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 作品数:19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干肿瘤放化疗疗效14例分析
- 1998年
- 目的:分析脑干肿瘤放化疗疗效。方法:均行MRI诊断,全组病人均行加速器和Co60治疗,局部小野照射DT50~60GY。结果:全组病人放疗DT20~30GY时加用VM-26,Me-CNU,其生存率半年100%(14/14),1年93%(13/14),2年86%(12/14),3年75%(9/12),5年40%(2/5)。结论:脑干肿瘤放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放疗同时配合化疗有协同作用,近期疗效较好。
- 陈卫东刘荣华冯纪祥
- 关键词:脑干肿瘤放疗化疗疗效
- 调强放疗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残留患者调强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55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患者行调强放疗,残存区域放疗剂量为66~70Gy,单次剂量2.15~2.25Gy.结果调强放射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69.1%(38/55),部分缓解(PR)率为18.2%(10/55).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4%、94.5%和85.5%,放射性皮炎1~2级占89.0%,3级占11.0%.结论调强放射治疗能有效控制甲状腺癌术后残留肿瘤,放疗毒副作用可控,是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的-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
- 张九成任庆荣廖玲霞陈卫东邹宁
-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残留调强放射治疗
- PAR1与VEGF、MMP1在鼻咽癌中的共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
- 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PAR1在多种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中也高表达PAR1,而且这种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高度侵袭转移性的恶性肿瘤,目前已经证实其侵袭转移...
- 皮国良陈卫东王涛伍钢
- 关键词:VEGFMMP1METASTASIS
-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TME及术后辅助化疗对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加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Ⅱ、Ⅲ期(T2N+M0,T3-4N0-2M0期)65例,术前放疗总剂量50~54Gy,术前采用Xelox方案化疗3个疗程,放化疗结束后6~8周根据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采用Forfox4方案辅助化疗6个疗程.结果65例均完成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其中48例行Dix-on’s手术,17例行mile’s手术,保肛率73.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08%,其中伤口感染延期愈合6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5例,手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CR)11例,占16.92%.结论新辅助放化疗+TME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三联疗法治疗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安全有效,可以降低肿瘤分期,减少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中远期疗效好.
- 闫玉虎谢敏陈卫东常青张克亮
- 关键词:K562细胞
- γ刀加体外照射治疗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20例分析被引量:3
- 2000年
- 冯纪祥张九成徐崇明任庆荣陈卫东刘荣华
- 关键词:Γ刀体外照射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 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直肠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原发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直肠GIST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400mg/天,连续口服6个月后评估手术指征。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分别采用局部切除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结果按RECIST 1.1版标准评价,获CR 3例,PR 31例,SD 4例,PD 2例;有效率(RR)为85.0%,疾病控制率(DCR)为95.0%;按Choi标准评价,获CR 3例,PR 28例,SD 7例,PD 2例;RR为77.5%,DCR为95.0%。治疗后获R0切除38例。40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0%,2年生存率为95.0%。不良反应以轻度水肿发生率最高,为72.5%,其次为白细胞减少(47.5%);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乏力、腹痛、胃肠道反应等,均可耐受。结论直肠GIST患者术前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够扩大患者的手术指征,提高R0切除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以作为直肠GIST个体化治疗方案之一。
- 闫玉虎陈卫东常青张克亮
- 关键词:直肠间质瘤甲磺酸伊马替尼疗效安全性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及术后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1
- 2013年
- 早期乳腺癌治疗手段已经由传统的根治手术发展到现在的保乳术结合术后治疗。保乳术后的四种治疗方式分别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综合治疗。保乳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部分照射技术手段有组织插植,三维适形体外照射,腔内照射,术中放射治疗。研究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及术后治疗的现状可积极合理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 黎艳萍陈卫东廖玲霞
- 关键词:保乳术
- Ⅰ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三维适形加速外照射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Ⅰ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三维适形加速外照射(APBI-3DCRT)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行Ⅰ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89例,自愿接受APBI-3DCRT治疗的患者57例为APBI-3DCRT组,全乳腺照射(WBI)治疗的患者32例为WBI组。使用8 MV光子线进行APBI-3DCRT和WBI计划设计,设定4~5个照射野,处方剂量为每次3.4 Gy,每天2次,间隔6 h,总剂量34 Gy。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和乳房美容效果。结果 APBI-3DCRT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和肺损伤发生率(10.53%和5.26%)较WBI组(28.13%和18.75%)低(P<0.05)。APBI-3DCRT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2.98%)较WBI组(75.00%)高(P<0.05)。结论Ⅰ期乳腺癌保乳术后APBI-3DCRT治疗近期疗效好。
- 陈卫东吴毅平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 130例脑转移瘤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射治疗组。常规放疗组64例,先行全脑放射治疗(WBRT)36~40Gy后,局部缩野加量,总剂量到50~60Gy,每次2Gy,5次/周。调强放射治疗组66例,全脑放射治疗剂量39.2~39.6Gy,脑转移灶剂量54~60Gy,5次/周,共23次。结果治疗结束后3月、6月复查,对1~3个脑转移灶患者,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CR+PR)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3月、82%、59%和14月、88%、61%。对于脑转移灶数目大于3个的患者,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CR+PR)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月、73%、47%和13月、87.5%、59%。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可能是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较常规全脑放疗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 张九成皮国良刘荣华何海翠陈卫东
- 关键词:脑转移瘤全脑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N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87例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国产长春瑞滨加顺铂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分析2007年8月到2010年8月本院收治的87例年龄70~83岁的不适合手术的老年NSCLC者,其治疗方案为:先进行化疗诱导治疗:顺铂40 mg/m2,d1,d2;长春瑞滨25 mg/m2,d1,d8,2~3个周期进行3 w。然后接受三维适形放疗50~60 Gy(2Gy/fraction,约6 w),同步静脉应用顺铂和长春瑞滨,1次/w至放疗结束,放化疗结束后继续NP方案维持3 w。按照WHO标准及抗肿瘤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卡式评分评价身体状况变化。记录疾病缓解、稳定或进展时间。结果诱导治疗后反应率为57.5%。疾病无进展的患者50例进行同步放疗治疗后,总反应率为71%。8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59例,稳定(SD)11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CR+PR)为79.3%,临床获益率(CR+PR+SD)91.95%。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疾病进展时间11.5个月,1年生存率66.24%,2年生存率48.7%。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诱导化疗中主要不良反应(3~4级不良反应占28.9%),放射性食管炎(14%)、肺炎(4%)、轻度胃肠道反应和Ⅰ°~Ⅱ°骨髓抑制是放疗主要的毒副反应,无治疗相关患者死亡。结论 NP方案诱导化疗后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如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等能够耐受,提高了生存率,缩小照射野,使放疗毒副反应减轻,改善了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陈卫东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顺铂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