传递
大熊猫取食时的利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手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往曾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然而,针对灵长类以外的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是否存在利手,未曾有过报道。以我国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观察法,首次对其利手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大熊猫在个体水平存在利手现象,但是在群体水平不存在明显的一侧利手优势。雄性个体的利手指数与其年龄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90,P=0.008,N=19),即幼年雄性个体多表现为左利手,成年和老年雄性多表现为右利手。雌性不存在类似的相关关系(r=0.219,P=0.245,N=30)。相对单一的食性和取食、活动及育幼方式,可能是影响大熊猫利手指数的主要原因。
刘乔伊魏梓菲田春华张亚魏荣平张贵权刘定震
关键词:大熊猫取食行为右利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