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9篇再生障碍性贫...
  • 9篇障碍性贫血
  • 9篇贫血
  • 8篇淋巴
  • 8篇免疫
  • 6篇再生障碍性贫...
  • 6篇障碍性
  • 6篇贫血患者
  • 6篇淋巴细胞
  • 6篇克隆
  • 6篇恶性
  • 5篇单克隆
  • 5篇单克隆抗体
  • 5篇细胞免疫
  • 5篇免疫功能
  • 5篇抗体
  • 4篇亚群
  • 4篇细胞亚群
  • 4篇淋巴细胞亚群

机构

  • 25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25篇李杰
  • 19篇张明珙
  • 15篇宋强
  • 13篇宋素芹
  • 11篇赵川莉
  • 10篇王欣
  • 6篇郭承山
  • 4篇彭军
  • 3篇宋素琴
  • 3篇纪春岩
  • 2篇王鲁群
  • 2篇秦平
  • 2篇张茂宏
  • 1篇张丽丽
  • 1篇张玉华
  • 1篇徐从高
  • 1篇王学永
  • 1篇马祥兴
  • 1篇李凯
  • 1篇周越

传媒

  • 7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 9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泌抗人早期T细胞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鉴定
1996年
以胎儿胸腺细胞免疫BALB/c小鼠,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了两种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SMU13、SMU14。初步鉴定的结果表明,(1)SMU13、SMU14是抗早期T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但与浆细胞也发生反应;(2)两株单抗的特性、反应谱与CD38抗原相似;(3)SMU13、SMU14在白血病免疫学分型中可以明确判断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具有结合补体的能力。
宋强张明珙宋素芹李杰赵川莉郭承山王欣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白血病T细胞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的变化被引量:6
1997年
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及免疫酶标技术,对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IT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的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增加,CD4+/CD8+细胞比值减低或倒置,HLA-D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临床经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的ITP患者,T细胞亚群及HLA-DR的异常表达得到纠正。说明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在ITP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宋强宋素芹李杰张明珙张茂宏张玉华
关键词:紫癜辅助细胞抑制细胞HLA-DR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了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对165例再障患者淋巴细胞与全血细胞比值、138例再障患者的T细胞亚群、89例患者的HLA-DR抗原的表达及16例患者PBMNC培养上清的TNFα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再障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全血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BMNC可自发分泌TNFα,PHA刺激后TNFα诱生水平显著增高,免疫抑制治疗可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赵川莉张明珙宋素芹宋强李杰郭承山
关键词:贫血T淋巴细胞亚群HLA-DR肿瘤坏死因子
SMU1对正常人体外PBMNC功能效应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研究SMU1(自制抗CD3)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的体外功能效应。方法 :①以SMU16种不同浓度、IL 2、MCD3(丝裂性抗CD3)孵育PBMNC ,观察细胞密度和形态变化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力 ;②分别用SMU10 .5mg/L、5mg/L、IL 2 2 0 0kU/L培养PBMNC 3d ,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 6、IL 8、IL 12、IFN α、TNF α及G CSF水平。结果 :IL 2组和MCD3组细胞增多成团 ,细胞异形性明显 ,增殖力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而SMU1各组细胞形态、密度无明显变化。PBMNC经SMU1孵育后上清IL 8、IL 12、IFN α水平显著升高 ,经IL 2孵育后上清IL 8、TNF α、IFN α水平升高。结论 :SMU1无丝裂作用 ,但对PBM NC分泌细胞因子有重要影响 ,其促分泌作用与IL
李杰赵川莉宋强王欣宋素芹张明珙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发热、脾大、异常组织细胞
1998年
发热、脾大、异常组织细胞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陈学良纪春岩李杰王应病历摘要患者女,21岁。因反复发热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左右,伴咽痛和双膝关节疼痛,颌下淋巴结轻度肿痛。1年来反复发作7次,肌注青霉素3~5...
陈学良纪春岩李杰
关键词:畸胎瘤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发热脾大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造血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7
1998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免疫、造血细胞因子在再障患者中发生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方法:用单抗试剂盒,采用改良APAAP法及酶联免疫试剂盒,采用ELISA法对38例再障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HLA-DR抗原表达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G-CSF、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再障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减低、CD8细胞增高、CD4/CD8降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再障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相关分析发现G-CSF与CD4细胞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细胞呈负相关;TNFα与CD8细胞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细胞及HLA-DR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再障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王欣张明珙宋素琴李杰郭承山宋强赵川莉王惠军彭军秦平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免疫功能造血细胞因子
单克隆抗体SMU_2、SMU_7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
1997年
将自行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单抗)SMU2、SMU7通过13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和132例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表明它们主要在AML、CML、T-ALLⅢ和T-CLL中表达,在其它白血病中基本不表达,并且在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CD33等粒单单抗。初步表明,SMU2、SMU7属非系限性单抗,联合应用淋巴系、粒单系单抗,有助于提高白血病类型、分化阶段判定的准确率。
郭承山宋素琴宋强李杰赵川莉张明珙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原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及复发后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分析
1997年
利用单克隆抗体及APAAP技术,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在复发或化疗后有明显变化,表现为某些抗原的获得或丢失。复发11例中8例细胞表型有变化,分别获得CD38、CD9、CD7、CD10、DR抗原,其中2例CD5等抗原丢失。化疗后7例中2例表面抗原标记消失,临床完全缓解,3例分别有CD19、CD5、CD9抗原的获得或丢失,1例化疗前后无标记,化疗后出现CD19、CD20。
周越张明珙宋素琴宋强李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白血病免疫表型
分次照射、足叶乙甙与骨髓移植预处理
1997年
李杰
关键词:分次照射足叶乙甙骨髓移植预处理
免疫表型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
1998年
对426例急性白血病采用APAAP法23种单抗进行免疫分型研究.结果发现:(1)426例中,71.6%可确定为淋巴系或髓系或髓/淋混合型,28.4%不能确定细胞系列.FAB结果仅62.75%得到免疫表型证实,29.5%不能判断细胞起源,7.75%两者分型结果不一致;(2)ANLL140例中,44.29%免疫表型证实为髓细胞型,17.14%仅表达淋巴系标志,38.57%不能判断细胞起源,各髓系标志无明显FAB亚型特异性;(3)ALL260例中,72.67%进一步证实为淋巴细胞型,2. 69%单纯表达髓系标志或混合表达髓系和淋巴系抗原,另外24.62%不能确定细胞起源;(4)FAB不能分型26例中,23例可确定为ALL或ANLL,另外3例仍不能诊断.研究认为,免疫分型是FAB分型的必要补充.
李杰张明珙宋素芹王欣宋强赵川莉郭承山
关键词:免疫表型急性白血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