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承山
作品数:
13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东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宋强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明珙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赵川莉
山东大学
李杰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王欣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7篇
细胞
6篇
免疫
5篇
再生障碍性贫...
5篇
障碍性贫血
5篇
贫血
5篇
白血
5篇
白血病
4篇
单克隆
4篇
单克隆抗体
4篇
再生障碍性贫...
4篇
障碍性
4篇
贫血患者
4篇
抗体
4篇
克隆
3篇
细胞免疫
3篇
淋巴
3篇
免疫表型
3篇
急性
3篇
表型
2篇
细胞免疫功能
机构
6篇
山东医科大学
6篇
山东医科大学...
1篇
济南军区总医...
1篇
山东大学
作者
13篇
郭承山
9篇
张明珙
9篇
宋强
7篇
赵川莉
6篇
李杰
4篇
宋素芹
4篇
王欣
3篇
李杰
2篇
宋素琴
2篇
王欣
1篇
宋强
1篇
王鲁群
1篇
彭军
1篇
马玲
1篇
李杰
1篇
王欣
1篇
陈春燕
1篇
王芹
1篇
秦平
1篇
蒋卫东
传媒
6篇
山东医科大学...
1篇
内科急危重症...
1篇
中国现代医学...
1篇
山东医药
1篇
上海免疫学杂...
1篇
中华血液学杂...
1篇
中国实验临床...
1篇
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5篇
1999
3篇
1998
3篇
1997
2篇
1996
共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Ⅱ型糖尿病纤溶系统变化和代谢紊乱与慢性血管合并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99年
为研究糖尿病纤溶系统变化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该文测定了52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多项纤溶和代谢指标,用直线相关分析两者间相关性,并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从多项纤溶、代谢指标中选出与NIDDM血管合并症关系密切的指标。结果显示:NIDDM患者Fg,PA,PAI:A,D-D均升高,tPA:A降低,Fg,tPA:A,PAI:A,D-D的变化在有血管合并症组更明显;NIDDM患者ApoB100、FBG,FTM均较对照组升高,有血管合并症组Lp(a),TG升高,ApoB100升高在有血管合并症组更明显;相关分析表明,PA与Lp(a),D-D与FBG呈正相关,Fg与ApoAI及FTM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多项纤溶代谢指标中以ApoB100,Lp(a),Fg,tPA:A,HDL,FBG与NIDDM血管合并症关系最密切。揭示NIDDM有血管合并症者纤溶活性降低更明显。纤溶受损与代谢紊乱相关。部分纤溶。
陈春燕
蒋卫东
郭承山
张荣梅
王迎雪
陈谨
关键词:
纤溶
血管合并症
NIDDM
抗人胸腺细胞单克隆抗体2G_2B_2和2G_2C_2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1999年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2株单克隆抗体(单抗)2G2B2、2G2C2。经研究发现,它们主要与胸腺细胞、脐血及PHA激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反应;免疫组化显示其主要作用于皮质胸腺细胞;与造血系统中分化早期的瘤细胞、骨髓瘤细胞等反应阳性率较高。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提示,单抗均属免疫球蛋白IgG1亚类,腹水效价达1:128000,所识别抗原分子量为45/46KDa,无抗原调变作用。故2G2B2、2G2C2是类似OKT10的抗CD38单抗,但竞争抑制结果表明三者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即2G2B2、2G2C2是两个抗CD38新单抗。
郭承山
张明珙
宋素芹
宋强
李杰
王欣
赵川莉
马玲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原
抗胸腺细胞
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
1999年
恶性淋巴瘤(ML)是淋巴结和(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来源于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通常分霍奇金淋巴瘤(HD)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二者是在临床与病理特点方面根本不同的疾病。1.临床表现1.1局部表现ML多数先侵犯表浅和(或)纵隔...
郭承山
屠振华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NHL
何杰金氏病
分泌抗人早期T细胞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鉴定
1996年
以胎儿胸腺细胞免疫BALB/c小鼠,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了两种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SMU13、SMU14。初步鉴定的结果表明,(1)SMU13、SMU14是抗早期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但与浆细胞也发生反应;(2)两株单抗的特性、反应谱与CD38抗原相似;(3)SMU13、SMU14在白血病免疫学分型中可以明确判断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具有结合补体的能力。
宋强
张明珙
宋素芹
李杰
赵川莉
郭承山
王欣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白血病
T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对165例再障患者淋巴细胞与全血细胞比值、138例再障患者的T细胞亚群、89例患者的HLA-DR抗原的表达及16例患者PBMNC培养上清的TNFα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再障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全血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BMNC可自发分泌TNFα,PHA刺激后TNFα诱生水平显著增高,免疫抑制治疗可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赵川莉
张明珙
宋素芹
宋强
李杰
郭承山
关键词:
贫血
T淋巴细胞亚群
HLA-DR
肿瘤坏死因子
426例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21种单克隆抗体以APAAP法测定426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标记,还对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TCRγ,δ)基因重排研究。结果:291例(68.5%)表达纯系表型,其中 T-ALL97例,B-ALL93例,TB-ALL3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6例;淋、髓多系表型14例(3.3%);非系限表型93例(21.8%);裸型28例(6.5%)。临床观察表明非系限型、裸型、B-ALLⅣ型缓解率低,预后差。免疫分型不仅提高白血病的确诊率,而且能指导临床治疗与判断预后。
张明珙
宋强
周越
李杰
郭承山
王欣
赵川莉
王鲁群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免疫表型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造血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7
1998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免疫、造血细胞因子在再障患者中发生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方法:用单抗试剂盒,采用改良APAAP法及酶联免疫试剂盒,采用ELISA法对38例再障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HLA-DR抗原表达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G-CSF、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再障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减低、CD8细胞增高、CD4/CD8降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再障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相关分析发现G-CSF与CD4细胞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细胞呈负相关;TNFα与CD8细胞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细胞及HLA-DR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王欣
张明珙
宋素琴
李杰
郭承山
宋强
赵川莉
王惠军
彭军
秦平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细胞免疫功能
造血细胞因子
单克隆抗体SMU_2、SMU_7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1997年
将自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单抗)SMU2、SMU7通过13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和132例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表明它们主要在AML、CML、T-ALLⅢ和T-CLL中表达,在其它白血病中基本不表达,并且在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CD33等粒单单抗。初步表明,SMU2、SMU7属非系限性单抗,联合应用淋巴系、粒单系单抗,有助于提高白血病类型、分化阶段判定的准确率。
郭承山
宋素琴
宋强
李杰
赵川莉
张明珙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原
白血病
CD8,HLA—DR和CD38抗原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 …
1999年
为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检测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8,HLA-DR和CD38抗原的表达,发现这三种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另外,对其中20例患者同时测定这些抗原的表达,发现三者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提示综合分析这三种抗原指标可更全面,客观地评价AA患者的免疫激活状态,为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郭承山
王开侠
关键词:
CD8
HLA-DR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激活
细胞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997年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王欣
张明珙
宋素琴
李杰
郭承山
宋强
赵川莉
彭军
秦平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细胞因子
病理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