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国伟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植物
  • 3篇拟南芥
  • 3篇高温
  • 2篇英文
  • 2篇圆锥南芥
  • 2篇脂类
  • 2篇植物生长
  • 2篇植物生长发育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生长发育阶段
  • 2篇碳链
  • 2篇缺钾
  • 2篇热激
  • 2篇热激蛋白
  • 2篇胁迫
  • 2篇膜脂
  • 2篇环境响应
  • 2篇光合系统
  • 2篇发育阶段
  • 2篇高山植物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红河学院
  • 1篇云南植物药业...
  • 1篇云南瑞升烟草...

作者

  • 12篇郑国伟
  • 9篇李唯奇
  • 4篇王丹丹
  • 3篇田波
  • 3篇唐婷
  • 2篇郑艳玲
  • 2篇禹晓梅
  • 2篇郁步竹
  • 2篇李艳
  • 2篇贾艳霞
  • 2篇张旭东
  • 1篇蔡传涛
  • 1篇黄春球
  • 1篇欧阳芬

传媒

  • 6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在缺钾胁迫中膜稳定性的变化(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植物维持膜的功能是其抵御胁迫的关键问题,而维持膜功能必须要保持膜的稳定性和合适的流动性。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主要是通过积累叶片膜脂和保持根部膜脂基本不变来适应长期缺钾。在本研究中,以拟南芥和其具有耐受缺钾胁迫特性的近缘种须弥芥为对象,研究了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的双键指数(double bond index,DBI)的变化,发现长期缺钾条件下,两种植物叶片中总的DBI保持不变,根部总的DBI略有降低。同时研究了与膜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溶血磷脂的含量和DGDG/MGDG以及PC/PE这两个比值的变化,发现长期缺钾后拟南芥和须弥芥叶片中溶血磷脂的总量呈上升趋势,根部溶血磷脂总量基本保持不变;无论在对照还是缺钾条件下,拟南芥溶血磷脂的总含量要高于须弥芥。须弥芥叶片具有更高的DGDG/MGDG值,根部具有更高的PC/PE值,说明长期缺钾条件下须弥芥膜的稳定性可能更好。这可能是须弥芥耐缺钾的原因之一。
王丹丹郑国伟李唯奇
关键词:拟南芥膜流动性膜稳定性
CO_2浓度升高和不同氮源对紫茎泽兰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植物入侵是全世界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CO2浓度升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在某些植物中,这种促进作用出现在短期高浓度CO2下,而在长期高浓度CO2处理下消失(称为CO2驯化),被认为源于高浓度CO2对光呼吸和NO-3同化的抑制。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形式氮源(全氮、硝态氮)和短期(8 days)、长期(40 days)CO2浓度升高处理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氮供应下,短期和长期CO2浓度升高均促进了紫茎泽兰的光合;氨态氮缺失情况下,长期CO2浓度升高促进紫茎泽兰的光合,而短期CO2浓度升高对紫茎泽兰的光合没有促进作用;缺NH+4下,短期高浓度CO2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长期CO2升高又使其回复到正常CO2下的较低水平。这些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并不会对长期的CO2升高产生驯化,即长期CO2升高会促进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而且这一促进作用不受土壤中缺NH+4的影响。鉴于培养介质中缺NH+4会导致一些植物产生"CO2驯化",未来CO2浓度升高情况下,在缺NH+4的土壤中,紫茎泽兰的竞争力可能会更强。
欧阳芬郑国伟李唯奇
关键词:CO2浓度升高紫茎泽兰入侵植物
滇牡丹种子大小、含油量、脂肪酸组成及生育酚含量的多样性
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属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为芍药属分布最南的一个牡丹类群,主要星散状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分布区海拔为1900-3600米,地形...
田波郑国伟曹力李德铢
关键词:滇牡丹亚麻酸生育酚
文献传递
儿茶素诱导的拟南芥根细胞膜脂变化(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儿茶素是一种可以短时间内杀死植物细胞的植物毒素,由于具有强的植物毒性,儿茶素是开发除草剂的理想化合物,它可以诱导植物根系统的死亡。为了研究植物根细胞膜脂对化学胁迫的响应规律,我们运用高通量的脂类组学方法检测了拟南芥根中膜脂分子的组成,比较了儿茶素处理下拟南芥野生型(WS)及磷脂酶Dδ缺失突变体(PLDδ-KO)根中膜脂分子的组成情况、膜脂含量、双键指数及碳链长度值。结果发现,儿茶素处理拟南芥根90min后,二半乳糖基二酰甘油(DGDG)、单半乳糖基二酰甘油(MG-DG)、磷脂酰甘油(PG)、磷脂酰胆碱(PC)及磷脂酰肌醇(PI)的总含量在WS与PLDδ-KO植株根中都显著下降,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丝氨酸(PS)在WS中下降,在PLDδ-KO中上升。儿茶素处理导致PLDδ-KO植株的PC/PE比值显著下降,WS植株PS碳链长度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说明儿茶素处理后,磷脂酶Dδ缺失突变体膜不稳定性增加,PLDδ-KO植株对儿茶素胁迫更加敏感。
郑国伟陈佳李唯奇
关键词:植物毒素儿茶素拟南芥
测量植物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植物寿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植物的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压力响应和预测植物寿命的分子方法。本发明将细胞膜脂的碳链长度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响应联系起来、与植物的寿命联系起来。可运用于对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寿命...
李唯奇郑国伟李艳贾艳霞禹晓梅张旭东郁步竹王丹丹郑艳玲
文献传递
圆锥南芥适应高山环境极端高温的系统性耐热能力(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高山生态系统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高山植物的抗冻机制,而很少关注其对极端高温(高于45℃)的适应性。本研究发现高山物种圆锥南芥跟拟南芥比,具有更强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性耐热性。通过叶绿素荧光检测发现在极端高温下,圆锥南芥具有更稳定的光系统II和更有效的能量耗散机制来维持更高水平的光合效率。通过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检测发现圆锥南芥的膜伤害更小,膜流动性与脂肪酸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紧密相关,圆锥南芥脂肪酸具有更低的16∶3含量,更长的碳链,不饱和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可能有助于维持膜的稳定。另外,更高表达量的HSP101和HSP70可能为圆锥南芥提供了更好的保护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圆锥南芥能利用生理生化活动的调整来适应高山环境中的极端高温,这种耐热策略与低地耐热植物相似,因此圆锥南芥具有系统性耐热能力,可以作为研究植物耐热分子机制的模式物种。
唐婷郑国伟李唯奇
关键词:高山植物圆锥南芥耐热能力光系统热激蛋白
植物光合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被引量:12
2012年
温度变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光合作用是植物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的生理过程.高温胁迫给植物光合器官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在高温胁迫下,植物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并且能够在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上发生各种变化来渡过逆境.本文结合当今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光合系统热量耗散与光合修复的相关因素,如类囊体膜上相关蛋白,热激蛋白,水杨酸,抗过氧化物酶及抗坏血酸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述了植物光合系统对高温胁迫的防御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唐婷郑国伟李唯奇
关键词:高温胁迫光合作用非光化学猝灭光抑制
测量植物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植物寿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植物的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压力响应和预测植物寿命的分子方法。本发明将细胞膜脂的碳链长度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响应联系起来、与植物的寿命联系起来。可运用于对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寿命...
李唯奇郑国伟李艳贾艳霞禹晓梅张旭东郁步竹王丹丹郑艳玲
文献传递
高山花卉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引种过程中的膜脂重组
膜脂分子是膜的基本机构物质,它的组成和含量决定了膜的流动性、完整性及功能的正常行驶。重组膜脂分子是植物响应环境改变的重要方式。标志膜稳定性的膜脂比例PC/PE,DGDG/MGDG没有发生显变化,说明引种过程膜脂可以保持很...
郑国伟田波李唯奇
关键词:引种驯化
植物适应长期缺钾——积累叶片膜脂、维持根膜脂组成不变(英文)被引量:3
2014年
环境对植物的胁迫可能是短期快速的、也可能是长期而缓慢的,而植物应对这两种胁迫的策略可能不同。膜脂组成变化是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响应长期胁迫和短期胁迫的样式也可能不同。植物膜脂组成对短期缺钾胁迫的响应已经有报道,但是对长期缺钾的响应如何尚且未知。我们设置了4种(5.1,0.51,0.051和0 mmol·L-1)不同的钾浓度,比较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及其生长于贫钾生境中的近缘种须弥芥(Crucihimalaya himalaica)长期缺钾后(18天)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发现须弥芥具有耐受贫钾的能力。我们进一步运用脂类组学的方法检测比较了拟南芥和须弥芥在长期缺钾胁迫下脂类组成的变化,发现:(1)两种植物叶片中总脂以及几乎所有脂类的含量明显上升;(2)两种植物都是地上部分膜脂的变化幅度大于根部膜脂的变化幅度;(3)地上部分膜脂变化幅度,须弥芥的大于拟南芥的;地下部分的膜脂变化幅度,须弥芥的小于拟南芥的;(4)拟南芥叶片和根中PA的含量显著上升,与PA相对应的是PE含量的显著下降,由此我们推测拟南芥中PA的积累主要来自于PE的水解。上述结果提示,在细胞水平上,植物主要通过积累叶片膜脂和维持根部膜脂组成基本不变来适应长期缺钾。
王丹丹郑国伟李唯奇
关键词:拟南芥膜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